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二例误诊误治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例1,患者,男性,28岁,因“畏寒、寒战、高热伴干咳、腹泻半个月”就诊,入院查胸部CT考虑亚急性期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可能,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无好转。例2,患者,男性,56岁,以“血便4个月,头晕、乏力5 d”就诊,诊断考虑结肠肿瘤。

症状体征

例1患者畏寒、寒战、高热,最高41 ℃,呈驰张热,伴干咳、腹泻,解黄色稀便2~3次/d,伴头晕、心悸、乏力、盗汗,体温38.6 ℃,脉搏11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4/76 mmHg(1 mmHg = 0.133 kpa),急性热病容,左下肺闻及少许干啰音。入院查胸部CT提示双肺弥散斑片及大小不等结节影。腹部平片考虑肠结核、肠梗阻可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9×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812,嗜酸性粒细胞占比0。降钙素原2.16 ng/ml,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红细胞沉降率56 mm/h,超敏C反应蛋白46.4 mg/L。例2患者于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围进行性增大伴左侧中下腹持续隐痛,以餐后为甚,解暗红色黏液血便,伴纳差、乏力。体温36.8 ℃,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4/76 mmHg,重度贫血貌,左下腹轻压痛。白细胞技术5.08×109/L,红细胞计数2.57×1012/L,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占比0.73,嗜酸性粒细胞占比0.082,粪便常规隐血阳性,腹部CT提示部分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壁稍厚。行钡灌肠检查示: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区部分管壁欠光整,该段肠腔略显窄。内镜检查示直肠炎、乙状结肠新生物伴出血,病理组织检查回示:乙状结肠黏膜:中-重度慢性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出现,倾向寄生虫卵沉积,异物肉芽肿形成。

诊断方法

例1复查粪便常规查见血吸虫虫卵,血吸虫循环抗体检测阳性。例2剖腹探查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晚期血吸虫病结肠增殖型。

