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其患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干性A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往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关注干性AMD发病的分子机制,然而,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困扰。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干性AMD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但是不同的动物模型有其优缺点,病变发生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在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对相关研究至关重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中建立的各种干性AMD动物模型的特点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