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规则 注重语境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时态教学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附录二的语法项目表中对时态有明确的要求。《课程标准》共提到了八种时态,分别是:(1)现在进行时;(2)一般现在时;(3)一般过去时;(4)一般将来时;(5)过去进行时;(6)现在完成时;(7)过去完成时*;(8)过去将来时*。同时在语法项目表的注释中明确指出标*号的项目是八级要求,其余为五级要求。也就是说在这八种时态中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是高中毕业时完成的目标,其余六个时态都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目标。
  
  二、教材中的时态教学
  
  目前大多数初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教学中都出现了上述不同的时态。以《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在三年英语学习的六本书中以语法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掌握的时态有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由于教材的语法学习项目中出现了将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因此实际上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也需要学生掌握。但在中考中,大多数地区都能以《课标》为命题的依据,将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作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仅要求学生在语篇中能读懂含有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的句子,不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时态。
  
  三、中考中时态的考查
  
  例1(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
  One of my classmates is going to be a policeman when he ________ ________(长大).
  解析这是一道完成句子的题目。题目给出了大部分句子,让考生根据所给的中文完成句子。所给出的部分句子创设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需根据语境和所给中文综合考虑。本句的中文意思是:“我的一个同学长大后要做警察。”在时间状语从句中,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中的一般将来时用一般现在时来代替。因此本题的答案是“grows up”。
  例2(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
  ── Who ______ that piano?
  ── My sister, when she ______time.
  A. plays ; has B. is playing; has
  C. plays; is having D. is playing; has had
  解析本题是单项选择题,题目的对话中出现了两个空,即本题考查了两个考点。从所给的选项可以分析出是考查学生时态运用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题目所设计的语境是问谁在弹钢琴,从这个情境中可以分析出第一个空应用现在进行时,而回答是:是我姐姐,并说当她有空时,显然是说姐姐有空就弹琴这种一般的情况,因此第二个空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例3(2007年北京市)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yesterday?
  —— I ________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A. play B. played
  C. will play D. am playing
  解析这是单项选择题,题目为学生设计了一问一答的语境,在第一个句子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词“yesterday”,抓住这个关键词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我们可以看出本句的时态应用一般过去时。因此正确答案是B。
  例4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
  飞机半个小时后就要起飞了,咱们做好准备吧.
  The plan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in half an hour. Let’s get ready.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所给中文,完成句子的题型。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应看清中文意思,找出需要完成的部分,还应注意所填部分的时态、语态等形式。通过中、英文的对比可以看出题目中需要填的部分是“起飞”,翻译英语为“take off”,而题目的表达是“半个小时后就要起飞了”,表示动作将要发生,因此应该用一般将来时。答案是“will take off”。
  例 5(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lour of my new dress?
  ── Sorry, but what did you say? I ________ about something else.
  A. think B. thought
  C. am thinking D. was thinking
  解析这题完全是一道语境题,考生必须读懂题目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题目中A问B她的新裙子的颜色怎么样,B没有听清A的问话,他告诉A他在考虑其它的事。尽管本题没有出现明确的过去某段(个)时间,但根据上下文我们看出B是说A说话时他在想其它的事,这个语境同样也是一个动作发生,另一个动作正在进行,应该用过去进行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例6(2007年重庆市)
  Jim left Chongqing three days ago because of his new work.. (改为同义句)
  Jim has_______ _______from Chongqing for three days because of his new work.
  解析同义句转换是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能用不同的句子表示相同的含义。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现在完成时中延续性动词和瞬间性动词的用法。初中阶段学过的瞬间动词和与他们相对应的延续动词有:begin── be on,end── be over,buy── have,borrow── keep,leave── be away,die── be dead,open── be open ,close── be closed,get up ── be up,wake up── be awake,turn on── be on turn,off── be off。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een away”。
  例 7(2007年山东省威海市)
  用括号里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Many scientists say that the world is getting hotter and hotter. If they are right, the ice at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will melt(融化) eventually. If this __1__ (happen), the sea will rise and may cover most or all of Singapore. This __2__ (force) everybody to move to a safer country.
  We know that the sun __3__(heat) the earth. The heat from the sun hits the ground, and some of it goes back into the sky. However, factories and vehicles(车辆) produce a lot of harmful gases. When the gases rise into the sky, heat from the sun can come through them but heat from the ground cannot. It stays near us in the sky and makes the air hotter and hotter every year.
  Scientists call this the “greenhouse effect” because a greenhouse is a small glass building which is hot inside. It__4__ (use)for growing plants in cool countries. Many countries are worried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They__5__(try)to stop factories and vehicles from __6__(send) harmful gases into the sky. Scientists are not sure when the world will get much hotter.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greenhouse effect __7__ (start) already and has begun to affect the world weather.
  解析将时态的考查放在一个语篇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考查时态的题型,这种形式的时态考查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语境,但对多数考生来说必须将动词时态的选用放在一个语篇中考虑,题目的难度明显比单句和小对话中的时态考查增加了。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应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选用适当的时态。通读全文后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有关地球在逐步变暖的“绿岛效应”的文章,1.happens, 这里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了一般将来时,是因为“在if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如果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2. will force, 句子的意思是前面提到的情况发生的话,会怎么样,因此要用一般将来时。3.heats, 这里是指自然界的客观现象。4.is used, 在这里是指greenhouse在一些寒冷的国家被用来种植物。5. are trying, 指这些国家正在做的事。6. sending, from是介词,介词后面的动词需用动词的ing形式。7.has started, 用现在完成时。
  
