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设情境的原则
第一,生动性原则。用生动形象的情景设置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信息,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实践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的知识或者历史故事,这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三,悬念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悬念性的历史教学情境会很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到历史知识中去,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历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效果差
大部分教师运用了灌输式教学方式,即使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十分有趣生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也很难激发起主动参与,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只能为了成绩勉强强迫自己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样,教学效果肯定非常低,学生历史成绩也难言好在那里。
2.教学情境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由于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的创新能力较高,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缺乏新意,造成老师创设的情境大同小异,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失去新鲜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好奇心的调动,就无从谈起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
3.教学情境标新立异,却不具有实用性
相反,有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为了创新,不切实际,不考虑实用性,这种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但是,它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无法体会教师的教学新意,学生无法融入到教学中去,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乏味,对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中,利用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生一知半解,又特别渴望深入了解具体一点的历史故事、典故,这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如,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巴黎“和平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日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也是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时候教师便可询问学生,这消息如果传到国内,中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认为,发生“五四运动”是必然的事。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和掌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例如,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这部分内容时,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教师可以将人物的先进事例进行进一步的宣扬,用这些真实人物的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讓学生了解先进人物的事例,通过听故事,在课堂中利用故事、使用故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故事比一般的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生活是学生的重要部分,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知识,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创设情景,学生会觉得很亲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如,在教学“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描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生活状况,再与自己的生活状况对比。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珍惜现在、发奋图强,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不难发现,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更容易触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教学,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习,探讨,更好的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的高效互动。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效果显著。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当教学开始时,教师很注重情境创设,以为一开始能吸引学生就完成任务了,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都要进行情景教学,因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要全神贯注地上课。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教学激情的催化剂,它能令整个教学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情景的创设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掌握其中的奥秘。
第一,生动性原则。用生动形象的情景设置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信息,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实践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的知识或者历史故事,这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三,悬念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悬念性的历史教学情境会很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到历史知识中去,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历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效果差
大部分教师运用了灌输式教学方式,即使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十分有趣生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也很难激发起主动参与,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只能为了成绩勉强强迫自己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样,教学效果肯定非常低,学生历史成绩也难言好在那里。
2.教学情境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由于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的创新能力较高,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缺乏新意,造成老师创设的情境大同小异,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失去新鲜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好奇心的调动,就无从谈起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
3.教学情境标新立异,却不具有实用性
相反,有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为了创新,不切实际,不考虑实用性,这种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但是,它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无法体会教师的教学新意,学生无法融入到教学中去,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乏味,对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中,利用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生一知半解,又特别渴望深入了解具体一点的历史故事、典故,这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如,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巴黎“和平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日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也是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时候教师便可询问学生,这消息如果传到国内,中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认为,发生“五四运动”是必然的事。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和掌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例如,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这部分内容时,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教师可以将人物的先进事例进行进一步的宣扬,用这些真实人物的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讓学生了解先进人物的事例,通过听故事,在课堂中利用故事、使用故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故事比一般的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生活是学生的重要部分,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知识,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创设情景,学生会觉得很亲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如,在教学“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描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生活状况,再与自己的生活状况对比。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珍惜现在、发奋图强,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不难发现,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更容易触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教学,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习,探讨,更好的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的高效互动。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效果显著。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当教学开始时,教师很注重情境创设,以为一开始能吸引学生就完成任务了,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都要进行情景教学,因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要全神贯注地上课。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教学激情的催化剂,它能令整个教学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情景的创设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掌握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