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两难境地。一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强。二是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以致社会上出现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以此形容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水平就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极大讽刺。
一、轻视情感教育的主要原因
(1)来自社会的影响。第一,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第二,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来自家庭的影响。现在学生的父母,有的文化程度不太高。但他们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学习都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哪怕是死记硬背,哪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
(3)应试教育的影响。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应试教育特别是选拔式的升学对政治课的学习影响和冲击是非常明显的。
(4)教材的影响。政治课教材虽说在不断改进,但如何适应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既加强科学性、知识性又结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5)教学方法的影响。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致影响学习。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重视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科学性,以理服人。虽然中学政治是常识课,但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统一。
(2)增强趣味性,以情动人。在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不断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3)寓教于乐,快乐学习。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教学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会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不仅在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搏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很多同学反映,学习之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5)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发展。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是如此。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能歧视学困生。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对学困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政治课教学中,还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同学的活思想之间的矛盾。我的做法是,鼓励同学畅所欲言,并帮助分析归类。用所学知识为指导去辨别,一般情况下,可以达成一致意见,使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综上所述,由于注重了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厌学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政治课,成绩也有明显提高,这说明了情感教育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它是政治课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的必要因素。
一、轻视情感教育的主要原因
(1)来自社会的影响。第一,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第二,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来自家庭的影响。现在学生的父母,有的文化程度不太高。但他们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学习都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哪怕是死记硬背,哪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
(3)应试教育的影响。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应试教育特别是选拔式的升学对政治课的学习影响和冲击是非常明显的。
(4)教材的影响。政治课教材虽说在不断改进,但如何适应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既加强科学性、知识性又结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5)教学方法的影响。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致影响学习。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重视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科学性,以理服人。虽然中学政治是常识课,但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统一。
(2)增强趣味性,以情动人。在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不断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3)寓教于乐,快乐学习。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教学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会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不仅在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搏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很多同学反映,学习之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5)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发展。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是如此。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能歧视学困生。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对学困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政治课教学中,还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同学的活思想之间的矛盾。我的做法是,鼓励同学畅所欲言,并帮助分析归类。用所学知识为指导去辨别,一般情况下,可以达成一致意见,使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综上所述,由于注重了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厌学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政治课,成绩也有明显提高,这说明了情感教育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促进了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它是政治课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