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身父母心血管差 美国心脏协会虚拟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健全家庭相比,单身父母心血管健康状况更差,尤其是单身母亲心血管健康状况更糟糕。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参加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2180名参试者健康数据展开分析。这些年龄至少25岁且已为人父母的参试者中包括462名单身父母。研究人员评估参试者血压、体重指数(BMI)、饮食、吸烟、身体活动水平等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根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身父母心血管差
美国心脏协会虚拟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健全家庭相比,单身父母心血管健康状况更差,尤其是单身母亲心血管健康状况更糟糕。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参加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2180名参试者健康数据展开分析。这些年龄至少25岁且已为人父母的参试者中包括462名单身父母。研究人员评估参试者血压、体重指数(BMI)、饮食、吸烟、身体活动水平等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根据0~14分的评分标准,将心血管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差(0~4分)、中等(5~9分)和理想(10~14分)。研究人员在调整年龄、性别、种族、现有医疗条件等因素后发现,单身父母心血管出现健康问题的几率是双亲父母的1.31倍。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与单亲家庭更易出现身体活动量不足、高血压及吸烟等生活习惯和健康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2016年一项国际研究曾发现,单身母亲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更大。瑞典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单身母亲早亡风险更高。加拿大一项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也发现,单身父亲死亡风险比双亲家庭父亲高两倍。新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构成是影响心血管健康指标的一大社会因素,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每天走8000步,预防糖尿病
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近日,日本《朝日新闻》根据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发表文章表示,走路不仅有利身心健康,还能提高免疫力。
研究人员从2000年开始对5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持续20年的健康调查,让他们佩戴身体活动仪,以定期采集健康数据。结果发现,要想预防抑郁症,每天应步行4000步;想预防心脏病、脑卒中,每天要走5000步;预防骨质疏松,每天要走7000步;预防糖尿病,每天要走8000步。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一天的平均步數和步速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说:“一天走8000步、快走20分钟是最理想的运动状态。虽然疾病会受到遗传和外部因素影响,但9成高血压和糖尿病可通过这种走路锻炼方式得到控制。”此外,研究人员还表示,尽量不要早上进行走路锻炼,最好选择傍晚。因为下午4~6点是体温上升到最高的时段,肌肉和血液流动能得到有效刺激。早上走路易扰乱自主神经,进而引发心血管病和脑卒中。
疫情影响,很多人的运动空间受到限制,走路这种不需要器械、简便易行的运动更应成为大家的运动“重头戏”。但要注意,尽量少到人群密集处运动、步行,如果戴着口罩步行时出现憋闷、心跳加快等问题,可到没有人的地方摘掉口罩深呼吸,以缓解不适症状。
中国人对苦味敏感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进行的两项研究发现,丹麦人在辨别苦味方面不如中国人,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苦味更敏感,相比较而言,丹麦人更能“吃苦”。这种现象与丹麦人和中国人舌头表面的解剖差异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152名测试对象舌头上的“菌状”舌乳头的数量,其中75名是丹麦人,另外77名是中国人。参与者的年龄在18~55岁之间,是身体健康的非吸烟者,女性占71%。
“菌状”舌乳头位于舌尖,它含有大部分味蕾,在食物和味觉体验中起核心作用。要想理解舌乳头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食物偏好中的意义,需要更多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大小和数量。受试者对苦味的敏感性是通过他们品尝苦味物质丙硫氧嘧啶来检测的,该物质被认为是味觉差异的遗传标记物。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受试者通常比丹麦受试者有更多舌乳头,这一结果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对苦味更敏感。此外,丹麦人和中国人对食物质地也有不同偏好。研究发现,77%的中国人属于“平滑吮吸型”,更喜欢质地柔软的食物,用舌头和上颚挤压食物。73%的丹麦人则是“大快朵颐咀嚼型”,更偏好咀嚼食物。在丹麦,黑麦面包、生胡萝卜等食物更受青睐。
