基于1D水流特征隐式格式的水工隧洞过流能力分析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适合输水系统无压流和有压流联合模拟的特征隐式格式法,考虑进口箱涵段、箱涵渐变段、隧洞段和出口箱涵段的水力特性,推导得到相应的特征边界条件,建立现状隧洞系统的瞬变流分析模型,用于系统的恒定流和非恒定流计算分析,着重分析在典型水位组合下系统的过流能力和典型断面的水力特性.
其他文献
采用传统下行式开采顺序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和隐患.本着以安全、高效的采矿理念,提出了无轨填废上行式采矿方法.基于贵定县竹林沟锌矿缓倾斜—倾斜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对无轨填废上行式采矿方法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无轨填废上行式与传统下行式采矿方法相比,在降低安全风险、降低火工品消耗、降低废石运输成本、提高回采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目的 提高TC4/GH4169梯度过渡界面的元素分布均匀性,削弱界面效应,制备二维TC4/GH4169梯度结构.方法 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采用TC4-90%TC4+10%GH4169-GH4169的梯度过渡方式制备TC4/GH4169一维梯度材料,并在一维梯度的基础上设计二维梯度结构,制备TC4/GH4169二维梯度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C4/GH4169一维和二维梯度材料内的析出相以及各梯度过渡界面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利用能谱仪对各梯度过渡界面处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一维梯度90%TC
针对刚果(金)某碾压土石坝型尾矿坝坝面防渗膜出现局部破损的情况,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分别以纯应力场和渗流应力场耦合的方式,模拟计算了防渗膜完好和防渗膜完全失效两种状态下的坝体稳定性;通过注浆技术加固了坝体,并对比分析了注浆前后坝体的渗流场,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注浆前后的坝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坝面上游HDPE防渗膜破损导致坝体浸润线升高,坝体安全系数从1.70降低至1.25,注浆加固后,坝体浸润线明显降低,碾压土力学性质得到改善,即使坝面防渗膜完全失效,坝体安全系数仍能从1.25提升至1.30.注浆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在煤炭开采中,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十年贵州省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贵州煤矿产能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找出了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目的 研究Ti含量对激光熔覆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CoCrFeNiTix(x表示摩尔比值,x为0、0.2、0.4、0.6、0.8)高熵合金熔覆层,并通过Leica DVM6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对单道和多道熔覆试样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随着Ti含量的增加,熔覆层的稀释率逐步增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冶金结合性能变好,但表面的成形质量变差
为研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不同放矿方案对矿石放出的影响,采用PFC2D软件对立面放矿和平面放矿两种放矿方案的矿岩放出移动规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矿石回采率和贫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立面放矿时,进路放矿越晚,矿石回采率越低,贫化率越高;平面放矿方案效果整体优于立面放矿,同等条件下平面放矿能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根据椭球体放矿理论,立面放矿时,后放矿的进路废石提前进入放出椭球体,提前出现贫化,影响矿石回采率;通过监测放矿椭球体表面散体矿石放出时的速度?时间变化曲线和矿岩成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平面放
为获得合理的中深孔凿岩爆破参数,黄山南铜镍矿开展了西部硬岩井下试验采场爆破漏斗试验研究.根据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及爆破漏斗试验,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漏斗半径、最佳孔底距和炸药单耗及最佳抵抗线.同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爆破相似原理对爆破漏斗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中深孔的最佳爆破参数:Φ65 mm炮孔的排距为1.20~1.40 m,孔底距为1.80~2.0 m;Φ76 mm炮孔的排距为1.40~1.60 m,孔底距为2.0~2.2 m;炸药单耗q值为0.48~0.52 kg/t.
选取上海市已建成运行规模最大的排涝泵闸为例,采用材料力学法、材料力学与刚体平衡结合算法、有限单元法计算,研究了软土地区折线形底板基底应力在折点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分析得出折线形底板基底应力分布特性;通过对基底应力在不同上部荷载、折线倾角、地基弹模等影响因素下的敏感性分析,总结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为研究流动酸性溶液对岩石基本力学参数产生的损伤效应,通过开展砂岩在流动酸性溶液环境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溶液流速对其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现场地下水pH值配置相似酸性溶液,将砂岩试件置于pH=7,5,3,流速为0,200,400 mm·s?1的酸性溶液中浸泡49 d,以此来研究酸化侵蚀作用以及溶液流速对砂岩的力学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浸泡时间越长,溶液pH值呈先增后减趋势,说明了浸泡初期岩样与溶液反应较为强烈,后逐渐趋于稳定,但并没有停止.溶液pH值越低,流速越大,导致岩样质量损失越明显.三轴压缩下流速相
以天津-潍坊高铁双线海河隧道下穿既有市政桥梁工程为依托,为探究盾构施工过程对地表沉降及市政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对盾构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高铁隧道开挖至市政桥梁附近时地表沉降速率变大;地表沉降量最大的位置并不是桥梁桩基附近;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隧道穿越桩端位置时,桩基础容易发生向内的倾斜,同一排桩的位移值基本一致,桩端的水平位移大于桩顶,且同一个墩台下的前排桩的水平位移小于后排桩、竖向位移大于后排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