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人物:余秋雨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学者,著名作家。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打出“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代表作品《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被公认为是目前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余秋雨的很多散文貌似记游,实则包含了对人文内涵的深刻思考,给喧嚣浮躁的浮世众生注入了一种静默、安详、理性和深沉的品质。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考语文试卷。
  
  应当说,作为一名大文化散文的写作者,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别有意味,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并且非常注重语句之间的抑扬顿挫、音节上的铿锵悦耳,具有声音美、意象美以及句法美,从简单又简约的普通文字中发掘出他人无可比拟的独到品质,构造他特有的语言品位。可以说,语言运用是余秋雨散文的第一因素。他少有繁冗的词句、多余的赘言,也少有随心所欲的心绪流露。他的语言凝练,简约,并且深思与言情完美结合,其灵性的发挥,心志的醇美,抒情的律动以及结构的绵密,都达到了一种极致,并且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是书写得如此轻松与自如,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做作穷尽之感。
  (李瑞龙《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余秋雨这个名字,和当代的许多热点论争联系在一起。这可以从报刊、网站一波未平又起新浪的批评论战中感受到,也可以从一本又一本的论争文集中阅读到。如果当初他安心做一名史论学者,恐怕只在学术圈中享有知名度,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他将学者的睿智灌注到了一篇又一篇的散文中,进而形成了一个系列,筑成了一种风格。
  (秦晓帆《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创作动机》)
  
  余秋雨的散文以其优美的文笔、浓郁的抒情、丰富的联想、睿智的评点等等吸引着广大读者。他的文化散文,讲古论今,引介知识,描写景物,关注中外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命运,从尘封的历史遗址和人文山水中挖掘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的精神内蕴。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会不自觉地惊叹余秋雨敏锐的洞察力,感慨自己何以不是那“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会不由自主地被余秋雨文中的激情与叹息所裹卷,却不能“吞吐千年”。
  (王汉英《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质》)
  (江苏东台 周俊根 辑)
其他文献
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两大学术流派之一,共同构成了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复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王阳明更是集思想与事功于一身,被视为真“三不朽”之人,与儒家创派祖师孔子并称“两个半人”之一。再不济,也有孔(孔丘)孟(孟轲)朱(朱熹)王(王阳明)“四圣人”之誉。可是,无论后世给予王阳明或阳明心学的评价有多高,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却是:阳明心学从来没有成为官方学说!何以如此?一、不可逾越的
审题不跨“门槛”,思路偏离轨道,是中考作文的又一误区。中考作文设题降低“门槛”是发展趋势,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门槛”,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方面常见的失误是:  1.误解概念。例如“风景线”理应指美好、高雅、感人的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但有位考生竟然把唐家山堰塞湖航拍图当作“一道风景线”细加描画,把危及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凶险事物当作“风景线”,实在是匪夷所思。  2.忽略限制。明明是“一道
《庄子·大宗师》上篇第七章有这样二段文字:“夫道,有情有信,无象无形。可受而不可传,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泰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
湮没无闻的名子之父、名父之子  方孔炤是谁?今天的读书人可能对他都相当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儿子、那个风流潇洒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人们或许会恍然大悟。  被侯外庐誉为“十七世纪罕见的百科全书派大学者”方以智,因为其明代遗民身份和曾经组织过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执逮而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其著作多被焚毁,从此湮没无闻了数百年。但近代以来,随着梁启超、庞朴、张永堂、蒋国保等著名学者的关注,特别
韩少功,当代知名作家。1953年出生于湖南,初中毕业后下乡,在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至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迁居海南,历任《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  代表作品有《文学的根》(文论)、《爸爸爸》(中篇小说)、《马桥词典》等,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在国内的文化寻根思潮中挑起大旗,被视
《痖弦回忆录》是一部联通海峡两岸风云记忆的文化经典。笔者在阅读它时,有幸和众多的台湾诗人及文化名人相遇,其中之一就是传奇诗人周梦蝶。  周梦蝶(1921—2014),河南淅川人,淅川今属南阳。周梦蝶与痖弦是同乡,长痖弦十一岁。周梦蝶原名周起述,“梦蝶”为笔名,源自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诗。庄周梦蝶的典故源出《庄子·齐物论》,庄周梦醒,“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正值六月,自习课上,40个人的读书声被热气烧得软绵无力。最后一排的李雄一边悄悄地喝着可乐,一边贴着墙大发感慨:“唉,这天闷热得要发洪水了!”  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班主任赵老师牵着一个陌生女孩进来了。李雄眯起眼,打量了好一会儿,心里说:“挺秀气的,就是穿的衣服傻里傻气的,像跟谁借的一样。”  赵老师拍了拍女孩的肩,让她坐在李雄右侧的位置上,然后示意大家停止读书,说:“这是沈敏同学,是从……”赵老师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一只老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雌雄,被狮子断然拒绝了。   “怎么,”老鼠说,“你害怕了?”   “非常害怕。”狮子回答,“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会被所有的动物耻笑竟和老鼠打架。”  是的,和老鼠较量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你赢的永远只是鼠辈。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臭棋手下棋会很轻松,也很容易获胜,但不仅永远长不了棋艺,而且这种棋下多了,棋艺
在当代社会,评判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最理想的是既有扎實的学历,又有超强的能力。可是,现实往往难以两全。在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中,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等闪光学历的人们逐渐增多,而工作实践中的能力,却不一定相对乐观。因为在校学习,只是悠悠岁月中的一个阶段,而后天的潜心苦读和倾力拼搏更为重要。所以,客观正确地评判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应该是不唯学历,尤其看重能力。  在我国星汉灿烂的知识分子群体中.不少
茨威格是享誉世界的奥地利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文学经典,是迄今为止国内翻译的德语文学作品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仅次于歌德。  写于1939—1940年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一部以作者本人为中心的回忆录,也是茨威格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完整的散文作品,它以悲观的基调讲述了从一战前到二战期间整整一代欧洲人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