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迈过多少坎?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日,TPP遭遇五年来无法开花结果的悖论。8月5日, IMF 发布题为《特别提款权(SDR)估值方法评估——初步考虑》(见8月5日路透社《人民币交易与研究》电文)报告。其中提及, 一国货币能否加入SDR有两个条件:该国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量位居所有成员国前列;货币应“可自由使用”。在以上评估中,中国满足了“出口”这一“入门要求”,但人民币并没有被纳入SDR是因为“它并不被判定为能够自由使用”。据经济学家研究:处于IMF篮子SDR货币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这四种货币,分别在全球各国“可自由使用”比率为93%、90%、94%、78%,据初步估算,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各国的“自由使用”率不足3%。这就是说,人民币入SDR篮子货币几乎为不可能。
  SDR篮子的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的60%)、欧元(31%)、英镑(4.05%)、日元(4%)4种货币,覆盖了全球货币市场超过了95%以上的份额,人民币处于第8位,约为占近2%(此数据来自2014年末IMF旗下的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全球各国货币市场成交量报告)。
  讲中国入SDR是时间问题,一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二是画饼充饥。若中国5年、10年后进SDR,这个世界早已物是人非、星转斗移……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对于中国当下最有利的选择是:(1)下一步应该谋求积极投入中美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功,将谈判焦点集中在负面清单内容中被排除的产业,这将会把中国推向一个更好的位置加入TPP谈判,并且使中国作为一个与他国平等的合作伙伴;(2)9月“习奥会”,谈成人民币国际化、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篮子货币,使人民币能进入国际货币成为第5种国际货币,使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流通体系。这将给中国带来金融、货币巨大的积极向上有利全球的利益和持久的恒动力,同样也会给各国与国际经贸的大环境带来更大契机;(3)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已经谈了7年多,历经了19轮谈判,商务部6月12日表示,中国和美国在最新一轮BIT谈判中,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倘若中国与美国BIT谈判成功了,那就可以顺利接续、兼容TPP、TTIP、TiSA《服务贸易协定》等新国际规制、国际新秩序。
  (A)人民币与美元争高下?
  那么未来人民币何时能够和美元平起平坐?很多中国人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经济学家陈雨露表示还要15年。中国国家智库副理事长魏建国则认为要20年。中国在任官员们更慎重一些,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要很长时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一步伐取决于市场。在中国之外,这个问题有更多分歧。有些人认为人民币在亚洲已经快要取代美元,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民币永远不能取代美元。
  如果中国的货币真的与美国在争夺全球主导权中开始针锋相对,将是怎样的情景?
  有学者力图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历史中寻求答案,但那是上世纪中旬的事情,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当时美元与英镑都是金本位货币,做出如此大转变的风险小很多。现在的货币储备不以黄金的价值为依据,而体现供需的变化,因此它们的价值浮动更大。更重要的是,全球货币从英镑到美元的转变,代表了一个很早就开始的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同时也是在两个拥有相同价值观与经济观的同盟国之间进行。
  中国领导人常用温和的方式提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认为多样化的货币系统将让全球金融体系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的崛起被认为给美国带来了比美国给中国带去的“多得多的威胁”。除去所有的所谓互利共赢的赞美声,中国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化潜在的真正对手。
  人民币纳入SDR有多重要?如果被IMF纳入SDR篮子货币,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多个成员国的官方使用货币。也将标志着IMF首次将一个新兴经济体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大大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舞台的地位,使得人民币在新兴市场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象征性意义巨大。如此一来,人民币不仅是中国的主权货币,还能够提供给全球各国。
  从中国国内来讲,对于13亿中国国民来说,它的直接影响非常小。就像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其做出重大改革一样,满足加入SDR的条件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短期来看,中国很可能还将把纳入SDR作为金融改革的一个催化因素,尤其是在资本项目开放和汇率体制改革方面,相应也会推动国内利率自由化和资本市场改革。
  从国际方面来看,SDR篮子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获得此地位无疑将增加国际范围内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全球性对人民币的使用。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比例越来越高,人民币已成为最常用的支付货币之一。中国企业经常向贸易对象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融资、换取对方采用人民币结算,从而消除自身的汇率风险。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0多家外国央行签订了互换协议,利用其外汇储备帮助邻国和其他国家抵御国际资本流的波动。事实上,人民币正在迅速扩大其在贸易结算中的作用。用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结算交易而不通过美元作为中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调查显示,过去12个月,跨国企业使用人民币为跨境交易货币的比率上升同比涨了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入SDR将影响国际货币体系转型,它为IMF提供了一个改革催化剂、包容性推动者的机会。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美元一旦贬值将造成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如果将金砖四国货币放入SDR中,SDR的价值将比现在更加稳定,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大环境之下,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国际货币体系弊端。
  (B)美元的历史对手?
