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鱼寄生虫病并发感染细菌研究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0月,在对大亚湾网箱养殖红鱼寄生虫病研究中,从病鱼和死鱼溃烂处共分离到7株细菌,经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紫色色杆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多黏霉素B、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对分离菌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等12种药物有抗药性。
其他文献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4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pH7.9~8.2、水温24.1~24.5℃、盐度27.8~29.2条件下,氯苯对三疣梭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发育,其半致死质量浓度以及安全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三疣梭子蟹Ⅰ期潘状幼体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0.0095mg/L和0.008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
将目标管理纳入到高职院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三级责任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作法,并进行了成效分析,从而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此类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AFPⅢ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PCR、单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结果。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将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6—7周龄的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