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衰老之谜,科学延缓衰老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定为老年期的开始。人的衰老犹如春夏秋冬、花开花谢一样,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虽然做不到永生,但能追求健康长寿。探索长寿的奥秘及途径,是医学界的艰巨使命。人的寿命究竟应当几何?如何做到80岁、90岁时甚至100岁以前不显老,或者做到无病无痛而衰老?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老年基础医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童坦君。童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后师从刘思职院士,1964年生化专业研究生毕业。1978年,作为我国教育部派出的首批访问学者赴美国学习和工作。现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会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的自然寿命约120岁
  
  童院士介绍说: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曾经长期研究后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此被科学界称之为巴丰寿命系数。而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照此计算,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00-175年。另一位学者海弗里克亦证明,人类从胚胎到成年至死亡,其纤维母细胞可进行50次左右的有丝分裂,每次细胞周期约为2.4年;由此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虽然不同学者研究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结论基本一致。目前,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童院士指出,各种动物的平均寿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但是,其最高寿限都相当稳定。鼠类最高寿限约为3年,猴约为28年,犬约为34年,大象约为62年,而人类约为120年。要提高人类的最高寿限可谓困难重重。需要进行基因改造。目前,科学家在果蝇、蠕虫中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方法是通过将某些基因导入或使一些基因突变(改造),以达到延长最高寿限的目的。
  针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人的寿命能否预测?”这一问题,童院士在分析之后做了回答。他说,很多人都希望掌握预测寿命的方法,因此,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和需求,国内外一些不太严谨的书刊上便刊登介绍了所谓的寿命预测法。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将影响健康的一系列因素罗列起来,对健康有利的。根据性质或程度,分别加寿数年;对健康不利的,根据其危害性质或程度,分别减寿若干年。最后,将全部数据加起来得到总和,再与固定的寿命指数或寿命基数相加减,便得出了预测到的寿命年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因在人体不同的发育阶段是怎样控制衰老演变的,目前还不清楚。因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找到大家公认的预测人类寿命的正确方法。
  
  肺最容易衰老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规律?人体主要器官的衰老有次序吗?童院士说,衰老分为生理衰老与病理衰老,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即使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其衰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从出生到16岁前,各组织器官功能增长迅速:16-20岁进入增长平稳期,直到30-35岁;从35岁开始,有的器官及组织的功能便开始减退了,其衰老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快。如果以30岁的人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为100的话,则每增1岁,其功能下降为(休息状态下):神经传导速度下降0.4%,心输出量下降0.8%,肾过滤速率下降1.0%,最大呼吸能力下降1.1%。由此可以看出,肺最容易衰老,其次为肾脏的肾小球。然后是心脏,而神经、脑组织的衰老速度则相对慢一些。各个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线形进行性下降,因此,老年人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般规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衰老速度较快,才40岁出头就两鬓斑白,记忆力减退,自感体力一年不如一年,表现为未老先衰:而有的人则衰老速度相对较慢,七八十岁了依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
  
  环境与遗传影响衰老进程
  
  童院士接着说:环境与遗传因素影响着人的衰老进程。其中,遗传起着关键作用。衰老并非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一连串“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激活和阻滞以及通过各自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特别是线粒体DNA)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么稳定,包括基因在内的遗传控制体系可受内外环境,特别是氧自由基等损伤因素的影响,会加速衰老的进程。
  环境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我国建国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现在北京市市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6岁。我国的长寿之乡,如新疆的和田、江苏的如皋、广西的巴马等,均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说明了环境对延缓人的衰老的重要性。但是,同一个长寿村,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长寿呢?这说明遗传起着关键作用。在普通地区,常常有长寿家族,说明长寿基因可以通过遗传来表达。
  
  女性比男性长寿
  
  据有关资料,人类女性通常比男性更长寿。这是什么道理呢?童院士回答说:女性比男性长寿,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要解释它,还得从衰老的机理说起。目前,比较公认的衰老机理有:氧自由基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以及端区假说等。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除了干细胞外,大多数体细胞端区长度随着年龄增加而缩短,而体外培养的细胞端区长度随传代而缩短:端区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不再分裂,即不能传代,最终衰老直至死亡。端区是指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此结构可防止两条染色体末端的DNA链(又名脱氧核糖核酸,它是蕴含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因互相交联而造成染色体的畸变。研究中发现,相同年龄组的成年男性的端区长度虽然长于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端区长度的缩短速度却比女性要快。这可能就是女性比男性长寿的原因之一。
  