  当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后,美元具有的全球性政治杠杆作用将被消解。中国已经几乎完成了一套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系统。虽然中国低调地表示这只是一个让交易更便利的平台,但实际上的意义却极为深远。它成为一个资金高速公路,让公司与银行可以在全球范围流动,而不需要与美元挂钩。   美国将很难追踪到谁以什么目的在使用中国国际支付系统(CIPS)。威胁将某国排除在美国金融系统以外将开始不再起多大作用,中国也将拥有一个扩散自己想法的新工具。国际化的人民币同样会让中国得到更多尊重。中国已经表明了在危难时刻愿意被认为是地球上的好公民。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让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向他国保证中国不会利用人民币贬值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当全球人民币使用开始增加时,中国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支撑之一,将被放到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位置。
  当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引爆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后,美联储为全球的银行提供了紧急互换货币信贷额度。如果20年后再有危机出现,中国会扮演类似的角色。目前中国正通过与从阿根廷到俄罗斯在内的多国建立货币互惠信贷,开始逐步组建这一框架。人民币的崛起所带来的将有极为重大的经济结果。
  美国作为当今主流货币的发行者,所享有的全球性“过度特权”将随着人民币、欧元等的崛起而逐渐丧失。因为现在对于美元资产的需求依然旺盛:全球60%的央行储备金都是美元,因此美国与美国国民、公司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国债、债券,所以美元有了全球的最大、最高价值。当人民币开始挑战美元时,全球货币市场,应该有一份属于中国的蛋糕。
  (C)IMF对人民币入SDR最新报告
  IMF于8月5日发布《特别提款权(SDR)估值方法评估——初步考虑》(见8月5日路透社《人民币交易与研究》电文)报告。其中提及, 一国货币能否加入SDR有两个条件:该国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量位居所有成员国前列;货币应“可自由使用”。在上一次评估中,中国满足了“出口”这一“入门要求”,但人民币并没有被纳入SDR是因为“它并不被判定为能够自由使用。” 据经济学家研究:处于IMF篮子SDR货币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这四种货币,分别在全球各国“可自由使用”比率为93%、90%、94%、78%,据初步估算,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各国的“自由使用”率不足3%。这就是说,人民币入SDR篮子货币几乎为不可能。8月5日,路透社《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微刊)对此报告的论题是《SDR初评报告长达63页,IMF对人民币说了些啥?“看完心瓦凉瓦凉的” 》——报道对人民币入SDR的用词是“心瓦凉瓦凉的”。
  在报告中,IMF指出人民币已经满足出口额位居世界前列条件,目前需要评估的是人民币是否是可自由使用货币(Freely Usable currency)。报告基于四个指标评估: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银行借贷、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债券,以及人民币即期外汇交易量。IMF认为自2010年SDR评估以来,这四个指标均从较低水平开始出现迅速增长,同时还指出中国货币当局已经实施了大量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而且还会有进一步的行动,这些政策的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跟踪考察。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IMF对人民币是否符合自由使用标准的态度似乎比较正面。
  在操作层面上,究竟使用哪个人民币汇率进入SDR仍然是个问题。目前CNY和CNH之间仍然有一定的偏离,CNH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工具。如果SDR中的人民币汇率以CNY计价,持有CNH计价境外资产的投资者,就无法用SDR进行对冲风险。这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促进国际金融货币CNY和CNH大环境收敛。
  是否有合适的人民币利率用于SDR也是一个问题。IMF报告认为可以使用三个月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作为SDR中的人民币利率,但是指出中国债券二级市场上三个月主权债券的深度不够,可能会缺乏流动性。这需要中国财政部常规性的发行三个月和六个月债券满足市场需求。
