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出发,为思维力找寻一方沃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未来人才核心技能的途径之一。为此,笔者将“如何从文本出发,为思维力找寻一方沃土”确定为自己研究的主题,并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实践。
  一、开篇有疑,激活思维
  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眼睛,透过题目就能洞察到文章的中心。看来,要想走进文本,首先要从题目出发,引导学生展开质疑,激活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就进入课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依次为《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不难看出,这四篇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这样题材的文本,学生在预习时就易于读懂且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质疑就更能触摸到文本的那根弦了。
  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学生已经通过预习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此时学生质疑:“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何罪之有?”带着这两个问题研读文本,就更有指向性了。教学《最后的姿势》,可从题目发问:“谭千秋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由此直奔令人震撼的画面,感受谭千秋的伟大。教学《船长》,学生不再质疑船长是谁,而是为什么以“船长”为题,而不是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一样以船名为题或以灾难为题呢?这个问题的探究能使学生感受到船长的伟大。教学《爱之链》,为什么是“链”而不是“河”呢?此问题更能让人体会“真情互助”。
  从题目入手,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能让学生根据问题的提出去搜集信息、去分析整合得出一个研读文本的初步方案,这就是审辩思维的过程。此时,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崭新的状态,课题成为了学生思维力的生长点。
  二、再读生疑,发散思维
  审辩思维要求在得出一个初步方案后,还需要一个跟别人讨论改进自己想法的过程。通過有效的交流,通过与人的讨论,最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审辩思维的全过程。在学生“开篇有疑”后,走进文本品读解疑,解疑后再质疑,质疑中的学习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还以这四篇文章为例,文章中值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问题在哪里呢?《负荆请罪》第一幕中蔺相如的一句话值得辩论——“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到底怕还是不怕呢?可以以此举行一个辩论会,从而揭示出蔺相如的避让是“为国着想”。《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有三个不同身份的人——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名教师,结合这三者的话,你怎样理解这“最后的姿势”呢?理解问题谭老师的形象顿时丰满起来。《船长》一文中“伟大的灵魂”和“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又该怎样理解呢?《爱之链》一文中老妇人为乔伊修车付费,乔伊为何发愣?女店主为何极度疲劳的脸上还依然带着甜甜的微笑?老妇人用了餐,付了费,为何还留下一纸包钱?讨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后,一条“爱之链”就很明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看来,再读文本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好”问题成了思维力的另一生长点。当然,答案“扑灭”问题。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沟通的契机,是得到答案的途径,这种寻找答案的过程又是生长思维力的过程。
  三、实施对质,生长思维
  “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论辩。”这就让我感慨:其实,变构模型就是思维的一个场,它给予思维力的是一个情境。这个情境可以随时存在,随处让思维力得以生长。这与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不懈质疑、多元意见、理性判断——不谋而合。
  以《负荆请罪》第二幕为例,廉颇跪下请罪时说:“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这里就有“对质”话题,廉颇堂堂七尺男儿,当时的第一大将军,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何罪之有,需要让同等级别的人用荆条抽自己呢?这也算得上与现实对质。在对质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廉颇的“知错就改”其实也就是“为国着想”。第二次“对质”可以与韩勃进行。如果你就是韩勃,你是怎样评价廉颇的呢?第三次“对质”,可以让学生共同来评价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学生此时的思维已经非常活跃,形成了一个思维场,思维力得到了生长,这里的“对质”成了思维力生长的沃土。
  看来,学习既是解构,又是建构。在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产生变构模型,从而让过程中伴随着思辨,学生的思维力得以生长。
  四、探究辨析,丰富思维
  理解表达也是一种思维力的生长点,它更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爱之链》为例,全文共有三处环境描写:第1小节以“黄昏、寒风、飞舞的雪花、破旧的汽车、几乎看不见汽车和人影的公路……”等渲染出
  乔伊凄凉的内心世界;第10小节有一句环境描写——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破旧的餐馆,热情的主人很是温暖。学生品读、感悟出他们生活虽艰难,但对别人的态度却总是那么热情,充满爱心。第三处是给我们留白的,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这里屋里有些什么呢?我们又该补白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交流:可以是破旧的桌子,可以是褪了色的窗帘,可以是屋内燃得很旺的火炉,可以是窗外照射的阳光……在学生交流后再练习表达,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环境描写的方法,结合结尾处的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加深领悟了小说的主旨,可谓一举多得。从学生的练笔表达中,我们折服于他们模仿中的创造力。这又给思维力提供了一个生长点,并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居继清教授在其新著《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中立足于“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这一根本命题,从立德树人视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程进行了多维探索。该书视角新颖、重点突出、启发性强,以新的思路在新的高度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培育方法和践行机制,给人们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社
