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设情境的原则
  第一,生动性原则。用生动形象的情景设置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信息,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实践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的知识或者历史故事,这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三,悬念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悬念性的历史教学情境会很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到历史知识中去,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历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效果差
  大部分教师运用了灌输式教学方式,即使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十分有趣生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也很难激发起主动参与,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只能为了成绩勉强强迫自己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样,教学效果肯定非常低,学生历史成绩也难言好在那里。
  2.教学情境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由于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的创新能力较高,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缺乏新意,造成老师创设的情境大同小异,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失去新鲜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好奇心的调动,就无从谈起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
  3.教学情境标新立异,却不具有实用性
  相反,有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为了创新,不切实际,不考虑实用性,这种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但是,它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无法体会教师的教学新意,学生无法融入到教学中去,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乏味,对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中,利用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生一知半解,又特别渴望深入了解具体一点的历史故事、典故,这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如,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巴黎“和平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日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也是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时候教师便可询问学生,这消息如果传到国内,中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认为,发生“五四运动”是必然的事。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和掌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例如,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这部分内容时,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教师可以将人物的先进事例进行进一步的宣扬,用这些真实人物的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讓学生了解先进人物的事例,通过听故事,在课堂中利用故事、使用故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故事比一般的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进行情境创设
  生活是学生的重要部分,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知识,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来创设情景,学生会觉得很亲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如,在教学“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描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轻时的生活状况,再与自己的生活状况对比。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珍惜现在、发奋图强,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不难发现,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更容易触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教授。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互动教学,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习,探讨,更好的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的高效互动。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效果显著。
  4.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当教学开始时,教师很注重情境创设,以为一开始能吸引学生就完成任务了,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都要进行情景教学,因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要全神贯注地上课。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教学激情的催化剂,它能令整个教学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情景的创设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掌握其中的奥秘。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地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终变成了数学的“后进生”。究其原因,原有的一切以成绩为唯一评价体系是阻碍此类学生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根据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指标,分析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并对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做出新的尝试,探讨在阳光评价体系下的“后进生”转第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阳光评价;后
本报综合报道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尤为如此;教育也在创造着最大的人口红利,对于一个正在复兴的伟大民族而言,尤为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育大厦地基的基础教育,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学校总数达49.85
摘 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德之基。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诚信在消退,诚信让位于欺诈,不良的社会现象侵蚀了纯洁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从小事抓起,抓出诚信教育实效。  关键词:诚信;绽放;品质  俗话说:人无信而不立。自古以来,诚信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评价一个人品质高低的标准。诚信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大力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科技创新素材,从小养成创新的习惯。  综
本报综合报道 广州市教育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全面推进教育系统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一是开创“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市教育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全覆盖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师生健康素养。从2015年开始,市教育局联合广州医科大学开创“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作为主体,教师采用多元策略进行和其互动与授课,改变传统教育中授课模式单一、内容繁杂而不精练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以诵记和缺乏系统知识支撑的零散化的学习方法为主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成长之路上的“比翼双飞”。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采用多元化的方法突破课堂“壁垒”,实
【摘要】本文以沈从文《边城》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为例,探究高中阶段起始年级通过设计阅读任务单和开展阅读活动,落实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读有所得。  【关键词】边城;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设计  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其中一个学习任务群。《课标》中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线描画有着其他绘画形式不可替代的地位。线描是造型训练主要内容。实施有效的线描教学,有助于低年级孩子学会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绘画的技能,从而为他们的美术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线描教学  线是最幼稚造型语言,画线仿佛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技能,从他们第一笔作画开始就是用线条来表现的。同时,线也是最高级的造型语言。点的聚集便成线,而线的构成则成形。如,《道
为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将严厉打击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要求对参与购买、代写学位论文的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已获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要依法予以撤销和注销。  教育部称,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在学风建设、学术诚信养成、学位论文审查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仍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当地网信、市场监
[摘 要]各高校为实现历史数据的收集、加工及标准化,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片数据等资源进行集中收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媒体资源统一管理平台,可以充分满足高校对历史的、现实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再利用的需求,使各类图像、声音、文字等资料能有效地为高校宣传工作服务,有效地为各种数字媒体平台服务,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媒体资源;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