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人厚己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国恩是我国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正值抗战之际,教授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因收入不多,为了节省开支,他带着家小来到昆明附近的乡下,租了几间破屋。有一次,刚发了薪水,他就拿了钱,兴高采烈地到粮店买了两袋米。买好后,顿觉自己无法弄回家去。怎么办呢?幸好店外有个挑夫,与他讲好了工钱,就让他挑着米在前面走,自己跟在他的后面。走着走着,游国恩猛地想到楚辞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在心里琢磨起来,脚步就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街上人很多,挑夫见游国恩不在身后,就打起了坏主意,把这两袋米挑回自己家去了。当游国恩发现后,发现挑夫早已不见踪影,找了一下,也没找到。于是,游国恩买了两根甘蔗,扛回了家。当妻子问起买米之事,他先是支支吾吾,后说出了真相。妻子叫他赶快报警,他说:“报什么警啊。挑米的人比我们还穷,正缺米下锅。他挑走了我们的米,就算做件好事吧!”
  一个人在受到别人侵害时,首先不恨别人,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大胸怀大宽容。游国恩心宽,所以他能爱他人、宽容他人。 做人啊,不妨让自己心宽几尺。
  “文革”结束后,习仲勋复出任要职。有个与他关系亲近的人在“文革” 期间无中生有地写他的“反黨材料”,给竭力反对他的人以口实,使他备受煎熬,并陷入牢狱。在习仲勋被平反、复职后,这个人却陷入困境,他竟写信向习仲勋求救。习仲勋看信后,不计前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此人解决了困难。当有人问习仲勋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习仲勋说:“他能鼓起勇气写这样的信给我,就是他作了最深刻的检讨。他写信给我,说明他已有悔意,恢复了对我的尊重和信任。对于这样的人,我岂能不帮他一下?”
  习仲勋对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仅不记恨,不报仇,反而尽力帮他解决困难,这种行为向人们昭示:他是一个有宽容精神的人!那种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者,是决不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们只会把敬爱无私地倾注给胸怀博大者。
  19世纪,英国伦敦一所教堂的一位年迈的牧师圣马丁,每天都只是简单地重复诵读《圣经》,教徒们大都听得昏昏欲睡。过了些日子,他注意到有位年轻的绅士总是全神贯注地听他诵经。他忍不住问道:“先生,你很少听人诵读《圣经》吗?”绅士笑了:“相反,我打小就听家人一遍遍地在耳边读,自己也隔段时间就阅读。我对它滚瓜烂熟。”圣马丁疑惑地直摇头:“可是他们都在打瞌睡,为何你听得那么认真?”绅士低声说:“老实说,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突然想,既来之则安之。我何必苛求你尽善尽美呢?何不拿它来锻炼自己的耐性呢?”不久后,年轻的绅士出任财政大臣,此后又四任国家首相。他就是英国政治家格莱斯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要求人尽善尽美,而应宽以待人。格莱斯顿真的把心放宽了,他做到了其他人做不到的这一点。心宽则能容人容事,才能历练人生。格莱斯顿把“别人不负责任的态度当成锻炼和提升自己能耐的良机”,不愧是明智之举。在社会上,以自我为中心,心不宽大,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这只会让你对身边的人都有意见,看不顺眼,最终只会让你变得形单影只。
  心自宽者,更能宽人,宽容正是世间分外美好的品性。有言道:“天空包容每一朵云彩,故能广阔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能浩瀚无涯。”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图/刘刚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王红和李艳都是90后,两个人是闺秘密。一天,王红邀请李艳出去旅游。李艳报名北京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紧张地复习让她也想散散心,就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到了公园,王红想湖上泛舟,李艳怕水,但不好意思拒绝。湖上,王红划桨,李艳一动不动。王红给她打气:“我们的友谊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的。”李艳按着胸脯:“吓死宝宝了!”  王红是她来到这座城市认识的最知心的朋友。当初,她失业了,还是王红托朋友给她找的工作;没有
英国现代杰出的现代主义戏剧家萧伯纳,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一天,瘦削的萧伯纳在菜市场与一位大腹便便的米商迎面相遇。这个米商为人刁钻,肥得像猪一样,萧伯纳看他肥头大耳的模样,顿时感到厌恶。而这个米商,见萧伯纳一副瘦骨零丁的长相,也有点瞧不起他。  于是,米商不屑地打量一番萧伯纳,以轻蔑的口吻嘲讽道:“萧伯纳先生,瞧你这副瘦弱可怜相,人们会以为英国发生了饥荒,国民都在挨饿呢。”  萧伯