  就“国际货币”总体而言,人民币是否符合自由使用标准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是按IMF一篮子SDR一贯的标准,还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辟蹊径?货币的国际化使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按照IMF的标准,人民币距离自由使用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已经是大势所趋,今年进入比5年后进入对SDR篮子的冲击更小。如果一定要按照短期的情况来评估人民币是否符合自由使用标准,预计央行也不会因小失大,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自由使用”来推动人民币加入SDR进程?就国际贸易而言,人民币已符合重要货币的条件,但在“可自由使用”方面,如不能“自由使用”则人民币就是中国国家的单一货币而已。
  跟其他在SDR内的所有货币一样,“可自由使用”的人民币必须满足“可以操作”的业务要求。尤其是SDR的构成货币要求合适的汇率、利率来估值。因此,持有SDR的所有人会要求提供能管理人民币利率、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有可交易的权力,以对冲相应的风险。因此,作为进入SDR的货币,上述要求必不可少。很显然:人民币现在进入IMF一篮子SDR货币,就是对SDR篮子4种国际货币及其它十数种其他国际货币游戏规则全面颠覆,人民币成国际货币能改变全球基本共有的“自由兑换”“自由汇率”(“汇率转换依据市场汇率确定”)的“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货币的标准规则吗?
  (D) 人民币来兮去兮?
  中国需要有相应通达国际货币体系的机构才能保障和说服全球投资人民币是可以被信赖的。人民币需要真正在全球来被交换,汇率不被干涉,同时需要透明能让全球看到阳光化的股票市场。近期中国政府强力介入制止股灾的行为,证明中国在建立完善金融体系方面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也应该像全球的“法治国家”那样。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让经济持续发展,让人民币持续保持张力和魅力。
  如果中国达到上述所有要求,多极的全球货币体系会在理论上让全球经济更加稳定。中美两国会通过采取稳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竞争,例如让各自的货币更具吸引力。美元“特权”将担负格外的责任。但这也有新的风险——“给摩擦与意外提供更多空间”。如果美元的地位受到质疑,下一次金融海啸、经济危机来临后,该去哪里寻求避风港可能会带来更多货币选择和不确定性。   近百年以来,从美国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如此大灾难还会发生吗?虽然美元现在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华盛顿的政治僵局可能正在消解这种优势,就像作为储备货币让美国过度使用制裁一样。然而,更多在于中国的政策,关键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要像美国那样完善、开放并受到信任。这需要长期的计划,但中国会通过一些特定的政策加速这一变化,例如最近降低了外国投资者进入该国股票市场的门槛。
  8月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人员报告称,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任何行动都应推迟到2016年9月以后实施。该报告显示,人民币在满足纳入SDR的各项金融标准方面表现不一。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人民币纳入SDR,这是其降低对美元依赖程度的长期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
  (E)IMF推迟人民币入SDR评估
  IMF理事会计划11月就是否把人民币纳入SDR做出决策,不过,如果决策者认为需要看到更多信息,也可能推后做出决策。目前SDR货币篮子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报告称,把针对SDR货币篮子的任何调整都推迟九个月,直到2016年9月,以避免在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干扰金融市场交易。IMF一名官员表示,储备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大约提前六个月得到通知,以对SDR的变化做出调整。就国际贸易而言,人民币已符合重要货币的条件,但在“可自由使用”方面,也就是广泛用于国际支付及汇市交易上,仍需加以评估。报告显示人民币在金融条件方面的表现不一。虽然人民币在跨国交易的使用日益增加,在亚洲的交易量庞大,但在北美的交易不多,在国际债券的使用也不普遍。报告指出,某些可变因子的资料付之阙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8月4日表示暂时推迟评估是否将中国货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储备资产。这是因为虽然IMF本身对纳入人民币持积极态度,但认为中国需要进一步做出保证和变革,以避免中国的一揽子资本市场改革仅限于口头承诺。
  IMF总裁拉加德等高官的本意是在此次的SDR调整中纳入人民币,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也表示支持人民币纳入SDR。不过,在IMF成员国内部,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在未弄清将来“计划”的情况下,将人民币纳入SDR是操之过急。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Frankd认为,“在此次调整时纳入人民币仍为时过早。”