治疗方法

2例患者均给予吡喹酮口服治疗好转出院。

临床转归

例1患者给予吡喹酮120 mg/kg,6 d疗法,症状好转出院。例2患者给予吡喹酮60 mg/kg,3 d疗法,症状好转出院。

适合阅读人群

感染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1岁,主因"麻木无力伴行走不稳2个月"入院。既往于2016年6月29日行全麻下胸6-8右侧椎旁占位切除术,病理考虑"副神经节细胞瘤"。本次入院前外院胸部CT及MR提示T6-8椎体、右侧附件及右侧6-8后肋占位伴椎旁及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形成。症状体征入院时心率94次/min,血压172/115mmHg,双下肢无力及胸6平面以下感觉异常,伴行走不稳,背部叩痛,躯干双侧第六肋间以远、会阴区和双下肢感觉麻木;双侧下肢关键肌肉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跟腱反射活跃,双踝阵挛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1岁,因"左髋、腰骶疼痛7个月"就诊。2016年曾接受右乳腺癌术后放疗和化疗史。2019年11月发现左骶骨软组织包块伴骨质破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抗浆细胞治疗3程后达完全缓解(CR)。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前诊断左侧肺癌局部切除,2021年2月新发胸椎转移性腺癌,2021年4月左侧乳腺癌复发。症状体征左髋伴腰骶部疼痛并逐渐加重,左髋部及骶骨压痛。诊断方法行左骶骨肿物穿刺活检,诊断为浆细胞瘤。血、尿M蛋白为κ( )。左肺不规则空洞型病变行局部切除诊断肺腺癌,基因检测
病史摘要老年女性,主因"咳嗽、咳痰3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饲养鸽子6年。症状体征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均等,语颤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余查体未见异常。诊断方法完善相关化验检查,隐球菌相关化验,阴性,经皮肺穿刺活检示(右肺)肺组织呈慢性肉芽肿性炎,其内查见隐球菌。特殊染色:PAS( )。真菌免疫荧光染色示:阳性( )。治疗方法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临床转归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示肺病病灶较前明显吸收。适合阅读人群:呼吸科;影像科;肿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5岁,主诉"左膝关节置换术后5年,假体取术后3个月"入院。症状体征患者5年前因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于我院行"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左膝出现反复疼痛,并逐渐出现左膝红肿、压痛、皮温升高,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3个月前来门诊就诊,考虑左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3个月前于我院行"左膝关节假体取出,关节清创,抗生素占位器置入术",手术顺利,术后使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左膝疼痛较前明显缓解。查体见跛行步态,行走需拄拐。左膝表面可见一纵行手术瘢痕。左膝红肿,皮肤无
病史摘要6岁男孩,左肘外伤致肿痛并屈曲受限,伤后7d至外院诊治,完善了X片及MRI检查,初诊医生未发现明显骨折征象,未进行特殊治疗。伤后7周,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至我院诊治。既往史:3年前因左肘部外伤导致左肘内翻畸形。症状体征左肘内翻畸形,有部分肿胀及前内侧压痛,肘关节活动度为伸直0°-屈曲45°,无血管神经损伤。诊断方法X片提示了肱骨远端皮质不连续,MRI清晰地显示了肱骨滑车冠状剪切性骨软骨骨折,但上述征象被初诊医师忽略了,造成了漏诊。治疗方法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可见肱骨滑车骨折块主要是不显影的软骨
病史摘要患者女,6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满感,近期加重来院就诊;症状体征:患者自觉腹胀,腹部查体未见明确异常。诊断方法盆腔彩超提示盆腔囊实性包块(13.2x10.3x11.7cm),术后病理诊断为中肾样腺癌。治疗方法行手术切除。临床转归术后随访19个月,未出现复发。适合阅读人群妇科;病理科医师
病史摘要患儿,女,4岁6月龄,于2020年9月15日因"发现双侧乳房增大2个月"就诊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既往2019年10月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就诊,诊断"多发内生软骨瘤、右膝外翻畸形"。症状体征患儿以多发骨骼畸形、双侧乳房增大伴色素沉着、外阴分泌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性激素提示雌二醇及催乳素升高,四肢X线片提示多发内生软骨瘤,盆腔超声及腹部CT提示右侧卵巢肿物。卵巢肿物组织样本病理提示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及内生软骨瘤组织样本中均存在IDH1基因突变,c
病史摘要42岁女性患者,因"无诱因月经紊乱1年余"就诊。症状体征平素月经规律,于2017年出现月经紊乱伴腰部不适。诊断方法彩超示:子宫后方高回声团块。腹部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盆腔MRI示:子宫直肠间隙、子宫右侧团块状、结节状混杂信号。治疗方法行"盆腔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盆腔)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能源于卵巢肿瘤浸润转移;术后甲状腺彩超: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辅助治疗后病理示:双侧甲状腺组织,未见肿瘤。患者拟行131I治疗,TG:33670.00ng/ml(
病史摘要患者,男,67岁,主因"发热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至38.5℃,伴畏寒、寒战,伴咳嗽咳黄绿痰。查胸部CT见双肺下叶间质性病变,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提示WBC4.82×109/L,CRP128.77mg/L。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未见明显异常,查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抗酸杆菌阴性。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以"发热待查"收入院。症状体征体温38.9℃,脉搏101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4/78mmHg,SPO294%(未吸氧)。神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3岁,主因“右下肢皮肤溃疡半年,加重2周”入院。入院半年前右下肢出现皮肤溃疡,外院诊断为慢性感染性创面,予包扎换药,疗效不佳,后创面扩大,疼痛加重。既往连续性肢端皮炎病史30余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症状体征右足、右小腿广泛皮肤溃疡,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恶臭,触之易出血,疼痛明显。正常皮肤干燥粗糙,可见角化过度、鳞屑、色素沉着。各指骨、趾骨可见不同程度溶解,双手严重毁损,四肢肌肉萎缩。全身可触及多处淋巴结肿大。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示WBC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