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南铜镍矿中深孔凿岩爆破参数研究

来源 :采矿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合理的中深孔凿岩爆破参数,黄山南铜镍矿开展了西部硬岩井下试验采场爆破漏斗试验研究.根据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及爆破漏斗试验,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漏斗半径、最佳孔底距和炸药单耗及最佳抵抗线.同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爆破相似原理对爆破漏斗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中深孔的最佳爆破参数:Φ65 mm炮孔的排距为1.20~1.40 m,孔底距为1.80~2.0 m;Φ76 mm炮孔的排距为1.40~1.60 m,孔底距为2.0~2.2 m;炸药单耗q值为0.48~0.52 kg/t.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解决钛合金表面制备Al2O3-ZrO2陶瓷涂层存在的陶瓷涂层脆性大、易开裂等问题,有效增强钛合金耐高温、耐磨损性能,扩大其在高温、重载等严苛条件下的使用范围,方法 通过基体预热方式对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的Al2O3-ZrO2陶瓷熔覆层的裂纹敏感性进行改善,通过进行熔覆试验和对熔覆层微观组织形貌分析、性能测试分别评价不同预热温度对熔覆层裂纹敏感性的影响,还进一步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热力耦合模型,从理论的角度探究基体预热影响熔覆层裂纹敏感性的作用机理.结果 实验发现经基体预热,熔覆层裂纹数量明显减少,
镜铁山桦树沟铜矿区采用单堑沟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厚大矿体,存在生产能力低,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因此,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和矿体开采条件,对目前应用的采矿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将单堑沟改为双堑沟结构,并在现场进行工业试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原单堑沟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相比,优化后的双堑沟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可提高采场生产能力25%,矿石损失率降低了2.59%,出矿成本下降了33%,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针对某铅锌银矿的急倾斜多层极薄矿体,提出用削壁渣水泥砂浆胶结充填采矿法对多层矿脉进行顺序回采.首先使用削壁充填采矿法回采下盘矿体,待下盘矿体每分层削壁充填束后,采用质量浓度为68%、灰砂比为1:4的水泥尾砂浆浇注削壁充填的松散体空隙,使松散体胶结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胶结体.待下盘矿体全部回采结束,充填体胶结后,再以削壁充填法回采上盘矿体.该方法保留了削壁充填采矿法回采极薄矿体中废石混入率低、矿石回采率高的优势,从而解决了多层平行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贫化率高、资源损失大的难题.在环保方面,既可消耗部分选矿尾砂,缓
根据谦比希铜矿主矿体878 m水平中段西开采技术条件,介绍了钢筋砼假顶下向膏体充填采矿法开采方案,结合采场结构参数设计及回采工艺要求,选择JBC40/450型搅拌泵送一体机进行混凝土制备及输送,同时采用结构力学验算及料浆塌落度试验,选用C20混凝土浇筑进路人工假顶,厚度为0.4 m,其每立方原料配比参数为:32.5 MPa水泥0.4 t,中砂0.411 m3,直径小于16 mm的石子0.87 m3,水0.22 m3.混凝土泵送管道达到浇筑区域之前选择管径为125 mm的钢管,到达浇筑区域之后换成软管输送.
采用传统下行式开采顺序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和隐患.本着以安全、高效的采矿理念,提出了无轨填废上行式采矿方法.基于贵定县竹林沟锌矿缓倾斜—倾斜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对无轨填废上行式采矿方法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无轨填废上行式与传统下行式采矿方法相比,在降低安全风险、降低火工品消耗、降低废石运输成本、提高回采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目的 提高TC4/GH4169梯度过渡界面的元素分布均匀性,削弱界面效应,制备二维TC4/GH4169梯度结构.方法 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采用TC4-90%TC4+10%GH4169-GH4169的梯度过渡方式制备TC4/GH4169一维梯度材料,并在一维梯度的基础上设计二维梯度结构,制备TC4/GH4169二维梯度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C4/GH4169一维和二维梯度材料内的析出相以及各梯度过渡界面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利用能谱仪对各梯度过渡界面处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一维梯度90%TC
针对刚果(金)某碾压土石坝型尾矿坝坝面防渗膜出现局部破损的情况,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分别以纯应力场和渗流应力场耦合的方式,模拟计算了防渗膜完好和防渗膜完全失效两种状态下的坝体稳定性;通过注浆技术加固了坝体,并对比分析了注浆前后坝体的渗流场,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注浆前后的坝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坝面上游HDPE防渗膜破损导致坝体浸润线升高,坝体安全系数从1.70降低至1.25,注浆加固后,坝体浸润线明显降低,碾压土力学性质得到改善,即使坝面防渗膜完全失效,坝体安全系数仍能从1.25提升至1.30.注浆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在煤炭开采中,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发展,通过对近十年贵州省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贵州煤矿产能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找出了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目的 研究Ti含量对激光熔覆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CoCrFeNiTix(x表示摩尔比值,x为0、0.2、0.4、0.6、0.8)高熵合金熔覆层,并通过Leica DVM6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对单道和多道熔覆试样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随着Ti含量的增加,熔覆层的稀释率逐步增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冶金结合性能变好,但表面的成形质量变差
为研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不同放矿方案对矿石放出的影响,采用PFC2D软件对立面放矿和平面放矿两种放矿方案的矿岩放出移动规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矿石回采率和贫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立面放矿时,进路放矿越晚,矿石回采率越低,贫化率越高;平面放矿方案效果整体优于立面放矿,同等条件下平面放矿能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根据椭球体放矿理论,立面放矿时,后放矿的进路废石提前进入放出椭球体,提前出现贫化,影响矿石回采率;通过监测放矿椭球体表面散体矿石放出时的速度?时间变化曲线和矿岩成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平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