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应用型教育的路走得仍然不太顺利,表现在:扩招后的设备欠缺,师资力量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性和应用性都存在不足,得不到社會的认可,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2014年5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应用性高等学校的决定,目的在于明确高校培训人才方向,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业务型人才,已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工作 高教转型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97-02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我国高等教育将进行大规模的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会逐步转型成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应用性高等学校的决定,为响应国家政策,各地高校加快了发展步伐。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校纷纷提出设置申请,2015年,经过全国高等学校设围评议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专家的评议,有32所高校设置申请通过,其中9所学院获得更名大学,新设本科学院9所,中央部门高等学校2所,通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4所,独立学院转设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8所。代表着迈出了高校转型的第一步,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适应高校转型的路径展开探索。
一、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在适应高教转型现状
1.面对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融合趋势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关注时事政治,可是依然存在很多心浮气躁,对社会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政治敏感度不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工作开展也面临困境,学生工作者必须妥善的处理好学生工作问题,使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干扰,坚定的守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主要是以教室为学习单位,寝室为生活单位,社团为活动单位,网络为虚拟生活单位,学生生活已经朝着多元丰富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中,学校和班级传统单位不再成为学生生活的主要载体,大学园区的观念深入学生生活。同时,由于采用学分制,学生也逐渐淡化了班级和同学的观念,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淡漠了学生和社会的真实性。
3.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而转变为现代的大众文化教育。由此也带来了学校硬件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扩招的需求的一些列问题,面对宿舍拥挤、图书馆和实验室等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管理人员人手不够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不仅如此,实行学分制、增加收费标准,并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中,独立学生面临的困难更多,学习也更紧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适应高教转型新路径探索
1.完善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的学科的制度和规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独立学院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规范管理、透明操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办学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大打击违法犯纪行为的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并且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要结合激励和约束机制,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上,必须建立公示制度,使之透明化,让学生得到奖励的同时获得启发和教育;独立学院还要重视处分工作,要从关怀学生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错误,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激励,使学生能够重拾信心。在约束学生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产生警示的作用。独立学院学生个性鲜明,在工作实践中,应把握好约束的作用,拓展奖励处分的教育功能。
2.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自律与他律、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网络
由于独立学院中很多学生自身具有惰性,自尊心又很强。学生工作者必须要因势利导,给学生充分的新人,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自信,转变管理手段,鼓励学生民主、主动的管理自己。因此,学生工作者可以在学期末思想品德评定中,让学生针对各个方面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认清自己,并在全班进行民主评议,用正确态度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共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较强自我意识,学生工作者要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还要结合联系家长共同协商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不仅如此,社会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办讲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特点,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由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3.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育人氛围
首先要强化班级的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班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较强个人意识,不容易聚集。所以,学生工作者要加强班级凝聚力,重视学生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引导班级价值观,建立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维护班级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加强对班级问题的处理,集中同学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治理班级。
其次,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开展各色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可以利用新载体建设学习型的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举办大量的第二课堂,学生组织活动范围要拓宽,支持理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团,利用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赋于校园文化新的内涵和独立学院的特色。
4.建立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 ,逐步实现学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首先,学生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工作专业水平,向广大学生提供学习、心理和就业多方面的教育。其次,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和强化学生工作考核。建立和推行辅导员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考评体系,细化和落实考核要求,考核结果直接关系绩效和奖励,促进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第三,学院要重视培训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和办学模式,提高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 姚自平,周贝.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2] 段娟.产权结构对独立院校治理模式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4.6
[3] 张学昌,华顺明,张雷,高德,张旭.以“C4+P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学,2014.8
[4]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 100 周年校庆讲话稿[R].2011 年 4 月 24 日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工作 高教转型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97-02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我国高等教育将进行大规模的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会逐步转型成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发展应用性高等学校的决定,为响应国家政策,各地高校加快了发展步伐。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校纷纷提出设置申请,2015年,经过全国高等学校设围评议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专家的评议,有32所高校设置申请通过,其中9所学院获得更名大学,新设本科学院9所,中央部门高等学校2所,通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4所,独立学院转设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8所。代表着迈出了高校转型的第一步,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适应高校转型的路径展开探索。
一、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在适应高教转型现状
1.面对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融合趋势加强,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关注时事政治,可是依然存在很多心浮气躁,对社会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政治敏感度不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工作开展也面临困境,学生工作者必须妥善的处理好学生工作问题,使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干扰,坚定的守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主要是以教室为学习单位,寝室为生活单位,社团为活动单位,网络为虚拟生活单位,学生生活已经朝着多元丰富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中,学校和班级传统单位不再成为学生生活的主要载体,大学园区的观念深入学生生活。同时,由于采用学分制,学生也逐渐淡化了班级和同学的观念,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淡漠了学生和社会的真实性。
3.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而转变为现代的大众文化教育。由此也带来了学校硬件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扩招的需求的一些列问题,面对宿舍拥挤、图书馆和实验室等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管理人员人手不够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不仅如此,实行学分制、增加收费标准,并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中,独立学生面临的困难更多,学习也更紧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适应高教转型新路径探索
1.完善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的学科的制度和规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独立学院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规范管理、透明操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办学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大打击违法犯纪行为的力度。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并且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要结合激励和约束机制,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上,必须建立公示制度,使之透明化,让学生得到奖励的同时获得启发和教育;独立学院还要重视处分工作,要从关怀学生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错误,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激励,使学生能够重拾信心。在约束学生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产生警示的作用。独立学院学生个性鲜明,在工作实践中,应把握好约束的作用,拓展奖励处分的教育功能。
2.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自律与他律、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的立体化网络
由于独立学院中很多学生自身具有惰性,自尊心又很强。学生工作者必须要因势利导,给学生充分的新人,激发学生主动性和自信,转变管理手段,鼓励学生民主、主动的管理自己。因此,学生工作者可以在学期末思想品德评定中,让学生针对各个方面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认清自己,并在全班进行民主评议,用正确态度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共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较强自我意识,学生工作者要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还要结合联系家长共同协商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不仅如此,社会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办讲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特点,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由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3.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育人氛围
首先要强化班级的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班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较强个人意识,不容易聚集。所以,学生工作者要加强班级凝聚力,重视学生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引导班级价值观,建立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维护班级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加强对班级问题的处理,集中同学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治理班级。
其次,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开展各色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可以利用新载体建设学习型的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举办大量的第二课堂,学生组织活动范围要拓宽,支持理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团,利用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赋于校园文化新的内涵和独立学院的特色。
4.建立专兼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 ,逐步实现学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首先,学生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工作专业水平,向广大学生提供学习、心理和就业多方面的教育。其次,独立学院必须重视和强化学生工作考核。建立和推行辅导员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考评体系,细化和落实考核要求,考核结果直接关系绩效和奖励,促进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第三,学院要重视培训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和办学模式,提高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 姚自平,周贝.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2] 段娟.产权结构对独立院校治理模式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4.6
[3] 张学昌,华顺明,张雷,高德,张旭.以“C4+P4”为核心的独立院校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学,2014.8
[4]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 100 周年校庆讲话稿[R].2011 年 4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