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给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既然数学是好玩的,那么数学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好玩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树立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一、关注生活——让数学内容变得富有魅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笔者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4页“确定位置”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笔者说:“下面,我们一起到电影院去。”然后,用多媒体显示电影院的图片,又问学生:“一般电影院的入口有几扇门?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有两扇门。一个是单号,一个是双号。”
  笔者又说:“有两个小朋友去看电影,你能告诉他们该从哪扇门进去找座位比较方便吗?”
  (用多媒体显示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电影票,男孩是7排16座,女孩是9排1座。)
  学生回答:“男孩应从双号门进,女孩应从单号门进。这样,他们才更容易找到座位。”
  笔者问:“他们进去后又该怎样找座位呢?”
  (用多媒体显示电影院座位排列图。)
  学生1回答:“双号在左边,单号在右边。”
  学生2回答:“我发现,单号的‘1’和双号的‘2’在最中间。”
  笔者问:“你能帮他们找到座位吗? ”
  (选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操作,移动鼠标找位置。)
  最后,笔者说:“你们找得很好!”
  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享受快乐的过程。
  二、创设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6页“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笔者问:“刚才有位同学说,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都相同,你们同意吗?如果我们把它重新对折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我认为它的形状、面积是一样的,把它们叠在一起的话会完全重合。”
  笔者问:“如果我们把这三个图形沿着它原来的方向对折,折痕的两侧是不是完全重合?”
  (学生动手尝试。)
  笔者说:“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轴对称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划线’表示。而这样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又称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快乐练习——让学生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
  练习是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但是单一、重复、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练习失去兴趣。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页“认识分数”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笔者用多媒体显示一张孙悟空的图片,说道:“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的本领很大,可以72变。大家看好了……”电脑里,一个孙悟空突然变成了24个孙悟空。笔者问:“把这些孙悟空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呢?
  学生回答:“1/3。”
  笔者问:“怎么想出1/3这个分数呢?”
  学生回答:“我是横着看的。把这些孙悟空的图片平均分成3份,涂色的是其中1份,所以就用1/3表示。”
  笔者一边在图中补上相应的分割虚线,一边说:“不管总数怎样增加,用分数1/3来表示时,主要看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还有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同学们,请注意,孙悟空又要变了。这时,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比较好呢?”
  (孙悟空的图片再次增加到54张。)
  学生回答:“涂色部分可以用1/6表示。因为可以竖着分,一共是6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
  (教师请一个学生在图中补上相应的分割虚线。)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对分数本质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指的是什么?我想,至少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理想和信念、品格和气质、学习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都是一些融入了躯体、培植在心田上的抹不去的东西。我并不认为爱因斯坦是在给教育下一个教科书式的定义,然而他却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和精粹。  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特别是把关注点引导到应试上,这绝
巴金先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但在写作过程中,只见学生或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或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翻看作文书。这种情况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何学生对作文课如此害怕和厌烦?为何学生写作时不能“我手写我心”?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是造成上述尴尬作文现象的重要原因。作文离
有人说,微笑是一首诗,微笑是一曲歌,微笑是一抹永恒的馨香;也有人说,微笑是失望者的阳光,微笑是期待者的星辰,微笑是跋涉者的绿洲。由此可见,微笑有着神奇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微笑,往往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微笑是促使教学气氛融洽的助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其实,岂止“缀文”“观文”如此,教学也是这样。现代心理学研
一、全国作文题目的特点  综观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其内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贴近社会现实,关注人性美好  如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北京市的《火车巡逻员的故事》,重庆市的《拯救深陷冷库的工人》,全国新课程标准及陕西、海南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修船工的故事》。  2.立足时代发展,重视精神塑造  如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辽宁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人
“霹雳一声震天响,天上掉下个互联网”,网络这东西一问世,就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大、作用强而风靡全球。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使过去上对下、点对面的单向度信息传递变成了点对点的平视交流。并且将宣传变成了传播,又将传播变成了“传通”(传播与沟通)。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和人际关系,而且引发了社会管理乃至警务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春江水暖鸭先知”,网络的神通妙用,首先惠顾警营的锐意
公元970年,南唐后主李煜自感势单力薄,就派使者向宋廷上表,愿去南唐国号,自称“江南国主”。可是,南唐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却极力主战,要和宋朝较个高低。  而在宋太祖赵匡胤看来,林仁肇是南唐的一根得力柱石,不除掉他,要灭南唐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就日夜思考除掉他的办法。  后来,南唐派人出使到宋朝。赵匡胤就利用这个时机施展他的诡计。在这之前,他早已派善画的人为使者,以友好为名到江都访问过林仁肇,从而观
你以为的常常不是你以为的  24岁、快大学毕业的女生黄雨蒙决定去冒险,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个地方景物非常优美,可是这里的夜晚会异常寒冷,野狼等一些野生动物经常出没觅食。这里也被称为“死亡地带”,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野外徒步爱好者想要挑战自我,因此来到可可西里。黄雨蒙只身一人,又没有户外经验,结果进去后失联了。之后青海格尔木警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也动用了蓝天救援队以及其他一些民间救援力量,最终发现
教育和网络游戏两个行业的确存在许多相悖之处。网络游戏会耽误学生的学业,浪费金钱和时间,毁人毁己;而教育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可以启迪人的心智,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心灵。但这两个行业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其受众大部分重合,都是在校学生;它们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两个行业是一种争夺学生影响力的竞争关系。但是在现实的竞争中,教育往往处于下风。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呵欠连天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长期以来,学生和家长都把地理看作一门副科。其实,地理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感觉地理难学,缺乏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才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人在记忆后的48小时内遗忘率可高达72%。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新课程学习后要及时复习,帮助加强记忆。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复习是强化联系、巩固识记的利器,它能加强学生的长期记忆,使学生彻底掌握所学知识。小学英语教学课时少,缺少交际环境,学生遗忘率高,因此及时复习并提高复习效率势在必行。  一、实践出真知,动手间梳理知识  内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