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于课堂 创新出高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兼人文性的科目,学好语文对学生终生发展起着极有利的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语文天地中尽情遨游,就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奋斗目标。然而,当下学生学习任务重,信息量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精力极为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将目光投向“创新”,以“新”增效。
  在教学中,我尝试各种方法使课堂教学“风景独好”,究竟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创新教学呢?对此,我有如下想法。
  一、整体把握教材,个别对待学生
  一节一节的语文课看似相对独立,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课本的安排具有单元系统性,有其单元目标,整个初中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文本前,整体把握学期、单元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宏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创新教学。比如:名著推荐阅读,初中阶段有六篇推荐篇目,若不统筹安排,靠几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学生则绝对不能完全掌握。所以制订学期计划时,我筹划将阅读名著贯穿整个学期中,并定期利用课前五分钟请学生讲解故事,这一举措目的在于:一是督促学生阅读名著;二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三是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时,如何设置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手段和运用何种语言方式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个性出发,有的放矢,“启发”之中实施创新思想,使学生学有所得。总之,实施教学时要做到“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二、力求自出心裁,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明确每一课时的目标、教学重难点,每个环节都力求自出心裁,使学生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从一节课的导入开始实施创新,有些老师喜欢很简洁的直接导入,倒也省事、省时,但我总觉得一开始“吊人胃口”式的导入似乎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起来势必事半功倍。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在教学时这样导入:静悄悄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周围一切都笼着一层轻纱,如梦如幻。面对如此美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描绘月光的古代文人墨客。古有一人:他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将苏轼的有关诗句串联起来,描述他的概况,同时点出文章的写作背景,信息量大,在揣摩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大增,比一比、赛一赛,谁最先知道是谁,谁最博学。在对照信息的过程中,学习效率极高,在积累信息的同时,答案的得出毫无疑问地让学生自信满满,带着这样积极的心态,学习文章显然是高效的。
  另外,课堂提问如果过于直白,便索然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限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中追求课堂提问的无痕化,换“直问”为“曲问”、“活问”,于无形中,在和学生交谈、质疑、辩论中,一步步引申问题、解决问题。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这样的“巧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欣起了课堂的高潮。可见课堂上的发问是富有艺术性的。再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提问学生:你有理解词意和句意的困难吗?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想学的知识。学生很有可能提到“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一诗句。对于“沉塘坳”一词,引发学生对“沉”字的词性的探讨,在同学们的各方争论之下,越辩越明,最终认为形容词比较妥帖,它与“长林梢”中“长”对应,另外如果作为动词,解释为“飘转”,那它“飘转”在浅水塘里也不现实。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攻破了一个理解上的难点,而且调动了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现实意义。例如:教学《马说》时,学生认识到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教师提问:“那么,当今社会应该持怎样的人才观?”学生很自然地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有的认为:要有伯乐的发现;有的认为靠自己把握,甚至要毛遂自荐;还有的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这样唯才是用的社会,有才必有用武之地。
  因此,要在一节语文课上有所创新,就要在各个环节中用心设置问题,做到凡问必有所获,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接受得乐。
  三、语言妙趣横生,吸引学生注意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需的,首先语文教师本身的语言要生动、幽默、具有启发性。试想在一节语文课上,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连珠,学生就必定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启迪了学生思路,增强了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他们的注意力伴随着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而生,又维持这些活动继续进行。课堂上为了引起学生重视,一些教师会语气平平地说“注意……”之类的言语,有的甚至呵斥、挖苦,然而效果平平。其实这时我们应用艺术的、灵动的和智慧的语言,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如教学《绿》时,讲到梅雨潭的美时,我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引发学生说说对梅雨潭的印象。事实证明,教师丰富的语言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幽默、含蓄的语言有助于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平时授课中我力求语言幽默风趣。教学有关《四季——春天》系列作文时,我让学生描述春天,有一学生说到春天百花盛开,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子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满山遍野的野菊花。我笑着纠正:“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你培育出的春天开放的野菊花。”一言既出,全场欢笑雀跃起来,后来的课堂一直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教师的风趣幽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整体把握教材、个别对待学生是创新教学的前提,自出心裁、恰当设计问题是关键,妙趣横生的语言是风向标,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启发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是实现使学生由“牵着走”转变为“看着走”,最终能“自己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可分为四个阶段:以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学;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学;以学案为媒介引导,使学生会学;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坚持学.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想学 能学 会学 坚持学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的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终身发展
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轨道上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个模型,这一模型通常考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能量守恒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既是教师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解决物体沿圆轨道内侧和外侧运动何处脱离轨道这类问题更是困惑师生的一个难点。近日看到宿迁市2010年高三年级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中一道计算题,后来多所学校的各种考试还选用了这道题,并沿用原题的解答,但
摘 要: 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本文尝试以CBI教学理念为导向,以《文化标准理论》为依据,对基础德语课程教材《当代大学德语》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CBI理念下的教学,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CBI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标准理论 《当代大学德语》教材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外语研究聚焦于内容教学法即CBI教学理念。探索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的
摘 要: 胡金铨是港台最著名的新派武侠片导演之一,代表作品主要有《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等。尽管他一生拍摄的影片不多,但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史特别是港台武侠电影史上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通过对其代表作《侠女》的分析研究,从影片民族本位和美学特征等方面管窥台湾新派武侠电影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 台湾 武侠电影 策略 胡金铨 侠女  一、引言  胡金铨(1931—1997年),港台①最著名的新派
心理学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呈现出独立性与叛逆性增强的特征。他们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自我疏导能力不强,容易形成消极情感,这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影响。体育教学是一门体力消耗较大的学科,一旦出现消极情感就极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消极情感的表现、成因及突破路径进行
摘 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不仅企业需要工匠精神,思想政治老师亦要有匠心。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复习效率 《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考政治内容涵盖四个模块的内容,学生的复习压力大,教师的复习备考任务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
“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特别重视小学教师的作用,认为:“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
摘 要: 多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在运用的时候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对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音乐教学 教学运用  当前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教育行业,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多媒体教学有特点和优势,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激
摘 要: 小学美术审美正处于启蒙时期,需受到教师的积极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美术观念,树立良好的艺术品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进艺术审美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具体论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高策略,旨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 艺术 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是能让人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熏陶与培养。随着新课程
摘 要: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此时是系统性接触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阶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将分子与物质联系起来,成为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站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的高度,对如何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做出研究。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教学 氧化还原反应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型材料争相出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创新和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