  人类能够延缓衰老吗
  
  童院士指出,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表明,人的心肺功能、骨质疏松情况、肌肉力量、身体的耐久力、胆固醇水平、血压等,通过长年锻炼或参加体力劳动,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只有头发变门与皮肤弹性减退、萎缩变薄这两项指标难以改善。我们在细胞衰老相关基因及信号传递通路的先后研究中发现,抑癌基因p16通过调节Rb蛋白活性。不通过端粒酶,就可影响端粒长度、DNA修复能力与细胞寿命,初步证明了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这一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我们还发现衰老相关基因p21可保护衰老细胞免于凋亡。耶么,哪些基因管理着衰老?怎样管理着衰老的速度?都将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对于老百姓而言,如何做到延缓衰老?童院士说:改善内外环境是惟一可以做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努力遵循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的原则。对于好的环境因素。我们充分利用它:对于不好的环境因素,要了解它、调控它。
  童坦君院士已是“古稀”老人,但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童院士说:我觉得,健康老人最重要的是从容淡泊平常心,手脚勤快多锻炼,千万不要老是坐着不动或躺着。如果能胜任长途步行,则表示心脏功能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不要一看电视就是好几个小时。对于饮食,不要太挑剔,也别忌口。譬如说肥肉,平时我也吃上一口,但总量不要太多。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也可以出彩儿,但不要太累;帮忙带带孙子,其实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编辑 祝 健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宋宁宏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年。  硬汉,已然成了人们对男人坚忍品质的一种高度概括,也让很多男性朋友在遇到男性疾病的时候,更多的选择了硬扛。在10月28日“世界男性健康日”前夕,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江苏省人民医院
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30岁以后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现代口腔医学研究证实:口腔卫生与牙周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附着于牙面上的牙菌斑是粘性较强的细菌薄膜,其中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刺激牙龈发炎、红肿,有明显口臭,如不及时处理控制牙菌斑,牙周组织病变将进一步加重,出现溢脓、松动以致脱落。此外,牙菌斑钙化后形成粗糙而坚硬的牙结石,堆积附着于牙面、牙颈部,这时仅靠刷牙便无法去除。应该到医院由口腔
不久前,辽宁某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七二老人座谈会”。这里的“七”是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是指有20年以上病程的冠心病人。座谈的中心议题是“我是怎样战胜疾病的”。20多位冠心病老人踊跃畅谈,其经验各具特色,给人启迪。笔者总结归纳了一下,列出以下十条,以飨读者。  一、树立必愈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参加座谈的冠心病人几乎都是乐天派。良好而稳定的情绪来自必愈的信心,这一点
最近,人类记忆中最凶猛的“鼠疫”袭击了印度西部的苏拉特市,数十万人惊惶地四散逃亡,而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染病者把瘟疫带向各地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这就是欧洲历史上令人谈虎色变的“黑死病”!在14世纪,它花了两年时间,才从中东的君士坦丁堡蔓延到伦敦;一百年前,它用了5年时间,才从香港散播到美国。如今,若不加以有效的制止和预防,它如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这人类历史上可怖的疾病将如虎添翼,一旦在印
新近问世的安络宁注射液。经大量临床验证,对治疗各种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疗效。尤其对消化系统的食道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肠癌等疗效显著;对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癌,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肿瘤亦有较好疗效,深受广大肿瘤病人的信赖。  本品的主要特点:①该药选用有较高抗癌作用的名贵中药材,经合理配方、科学加工,精制成纯中药针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②对大多数肿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部分癌块能显著
著名表演艺术家——黄素影,1919年1月出生,以92岁的高龄成为目前中国演艺界最年长的演员。2003年,84岁的她凭借在电影《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年长的影后。  黄素影18岁走上演艺道路。七十多年来,她出演了许多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从电影《早春二月》、《小兵张嘎》、《手机》、《卧虎藏龙》、《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到电视剧
清脆鲜嫩、富含营养、抗病健身的西洋菜正悄悄走入人们的餐桌。为便于读者制作,特介绍数款,愿您照谱操刀,一试身手。    西芹牛柳粒    原料:西洋芹200克,胡萝卜50克,嫩牛肉250克,苏打粉5克,蚝油20克,绍酒、精盐、酱油、白糖、蛋清、生粉、味精适量。  制法:西芹、胡萝卜分别洗净切丁;牛肉切成细粒小丁,用苏打粉及少许精盐、味精、蛋清、生粉上浆,置冰箱半小时。西芹、胡萝卜丁入鸡汤,加盐、味精
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他又是一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长者。他就是山东威海市疗养院的退休干部、原民革威海市委主委、现任民革威海市委名誉主委张毅林。张老在生活中有这样一段三句半: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看报忙文章,养生保健一个字,忙。这就是张老的快乐经。    济世为民 一生行医    张老1920年出生在山东蓬莱市的一个中医世家,祖上四世行医,自己也从1935年开始学医。家中父子三人都以行医为生,抗日战争时
外公年龄80,他的头发雪白,身体肥胖,曾经的俊眼美目,现在却有些浑浊。  外公外婆每天清晨,互相搀扶,去小区公园散步。那天雨后路滑,外公不幸摔倒在地,90千克重的体重让瘦小的外婆束手无策。幸好有邻居路过,把外公慢慢扶起。好心的邻居还帮着外婆,把一瘸一拐的外公,护送回家。从此,外婆不敢再带外公外出散步,整天闷在家里的外公因此烦躁不堪。  得知这些,我对妈说,不必焦急,我有办法。于是在周末,我独自上街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教学一直强调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囿于时间和教学进度等原因,并没有将深度学习完全落到实处。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文章以《认识计算机》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深度学习;理性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