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人类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践行环保行动,保护环境也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本文主要是从三方面分析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34
  “保护地球”这个口号已经响彻全球,人类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这些还不够,需要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地球的行动奠定基础,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水平决定着未来的环境保护程度。因此,要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能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今后能够践行保护环境的理念。初中科学课程就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良好途径,因此,教师要在初中科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这对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非常重要。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浙教版的初中《科学》,其核心主题就是人与环境以及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水在哪里》《水的利用和保护》《空气污染和保护》《保护土壤》和《生物与环境》等章节都是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还有其他章节其实也能体现环境教育思想,如酸碱盐和有毒易燃易爆物的提取以及炼铁炼钢电解等化学过程,都可以进行环保教育。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时候,要向学生普及一些环境科学知识,譬如环境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物的组成部分和污染处理法等等,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环境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讲解空气污染和保护措施时,教师可以举一些典型的污染事件,比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最终导致四百多人死亡。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比如田建国非法炼铅污染案,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最终的判处结果,让学生知道污染环境的严重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尽力挖掘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让学生明白污染源的危害,并且知道一些有效的处理污染的方法。通过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让学生逐步培养环保意识。
  二、结合科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科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科目,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对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能产生更深的认识。在做实验的时候也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物质,因此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渗透环保教育。首先应减少药品用量,这样就可以减少废弃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酸的性质》这个实验中,师生在使用硫酸和盐酸时都是装满半个试管,其实这样是很浪费的,还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使用后的废弃物又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因此,教师可以改成微型实验,先将各种酸稀释后放在小试管中,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酸的颜色、状态和指示剂反应,这样不但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还可以减少废弃物和废液的产生,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能得到增强;其次是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乱倒废渣和废液。比如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锌粒和石灰石都可以经过洗涤后再回收利用,至于实验中产生的酸液和碱液应倒入规定的桶里,再进行后续处理;最后是选择污染较小的反应物,放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实验。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反应物,比如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就会产生氯气,氯气就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合实际以后可以找到产生氯气的原因,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比如改用氧化铜,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这样就可以减少实验中产生的氯气,对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应减少。
  三、结合课外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联系实践体验生活,亲眼见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就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逐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可以开展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调查家里附近的森林、水资源和垃圾的处理情况,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然后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经过讨论制定出防治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让他们能够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大家共同努力营造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开展专题讲座,将环保知识写入教学计划,让教师或者环保人员作专题报告,如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和循环再生等专题,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再次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工矿企业,观察相关单位使用的污染处理措施,比较不同的污染处理措施有何差异,丰富学生的环保实践知识。最后是通过动手实验进行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一些环保问题,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要从教育阶段抓起,在每一门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这样环保意识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树立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只有我们人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才能让人类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 朱 钧.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
  [2] 章 静.渗透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化学——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3(1).
  [3] 徐双双.浅析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識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3(5).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一中学 32580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现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在这一阶段被重视起来。教师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推理、操作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 要】 国内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一样,同属语言教学。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它们既有迥异的地方,也有很多共同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摸索出它们的规律,以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本文中,我着重从词汇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对比阐述了国内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和技巧。不论是汉语教学还是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学习都非常必要。教师要从学生需要和教学实际出发,兼采各家之长,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研究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抽象概括,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是构成物理规律、形成物理理论的基本单元,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逻辑角度看,在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包括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概念的发展,以及物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程序和物理概念教学的逻辑要求 .而在物理概念的发展阶段中,变式的训练对形成具体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变式是指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
2月15日晴  如风一般的少年  奋力奔跑着  一路山高水长  满身尘嚣  哪怕筋疲力竭  脚步未曾停歇  那是自由的方向  那是如风的少年  如火一般的少年  縱情燃烧着  任凭烈火灼烧  炽火焚炼  即便磨难噬心  热血未曾冷却  那是璀璨的光芒  那是如火的少年  如歌一般的少年’  轻声吟唱着  阅尽世间风浪  人心冷暖   纵使时间更迭  初心未曾改变  那是灵魂的低吟  那是如歌的少年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形式,无论是形成概念、掌握命题,还是训练技能,都必须通过解题活动来实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以及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探索意识、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够迁移到其他的场合进行解决问题,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初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孩子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呢? 在孩子告别网瘾的路上,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rn孩子迷恋网络,很多时候源于父母的影响作用. 一些父母本身就是网络控,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不停地刷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多种多样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生活的技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掘自身的潜能。本文结合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读,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
【摘 要】 近年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优势、作用及如何使多媒体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 兴趣 形象 有趣 效率 吸引力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新颖传神,鲜活生动,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能适时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它会在教学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多媒体辅助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高质量课堂.  纵观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很多同学对物理存在恐惧心理,物理成绩差,对物理不感兴趣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够,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实施题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