摘 要: 校园暴力问题,是当下校园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在日本社会中尤为突出。许多日本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反映了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东野圭吾在推理小说《恶意》中,用大量篇幅描述校园暴力。作品通过对杀人事件的推理分析,呈现了校园暴力对日本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校园暴力在日本产生的多重原因。  关键词: 日本小说 校园暴力 《恶意》  当今世界,校园暴力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亟待人们关注并
摘 要: 关于秦可卿的身份,红学研究者众说纷纭,作者明言其贱为弃婴,而众多读者更愿意相信她贵为仙女、公主。秦可卿慈孝亲善,温柔和平,兼具钗黛之美,是《红楼梦》里的美女一号。这种兼具人世间和非人间的美,寄托了作者所幻想的两种女性美的品格的完美融合。在幻灭的时代,无论是高贵的出身、美丽的容貌,还是温柔的性格,都改变不了秦可卿凄然别红尘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秦可卿 好人 薄命    一、多重身份锁迷
这个故事其实一点不浪漫,还有点沉重呢,要不是1973年村子上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谜团难解的事件,1937年的银圆故事可能会永久地尘封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故事发生的这天是1973年渭北旱塬上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农人们最难熬的日月。地里的麦苗才刚刚挺起身子,头上顶着一叶旗子,预示着将要孕穗期开始了。这种丰收的希望,啥时候才能将麦子吃到口边呢,它在生产队社员们的眼里那是多么的渴望而又遥远呀!  
从150多年前电报的问世,到150多年后现代电信技术的成熟,通信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各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如今,无线通信这一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电话,再如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等都是21世纪热门的无线通信典型技术。  无线通信是一种可以仅利用电磁波信号,而不需要通过线缆就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交互信息的通信方式,也是近年来信息通
长久以来,我一直庆幸自己还算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很早就知道,生在农村的我,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读书,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我想要掌控我的命运,读书才能决定我未来的生活。  记不清楚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读书,也不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名叫什么,但是和读书有关的故事,却成了我脑海中永远也抹不去的深刻记忆。  生在农村的我,和大多数农家孩子一样,是学生,同时也是兼职的放羊娃、放牛娃
摘 要: 城市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学生社团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路径,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大学生社团管理视角,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提升和国际化视域下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国际化的实践育人新机遇。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国际化 大学生
摘 要: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推动高校形成优良校风、学风、班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意义,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途径和平台,分析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岗考核评议及工作成效。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教育 实践岗 教学实践  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现实问题:一些学生入黨动机欠明确;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员的教育
摘 要: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的“三级课程”之一,能充分运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特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常州市第二中学的校本课程“至圣先师的智慧故事”,在开发中遵循以生为本的开发理念、挖掘府学文化的校本资源、设计府学特色的文化活动、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发挥了校本课程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府学文化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笔者任
不知何时起,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小了、少了,甚至销声匿迹了。这是一种怪现象。  自古以来,言语习得,乃口口相传;诗词歌赋,多吟诵而作。古人把学习叫“读书”是颇有道理的。朱熹有言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吕叔湘先生明确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持相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