  如果协议的达成陷入僵局,有可能损害中国的面子,因此拉加德等人暂时放弃了判断,在说服国际社会的同时,希望中国方面做出实施改革的保证,表决则押后到来年9月份。
  IMF在7月底举行的非正式理事会上,对人民币纳入储备资产一事进行了磋商,8月4日以工作人员“见解”的形式发布了讨论的现状。人民币要纳入SDR,需要满足贸易量和货币交易自由度这2个尺度,但此次表示围绕交易自由度审查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高增长的中国在经济规模上日趋扩大,但金融和资本市场改革仍在推进途中。据知,除此而外作为国际性股价指数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纳入中国股市也被推迟。
  IMF总裁拉加德今年4月曾表示,人民币纳入SDR不是一个是否将会纳入的问题,而是一个将于何时纳入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被纳入呢?早在2005年11月,IMF执行董事会明确,SDR篮子的组成货币必须满足两个标准:一是货币篮子必须是IMF参加国或货币联盟所发行的货币;二是该货币为《基金协定》第30条第f款规定的“自由使用货币”。
  中国已满足了第一条标准:WTO数据显示中国在2014年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为12.4%,高于美国(8.6%)、德国(8%)、日本(3.6%)和英国(2.7%)。人民币加入SDR主要的障碍来自第二条标准,这要求该种货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可自由使用”。
  自由使用货币存在两条认定要求:一是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包括该国在IMF参加国中出口所占份额、以该货币计价的资产作为官方储备资产的数量;二是在主要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包括外汇交易量、是否存在远期外汇市场、以该货币计值的外汇交易的买价差等指标。
  纳入SDR篮子货币要求不少于70%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投票支持,在按投票权衡量的前十大IMF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已经成立了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而意大利和俄罗斯已经与中国订立了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
  中国5年前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速度令全球刮目相看、印象深刻。中国的跨境结算在2009年还没有以人民币的方式,但这一数字去年达到22%。人民币是现在国际支付中的第五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考虑让其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列。但现在,人民币依然远远未达到能挑战美元的地步,全球有50家央行已经开始投资人民币,但数量都非常少。国际市场目前持有20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与债券,但美元的数字是16万亿,是人民币的80倍。人民币在全球舞台上还是一个小角色,到2014年末占了全球货币场近2%。但在20世纪初,美元也是一个小角色,而到如今美元发展到占了全球货币市场超过了60%。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一国际货币走了200多年,而人民币才刚刚开始走上国际化之路……
  加入SDR还要求央行对金融资产、外汇储备的公布非常详细和透明。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最新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情况是:外汇储备为3.69万亿美元,黄金储备规模为5332万盎司(折合1658吨)。值得关注的是,与2009年4月底数据相比,过去六年多来中国黄金储备规模增加了604吨。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公布黄金储备等数据正是为了符合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进一步提高我国涉外数据质量和透明度。
  2010年,IMF在五年一度的例行审查中,认为人民币尚未达到“自由使用货币”的标准,因此未将其纳入SDR货币篮子。今日中国,已经融入世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需要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及大多数国家来共赢“玩世界”——9月,“习奥会”则是历史、人类的重大契机……
  TPP,磨砺五载,人民币入SDR进入第二轮周期,这些都让中国在全球新开了眼界、全球借鉴经验。但TPP依然驶不出港湾、实施未来半个世纪——国际典籍,高屋建瓴,没有敌人,赢取大家的共识,不让历史存疑之结,是该让60多年的中国国际关系深刻学习、理论、实践的……人民币进入SDR,有更远更深、绝无仅有的现实与历史的意义,囿是未来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建树、行路,中国可以融入全球化、成主力军?
