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激疑启发式,即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引进路转峰回的岔道口,促使他们去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机会释疑,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设置兴趣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 发展 学生敏捷的思维。
  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学生说:“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灵活机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多思多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 发展 ,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掌握学生实际,力求深浅适宜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启发点要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启发点的深浅度。过浅了,学生张口就答,不加思索;过深了,使学生无法思考,无从回答。
  例如:二年级下册学习完乘法这单元以后,在复习课的最后我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 钢笔:18元 文具盒:27元 水彩笔:9元 蛋糕:3元 巧克力:6元 ① 兰兰买水彩笔,芳芳买蛋糕,兰兰花的钱是芳芳的几倍?  ② 月月花的钱是兰兰的3倍,红红花的钱是芳芳的2倍。月月和红红分别买的是什么? ③ 老师买了两样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价钱是另一件物品价钱的3倍,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物品?
  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目,选择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较好地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在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以后,我抓住时机,又提出了第3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不一会一个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举起了高高的小手说:“老师,我知道了,你买的是钢笔和巧克力。”我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学生说道:“钢笔是18元,巧克力是6元,18不就是6的3倍吗!”说得真精彩,这位孩子的发言似乎也为其他孩子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于是我又看到了不少小手举起来,另一个孩子说道:“老师也有可能买的是钢笔和巧克力,也可能是文具盒和水彩笔呢,你们看,文具盒是27元,水彩笔是9元,27不正是9的3倍吗?”对啊对啊,生3迫不及待地说道:“老师还可能买的是水彩笔和蛋糕,水彩笔的价钱也是蛋糕价钱的3倍。”此时的我插不上一点嘴,孩子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地驰骋着,不断撞击出新的火花。
  先进的方法能赋予启发式以丰富的内涵。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位置,变向学生奉送真理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必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血必净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及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分析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损伤关系,探索益气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表
【摘要】每个班级里的学困生是长期困扰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中的重大课题,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每位科任教师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不例外。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发表一些看法。【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
【摘要】课堂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可促进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数学新知识,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而课堂练习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活动形式。通过适当的练习,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方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同样需要和谐,尤其是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只有通过科学的、艺术的、能够抓住学生心灵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关键词】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构建和谐是一种美,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一种美,它充满生命活力,它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发挥的圣地,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
该研究的开展,能够提供行医者了解针灸在不同治疗方法下,其效果的差异性,并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应作初步探讨.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本研究观察31例带状疱疹的治疗情况,在临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笔者在此谈谈小学数学生活化尝试的几点探索。【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倾向于生活的动态过程,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改变和整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数学实践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在教学中,已经越来越不提倡“师道尊严”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已经被逐渐引进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中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方法:调查研究2012年7月到2013年3月就诊于广东
目的:以接受骨科下肢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尝试使用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建立有效的预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中医量表模型。得出有效回归模型后,将其与外科常用的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