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 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分型等指标。结果共收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 622例,A组2 886例,B
期刊
目的探讨骨搬运技术与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骨搬运技术与骨诱导膜技术治疗的46例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12~68岁,平均45.3岁;骨不连部位:胫骨40例,股骨6例。37例患者采用骨搬运技术,9例患者采用骨诱导膜技术。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长肌腱前侧半(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利用自体AHPLT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24例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资料。男20例,女4例;年龄22~68岁,平均50.7岁;左侧15例,右侧9例。骨折Rockwood分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14例;20例为新鲜脱位患者,4例为陈旧性脱位患者。记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9 279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女比为0.66∶1;骨折
目的探究β-磷酸三钙对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嵌套式复合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健康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均于胫骨中上段建立长为15 mm的大段骨缺损模型,使用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腓骨嵌套式复合骨移植进行修复。实验组在异体骨与自体腓骨之间填充β-磷酸三钙颗粒,对照组不填充。术后当天、8周、12周行X线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术后1、8、12周
舟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前次的手术使得患者术前评估复杂化,增加了以后手术的技术难度。骨不连愈合是预防腕关节塌陷和进行性关节炎的关键。判断手术技术因素还是治疗方法导致初次手术固定失败是必需的。CT对于确认骨不连和制定翻修手术计划特别重要。舟状骨骨不连翻修手术中骨移植物和固定装置的使用,包括不带血管蒂和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及螺钉、钢板。使用不带血管蒂骨移植加螺钉固定能够达到满意的愈合率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胫骨可调负重支具辅助治疗AO分型42-B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连续收治的68例闭合B型胫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A、B两组(n=34),其中A组患者按胫骨干骨折术后常规处理,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后1周加用胫骨可调负重支具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锁骨远端切除(DCR)对合并肩锁关节炎的肩袖修复(RCR)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关节镜下DCR对合并肩锁关节炎的RCR术后临床疗效影响的相关文献,比较关节镜下DCR联合RCR患者与关节镜下只进行RCR未进行DCR患者的临床疗效,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