  四、备考策略
  
  1、熟练掌握规则。
  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和我们的母语有很大的差异。特别在时态方面,中文的时态是通过不同的词来表示的,如在句子“我吃过饭了”中用“过”来表示过去时态。而在句子“我在吃饭”中则用“在”表示现在进行时。而英语中不同的时态有不同的表达法,牢记这些时态的公式,理解它们的意思是灵活运用英语时态的基础,如我们记住现在进行时的公式是“be+Ving” 形式并知道应该在什么情况下用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就掌握了。因此熟练地掌握语法规则是运用好时态的第一步。
  2、注重语境分析。
  随着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考试评价的改革也正在逐步进行。从近几年来的中考时态考查来看,单纯的考查时态的题目已很少了。越来越多的试卷中将时态的考查和一定的语境结合在一起。考生只有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在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将题干全部读完,理解题干(题目)所提供的语义,根据语义对用哪一种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构建时态网络。
   备考时应对初中阶段所学的时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专项复习,专项复习时要打破教材原有的时态的教学顺序,将分散在不同年段教材中的时态进行整理和归类。首先将所学过的所有时态进行复习,了解这些时态的基本用法和表达形式。然后要记住每个时态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如现在完成时中瞬间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等。最后要注意各个时态之间的区别,如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区别等。只有通过专项复习建立了完整的时态知识的网络,才能在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4、注重复习技巧。
   复习时应把中考中考查过的时态题按题型进行归类分析,归纳出正确的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从而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如时态在单项填空题的考查通常是几种时态的辨析,了解了考查的趋势在复习时首先应注意分清各种时态的用法,其次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再通过上下文语境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责任编辑 胡新秀)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与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的规律,既是同学学习上的重点,也是各地中考的热点。本文通过两道典型中考实验题的分析,介绍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例1(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图甲电路图,把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通过实验,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其中
期刊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1、 默写。(10分)  ①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忆江南》温庭筠)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行路难》 李白)  ④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  ⑤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观书有感》朱熹)  ⑥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期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到下表中)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2.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种物质是()  A.CO2B.SO2C.COD.NO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  A.H B.OC.AlD.Ca  4
期刊
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铁的使用与生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与生产历史,近年来我国的钢铁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科技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所以对“铁的冶炼”的研究就成了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以近年典型中考题为例,解读“铁的冶炼”的试题特点与命题走向。    一、以铁的冶炼为背景,
期刊
  
期刊
中考题中的标签残缺题不但新颖独特,富有情趣,更由于它将探究与课本实验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物质反应规律的基础上,对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找准切入口,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亲睐,已成为中考命题中的新宠。现撷取几例,以飨读者。  猜想型例1某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1所示),请你对试剂作出
期刊
一、 听力15%  A. 听句子,选出与你听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1 A. Mary can finish the book in five hours.  B. Mary can’t finish the book in five hours.  C. Mary has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D. Mary wants to finish readin
期刊
“单项选择”是历来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中必考题型之一。随着新课程的推广,这一题型更侧重于语境的创设,题目综合性强,对知识的考查更灵活、更生活化,所以解答“单项选择题”,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一、掌握英语习惯表达,排除母语干扰    由于英美人的文化习俗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因此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对待不同事情,我们不能想当然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用过一段时间后的日光灯管靠近两端处会变黑,其原因是 ()   A.钨升华直接形成的  B.钨凝固形成的  C.灯管老化形成的  D.钨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2.将一只标有“12V 6W”的灯泡与一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V的电源上(灯丝电阻视作不变),则此时()  A.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一定等于6W  B.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一定大于6W
期刊
在07年中考物理试卷中,注重物理方法考查的内容较多,本文通过例题介绍“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在物理探究实验中的具体应用,供大家参考。  例1(2007年广东省韶关市中考题)我们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用公式可表达为:Q=I2Rt.爱动脑筋的小明在探究这个问题时,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只连接一次电路就完成了实验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