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荒漠梭梭柽柳蒸腾耗水对比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克拉玛依造林碳汇基地外围,对比分析梭梭和柽柳蒸腾耗水的差异性。【方法】使用包裹式茎流计(Flowg)对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和柽柳(Tamarix elongata)枝液流动态进行了监测。对液流速率和枝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梭梭和柽柳枝液流速率同枝直径达到显著相关,可分别使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在1.0~3.0cm的枝直径范围内,柽柳的液流速率大于梭梭,液流速率均随枝直径的增大呈减小,液流速率的差异在减小。【结论】在1.0~5.0cm的径级范围内梭梭抗
其他文献
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关于科技语篇、科学理论以及真理问题有四个论题:论题一:名词化导致事物化;论题二:科学语言导致权力语言和等级语言;论题三:科学理论是语言的建构物;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诸多差异,产生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失败。因而探讨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形成有效交际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分
1.引言生成语法理论的最新发展体现了一种简约主义,以最简方案为指导的生成语法研究旨在揭示语言最基本的运算规律。最简方案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概念是形式特征(formal features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篇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语篇中辅句的动因及其评价功能。根据当前语篇空间和注意框架的理论,辅句可视为体现零框架,适应负框架更新当前语篇空间的需要,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