  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奥斯曼·曼登曾在英国《金融时报》撰稿认为,即将到来的SDR重新评估,远不只是一次货币篮子的调整,或是一项是否将人民币纳入其中的决定。它关系到IMF是否愿意采取认真措施,推动国际货币体系转型。它提供了一个使IMF成为改革催化剂、包容性推动者的机会。
其他文献
2014年是新常态的开局之年,2015年则是新常态背景下承前启后的关键年,是我国各项工作迈进新常态的“攻坚之年”,“新常态”对农村经济将从思想逻辑、a发展方式上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互联网和高新技术推动差农业业态的转型,国家实施的“互联网 ”战略,引领农村经济以新的发展方式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农村经济也面临诸多困境和难题,城乡二元结构、“三农
【编者按】医疗改革,是一个牵动无数人的话题,医改20年,政府、医院、企业、研究机构,进行了无数次的设计与尝试。2014年,一家民营企业——滨杭集团也踏入了这个行列,他从医院建设者的身份,转型启动“投融资 建设 运营”的全领域、多元化战略模式,并以“医养结合、大专科、大数据”等创新基因开始了滨杭特色的医改尝试。  滨杭集团掌门人邵毅判断,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医疗产业
2015年3月,由著名经济学者周德文、独立研究者谢残阳著,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作推荐序,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谁在做局中国经济?》正式面世。  外国的资本、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他们的布局宏观上会影响中国经济乃至政治大势的走向,微观上则会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以及投资等。理性的思考者、民族主义情绪者甚至“打酱油”的各路屌丝们,无一例外地关心外国的资本与企业,
2013年末,一条新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在视察一家民营企业时,李克强面对企业不断对政府的表扬,三次打断企业负责人的汇报,不断追问,“哪些政策可以调整”,不要光表扬政府,要承认我们的行政审批和发达国家比做的不够好。这些问题一定要改进,要适应企业的发展。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骨头。  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市民服务,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机制,引导产业
数字化时代产品的时间轴被大大缩短,商业范式呈现出断点和突变的特征,沿用旧地图注定发现不了新大陆,而要实现组织转型。  过去十年,新锐企业爆发式增长,传统制造企业也在锐意变革。企业发展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今天之所为,将决定未来的成就。数字化生存时代,企业的战略逻辑和组织能力该做出哪些改变?  数字化时代,时间轴大大缩短  以前,企业变革可以慢慢去做,因为时间轴相对较长,但是今
在我国汽车市场增速呈逐月下降态势、出口持续下滑的严峻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却开始接棒发力  在我国汽车市场增速呈逐月下降态势、出口持续下滑的严峻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却开始接棒发力。  北京市科委双新处处长许新超日前在亚市信息会上透露,截至6月底,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85万辆,其中小客车1.2万辆,呈现车桩两旺的发展局面。  多重利好叠加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认为,北京新
2015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万隆会议所确立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础,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为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
前两次工业革命让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尴尬局面,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很早觉醒,但也只搭上了列车的后半节。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拥有工程技术人才储备多、本土市场大、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储蓄率高等优势,但制度会否成为制约创新的桎梏也令人担忧。  如果中国能在意识上适当超前,在制度改进上有所领先,在相关法律问题上抱持开放心态,宁肯多放开一点,有问题再修改,也不要有宁慢勿错的封闭心态,那么仍有可能成为这一轮革
8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举作为金融改革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落实了此前国务院提出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引导金融系统的运行方向和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决策,是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的手段,而金融自身的健康则是能够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前提。  一、实体经济运行和金融改革推进互
城市区规划不合理、城乡居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城乡难以形成产业互动、中心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体制机制阻碍城乡融合……种种问题,体现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并非一路坦途,在不断探索与反思的过程中,我国将怎样诠释中国特色“城乡一体”的应有之义?我们的城乡发展速度到底是快了,还是慢了?农民是不是只有进城这一条路才能实现富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孙久文。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