想多了,便成了生活不可承受之重  轻描淡写的生活,只有两个关键字:轻与淡。  轻,就是不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对名利地位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一旦生活中有了轻字,人就没有放不下的包袱,就没有无法释怀的恩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淡,“薄味也,醲之反也。”淡可以明志,俭可以养德;淡看人生起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忘是是非非,换得心旷神怡;淡化物欲享受,不做物质奴隶;出门则淡妆轻抹,对人常淡雅一
天赋异禀的人永远是少数,芸芸众生资质平庸,但即使普通人也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那么资质平庸的人该如何在职场上做出一番成就呢?其实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你需要的是比别人更加熟悉职场规则、利用规则,只有熟悉“游戏规则”,才能更好地“玩游戏”。一名百度员工在离职时总结出11条职场心得,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适应职场人生。  1.你要有同理心  说复杂点儿,同理心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水依山而行,山因水而活,临水而居、依山而居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切随缘,没必要刻意追求完美,中庸之道强调的遵循规律、顺应自然也是这个道理。然而对顺乎自然的本性做事情,绝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去做,索性守株待兔、听天由命。而是凡事不能蛮干,不要做与本性相违背的事情。  一个人看到一个茧上开了一个小口,一只新生的蝴蝶正艰
他的母亲是姥姥在半路上捡回来的孩子,姥姥本来就是三餐不饱的人,又添新人,日子过得更是苦不堪言。所到之处,连野草、树叶都被人吃得精光,到哪里才能给他的母亲弄点吃的呢?姥姥方圆十里跑遍了,实在找不到吃的,别无他法,姥姥只得伸出手腕让他的母亲舔。一次次,他的母亲饿得头晕眼花就拉着他姥姥的手腕舔,时间长了,姥姥手腕上的骨头分明可见,让人不敢正视。多年后,他的母亲一想起这事就掉泪,怪姥姥不该让她这么做。姥姥
二月河的父母都是官员,也希望他当官。可是,在二月河开始文学创作后,当官的愿望就渐渐离他远去了。从40岁开始,二月河就发誓:绝不做官。尽管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做官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但他认为唯有写作才是他对国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摒除功名诱惑的二月河,从此深居简出,潜心写作。十余年的时间里,他相继创作出洋洋数百万言的“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一时间好评如潮。尽管蜚声海内外,但二月河在工作的单位上只是个科
软肋人人有,区别在底线。  认识一位朋友,席间,听人讲起她的事迹,简直像在观看电视剧。  十几年前,她在广播里听到一个女孩的不幸故事,当即花了将近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励志书籍送给那女孩。之后,一直和女孩保持着联系,尽己所能给予帮助。  女孩把她当亲人一样看待,家里有什么急事,有什么意外,或者自己心情郁闷,都会第一个打电话向她求助,或者找她商量。而她,哪怕出差在外,也一定会想办法赶回去,实在赶不回
东汉的范滂,在母亲的影响下,性情耿直,嫉恶如仇。但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被奸臣诬陷结党谋反,年幼的汉灵帝受人怂恿,下令逮捕他。明白内情者非常同情范滂,连前去捉拿的钦差都不忍心对其下手,当地的县官也宁可丢官弃职而陪他远走他乡。而范滂却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说道:“兴许我一死,朝廷就会停止制造冤案。我怎么能为了个人性命而不顾及更多的同僚呢?我的老母亲也会因为我的逃跑而受到连累啊!”母亲闻讯前来探监,范滂安慰
我完全没想过,会在高考后第三天,收到这样的私信:“我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考试时,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坐我旁边,关系一般,让我给她抄一下。我害怕会被抓到,又觉得自己学得也不容易,就没给她看。后来在路上,她遇到我都不理我,是我太自私了吗?她跟别人说怎么办,别人会不会因此觉得我不近人情,对我有想法?”  我直觉反应:监考老师在哪里?第二个反应:高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考,关于规则,难道不是每个老师、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