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答题切入点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历年古诗命题情况,笔者认为,考查的集中点主要体现在“炼字”“炼句”“炼意”三个方面。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并且必须包括这三个点。
  一、必须明确描写对象(写了什么)
  答题时必须将诗句所描写的“对象”明确地找出来,不管设问者有没有要求,一定要将它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前提。一般来说,诗歌是由一些具体的物象即描写对象构成,进入诗歌的物象就因为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而被成为“意象”,写景抒情诗或托物言志诗歌的“意象”一般都很清楚。
  如《粤秀峰晚望》,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
  从诗句中就很容易找出“归艘、钟声、江、青山、远帆、老鹤”等具体的描写对象,而他们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
  如果是叙事诗、哲理诗、咏史诗,就不必拘泥找具体的意象,可以通过找作者所叙说的事情、描写的历史故事等方面入手。
  二、必须明确写作方法(怎么写)
  写作方法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含蓄的表现、或者直接表现,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可以分为下面的几种情况。一是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融情入景,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怀古怀今,即事感怀;二是表现手法, 如衬托、对比、虚实结合,赋、比、兴等;三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根据分析,诗歌中最常见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对比、虚实结合,考生分析时从这三个点切入基本就可以了。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问: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三、必须明确效果作用好处及思想感情(达到什么目的)
  我们分析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首诗歌,都必须要明确这样写的效果、作用以及好处,其中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因为题目没有问到这样的问题就以为答题时不用顾及,那就不对了。如: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命题者虽然没有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但答题时我们一定要把“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这种有关作用的句子分析到位,否则,就要扣掉相应的分数。
  综合上述方法,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这里明确了第一点,写了什么)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这里明确了第二点,怎么写)
  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这里明确了第三点,达到了什么效果)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这里明确了第一点,写了什么)
  “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这里明确了第二点,怎么写)
  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这里明确了第三点,达到了什么效果)
  
  【作者简介】
  魏羲之,高级教师,执教于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省骨干教师,发表教学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李婷婷
  
其他文献
一、2010年黄冈、荆州、孝感联考卷  《雪涛阁集》①序  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②。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史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 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与例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A.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B.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C. 以为妨事费日,无益于事  D.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E.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F.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G.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   解析: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掌握和理解。其实考试中的选择题,一般不会出现这么多选项,多以
【例题】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随园后记  [清]袁枚  余居随园三年,捧檄入陕,岁未周,仍赋归来。所植花皆萎,瓦斜堕梅,灰脱于梁,势不能无改作,则率夫役芟石留,觅土脉,增高明之丽。治之有年,费千金而功不竟。  客或曰:以子之费,易子之居,胡华屋之不获,而俯顺荒余何耶?  余答之曰:夫物虽佳,不手致者不爱也;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子不见高阳池管、兰亭、梓泽乎?苍然古迹,凭吊生悲,觉与吾之精神
研究目的:本文将2002~2003年济南市公共卫生行政处罚案例进行调查统计,目的是通过近年来我市公共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该领域卫生违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卫生执法的经验
目的:目前对于糖尿病的研究,除了在临床上积极研制新的药物,努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其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倾向于如何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以及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上。而
根据题记不同功用,作文题记常用以下几种写法:  1.引用式。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恰当引用至理名言、经典诗句作为题记,对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表达效果很有必要。那些闪耀着智慧光彩、含蓄隽永,启人心扉的至理名言,易于被阅卷者接受,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示考生平日的文化底蕴。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2010年江苏考生《绿色生活》  以辛弃
应用菲涅耳衍射和全息理论 ,详细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再现方法和再现像的特点 ,分析了相移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方法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