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维探索新知,辩证思维升华新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类比思维提出铁生锈的条件及铁的防锈,通过辩证思维看待铁的缓慢氧化。
  关键词: 类比思维 辩证思维 课堂教学
  一、教材依据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金属的性质之后来研究金属被氧化的问题——生锈。金属生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锈能损害金属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要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和条件,防护金属。本节课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探究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另一部分是学习废金属的回收。
  三、设计理念
  从生活中常见的生锈现象引入课题,通过与燃烧条件的类比使学生猜想出铁生锈的条件。由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回归生活,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防锈的措施,然后通过视频,使学生对防锈有系统认识。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资源很多,通过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对暖宝宝成分的探究,使学生明白钢铁防护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四、师生互动过程
  片段1:类比旧知,实验探究,动态生成新知。
  师:今天我们就以钢铁为例,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铁生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生1:水。因为水龙头特别容易生锈。
  生2:氧气。因为铁生锈是缓慢氧化过程。
  生3:温度。
  师:大家想一想温度是不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生4:不是,但温度可能会对钢铁生锈造成影响。
  师:非常好!大家回忆燃烧的条件,想想铁生锈还要满足哪些条件?
  生5:水和氧气。
  师:同学们对铁生锈做出了三个猜想,下面老师给你们以下仪器及药品:铁钉、干燥剂、蒸馏水、自来水、棉花、植物油、橡皮塞、酒精灯、试管和试管夹。请你们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
  生: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师:设计得很到位,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变量的思想。其实铁生锈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暂时现象不明显。老师在一星期之前已经做了和同学们设计的相同的实验,请同学观察现象。
  生: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生锈,其余两支铁钉不生锈。
  师:这说明铁生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生:水和氧气同时满足。
  师: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三氧化二铝保护膜,那铁锈能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吗?下面一起认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红棕色(展示一根严重生锈的铁钉,用力敲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发现铁锈从铁钉上脱落,说明铁锈是疏松多孔的。
  师:铁锈能对里面的铁起到保护作用吗?
  生:不能。
  师:铁制品生锈因除去,否则疏松多孔的铁锈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加快铁的生锈。除去铁锈之后如何防止铁再次生锈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谈谈所知道的防锈措施。
  生1:自行车骨架上涂油漆。
  生2:家里的菜刀用完后洗净擦干。
  生3:有些铁制品表面涂油防锈。
  生4:……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并结合灭火的原理,总结防锈的措施。
  生:先观看视频后总结。
  片段2: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培养辩证思维。
  师:铁的生锈对钢铁资源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在生活中有没有利用铁的缓慢氧化这一过程呢?
  生:一脸茫然。
  师:请同学们剪开暖宝宝的包装袋,观察暖宝宝里面成分的颜色并猜想是什么物质?
  生:有黑色和红色物质。可能是铁和氧化铁。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黑色物质是否是铁?
  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探究验证。
  师:大家是怎么设计实验的?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我们向黑色粉末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
  师: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黑色粉末是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暖宝宝发热是利用什么原理吗?
  生:利用了铁的缓慢氧化放热的原理。
  师:是的,其实很多化学反应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五、教后反思
  1.联系生活,类比旧知。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教室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尽量联系生活。本节课让学生寻找身边生锈的现象开始引入,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金属防锈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也让学生先讲一些生活中用到的防锈措施,针对这些防锈措施寻找防锈的原理。“类比思维”方法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它让我们充分开拓思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钢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及辩证地看铁的暖慢氧化和之前学过的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及辩证地看待燃烧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在本堂课中,笔者适当利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作为铺垫,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维。
  2.重看新知,升华情感。
  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钢铁生锈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资源非常多。这会使学生对化学反应、化学物质产生片面认识。本堂课在介绍生锈危害的同时介绍了铁的缓慢氧化的应用:课前先给学生发暖宝宝,让学生体会到暖宝宝的温暖,再分小组让学生探究暖宝宝的成分,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探究明白铁的缓慢氧化也有有利的一面。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不能一味介绍化学的危害或是用途,更应该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观。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创造性地看待、分析、解决问题。
  参加文献:
  [1]毛杨林.逆向思维提出假设 实验探究动态生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5):27-3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对数学课改的理解与反思,针对数学课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二是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三是教学技巧与方法指导。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新一轮的数学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这
摘 要: 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基于微博的“引导探究”教学组织中,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优秀资源,创造出个性化、高效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实施。本文以高职电子专业Protel课程为例,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两方面出发,详细阐述微博平台上“引导探究”教学环境的创设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项目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和延伸微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博教学 引导探
摘 要: 文章立足于优化数学活动策略,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 参与活动 解题策略 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策略,系统性地组织、运用学习材料,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摘 要: 文学创作往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一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同样适用。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写作贴近生活,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恰当应用生活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对生活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教学法的办法。  关键词: 生活教学法 小学作文教学 实践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将生活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生活与写作相结合,激发
人们对海门的了解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源于历史,另一个源于现实。海门的历史显赫,历史上,张謇就是出于此地;而海门的现实很精彩,朱友新教授提倡的新教育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怀着对历史的尊敬和对现实的憧憬,我来到了海门,参加新教育的培训,虽然一周的时间很短,但是我的收获很多。  一、亲历学习过程的几点收获  海门教育闻名江苏、辐射全国。海门教育的大气、严谨、活力、创新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通过深入课堂
摘 要: 本文从构建预科数学课程与高中数学课程衔接、配套实施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定位。  关键词: 预科数学教学 教学定位 教学改革  1.引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始终困扰预科数学教师的“预科数学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难题,改变传统数学课教学“我讲你听”,使教学陷入“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模式,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某种教学方式的稳定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教学改革的真谛在于对旧有教学模式的改造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寻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历史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较深入探索和尝试,获得了一定经验和体会。  一、对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解认识  主体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主体性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主
一、个案描述  FDP是一个特别自我的学生,09学教升学班刚成立的时候,她在本班排名第三十位,对于自己能否考上大学很没有信心,因此,平时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的,经常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请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还一直和外校的男生谈恋爱,每天晚上熄灯后和那个男生电话聊天到11点多,根本不顾寝室其他成员的情绪,她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严重影响了同寝室成员的睡眠质量,更
摘 要: 我校新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跨专业课程群 学前教育 网络采编 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状和意义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童年生活”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萧红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针对这篇课文,我们教研组经历了三次教学设计和三次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炼。从初建和重建来看,我们始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锁定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感受‘我’在园子中的快乐、自由”。要实现目标,弄清学生的学情起点非常重要。文本重难点,是学生能够从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所做的事中体会到自由、快乐,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