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并发性白内障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32岁,因双眼近视16年于2006年3月24日到本院行屈光不正矫正术.术前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文献
铊为高毒性重金属,发生急性中毒者极为罕见,但致残、致死率较高,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极为重要.铊中毒的典型临床特征为胃肠炎、多发性神经病及脱发三联症.大剂量铊中毒后,约有1/4的患者出现视力损害;多次小剂量铊中毒者,几乎都会出现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心视野缺损。
期刊
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将于2009年5月底在武汉举办眼眶肿瘤和眼内肿瘤现代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为期5天。授课内容:眼科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眼眶病和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正确分析眼部CT、超声和MRI图片;眼眶肿瘤、眼内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最新进展;眼眶骨折诊断和治疗;与眼眶病相关的眼部整形手术;眼眶肿瘤病理诊断;
眼底黄色斑点症与Stargardt病同属一类疾病.前者以眼底黄色斑点为主伴黄斑变性;后者为青少年期的黄斑变性伴眼底黄色斑点或后发的黄色斑点,是临床常见的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1]。
期刊
期刊
许多角膜疾病均合并有角膜新生血管增殖(corneal neovasculaxization,CNV),CNV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1],是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2-3]及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4]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棘阿米巴原虫,虽然其发病率仅占感染性角膜炎的1%,但预后不佳,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期刊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及其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验研究.原代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以不同浓度(0、15、10、25、50 ug/L)EGF作用72 h、以10ug/L EGF作用不同时间(0、2、4、6、8、10 d)后,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水溶性四氮唑(WST-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
白内障术后真菌性眼内炎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差,尤其镰刀菌性眼内炎既往没有特效药物,患者几乎均需摘除眼球.本院2007年遇到1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镰刀菌性眼内炎,经伏立康唑治疗后好转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性,55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0 d,于2006年8月2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左眼视力0.6.眼压(Canon TXF-非接触眼压计):右眼:12.2 mm Hg(1mm Hg=0.133 kPa),左眼:10 mm Hg.双眼前段正常.散瞳检查眼底。
期刊
目的 了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方法 回顺性系列病例研究.将PACG分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急性发作期、慢性期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慢性期和晚期,分别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APACG与CPACG的眼压控制情况.采用SPSS 12.0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