发表在《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和《食品质量与偏好》上的这两项研究成果认为,了解味觉差异对开发食品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足浴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有云:“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其实,足浴不仅有助睡眠,中药药浴对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足、高血压、术后肠功能恢复更是大有裨益。 缓解疲劳 足部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末梢,足浴热疗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刺激足部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手段。 方法:熟地、党参、桂枝、苍术、川芎、丹参及甘草各50克,煎煮冷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代谢性疾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除控制能量摄入和平衡膳食,合理的食物选择亦十分重要。 谷类食物是中国人的主食,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自古以来,粥一直是我国居民喜爱的主食形式之一,《周书》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表明中国人民食粥的历史十分久远。我国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爱喝粥,且通常习惯与馒头干稀搭配着食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否食粥是困惑他们乃至医务人员的问题之
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心外科,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王永武教授。由于事先约好,王教授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与记者聊起了有关肺结节的话题。王教授很忙,记者简单寒暄之后,将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抛向了王教授—— 1.什么是肺结节? 王教授:医学上把很多肺内不正常的东西叫做肿块或结节。肿块一般块头大,直径超过3厘米;结节则比较小,指3厘米以下的新生物,其中1厘米以下的结节也可以叫小结节。影像学上,肺结节呈类圆
每年进入深秋初冬季后,我的皮肤就开始干燥、脱屑、瘙痒,让人坐立不安,入睡困难,心情烦躁,该如何是好? 湖南 郑先生 鄭先生: 皮肤干燥、脱白色皮屑、瘙痒难耐,是冬季瘙痒症的典型表现,尤其在洗完澡后及进入温暖的被窝后,瘙痒就开始了,开始没有任何皮疹,反复搔抓后可出现丘疹、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皮肤皮脂减少及水分丢失可能是其主要的原因。而造成皮脂缺乏的因素很多,有皮肤自然干燥伴明显皮脂缺乏、年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刷牙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和心衰的风险。 研究人员从“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系统”中选取了16.1万名40~79岁的参试者,他们没有房颤或心力衰竭的病史。在10.5年的中位随访期内,有4911人(3.0%)患上了房颤,7971人(4.9%)患上了心力衰竭。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刷牙3次或以上的人患房颤的风险降低10%,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12%。 研究人员表示,口腔卫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让中国观众们认识了瑞士研发的一种抗癌药物“格列宁”(现实的名字叫做格列卫,一字之差)。在影片中,这种药物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救命良药,然而,它近4万元1瓶的价格却让想要活命的患者花费不菲,几乎个个吃得倾家荡产。 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以我们庞大的人口和患者基数,对于进口药物其实本该有更强的议价权才是。那么,为什么进口药在我国却走到了如今天价的地步?中国人用“天价药
熬夜会导致肝癌?隔空充电有辐射危险?左侧卧睡觉会压到心脏?其实,这些都是假的。 “熬夜会导致肝癌”的说法没有依据。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肝癌的全部病因。肝癌的风险因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酗酒、肝硬化、黄曲霉毒素、基因突变等。发病需具有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熬夜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癌症。 隔空充电有辐射危险?其实,无线充电技术按照技术原理可以分为3大类,即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无论哪种方法的隔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也随之充盈。本着“人与天地相应”的宗旨,在饮食上应该顺应气候,因时食养。 春天气温开始上升,可进食一些有助于阳气升发的食物。以五味而言,辛甘发散为阳,葱、姜、蒜、韭菜、香菜等辛味食物有助阳升发、温中散寒的作用。只是春为少阳之时,只宜助阳,不可过食大温大热之品,如羊肉、花椒、辣椒等,否则易生热助火,导致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症状。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春日宜省
“闪腰”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医学上称为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多发生于老年人、高强度的劳动者、久坐的办公族等。“闪腰”是身体的一种警报,提醒大家该注意腰椎的健康了。 “闪腰”最常见于腰椎自身有慢性劳损的病人,突然某种姿势诱发了腰椎的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该病的本质是腰椎的退变,包括椎间盘、韧带、小关节、滑膜和肌肉的问题,外因只是诱发而已。 不同年齡阶段,“闪腰”的本质可能不
近日,“重庆人都不胖的原因”这一话题霸榜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还在话题下发出终极谜题称,重庆作为“美食之都””,为啥胖子相对较少? 目前,该话题已吸引3.8亿网友围观,讨论数超过4万条。连日来,笔者通过线上搜集、线下走访,整理出了多个答案。 原因1:爬坡上坎 据了解,该话题最初源于一则《重庆人都不胖的原因找到了》的视频,视频展现了重庆爬坡上坎的地貌特征,许多重庆人和外地游客纷纷留言称,太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