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镣铐舞自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则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因此,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
  近几年的高考,不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考生“立意自定”,但是脱去了命题作文的“镣铐”,有些学生反而不会“跳舞”了,而近年的高考作文往往审题难度不大,所以立意对于作文的成功与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立意类型,可供大家参考:
  一、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我们的作文自然也可以分别从“实”和“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立意。从实立意就是以写具体的人、事、物来立意,从虚则是从抽象的思想情感或者精神体验来入题。
  许多题目都既可以从实立意,又可以从虚立意,诸如:《路》可以写脚下的道路,也可以写成长的历程;《窗》可指房屋的窗户,也可以指对外的开放,《桥》能写山涧的桥梁或感情的沟通;《脚印》可指地上的脚印或人生的足迹;《春风》指吹面不寒的和风或轻言细语的教诲……
  高考作文亦是如此。2005年高考广东作文题“纪念”,就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再如05湖南卷题目“跑的体验”,可以将“跑”理解为跑步或比赛,也可以将“跑”写作竞争;08年的全国卷Ⅰ“抗震救灾”,既可以写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的人和事,也可以写全国人民在这次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精诚团结的民族精神;09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这也是一种……”,则给予了写作者更大的立意空间;09年山东卷高考作文“见证”,可以见证时代的发展,或者社会生活的变迁,自然也可以见证具体的人和事。
  当然,作文从“虚”立意更容易写出深度,有些作文题则更适合以抽象立意,如07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摔倒了”,09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就属于这一类。
  二、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
  所谓肯定立意,就是从歌颂或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赞成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或潮流的正确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
  所谓否定立意,就是从贬抑或鞭挞人、事、景、物的假、丑、恶的角度立意,从否定、批判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或风气的错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比如01年的话题“诚信”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考生们既可以褒扬讲究诚信的行为和人物,也可以批评不讲诚信,既可以肯定讲求诚信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好处,也可以批判不讲诚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08年的全国卷二的“老鹰与海龟”,可以从“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违背自然规律受到惩罚入手成文;包括09年高考海南宁夏卷“诚实善良”,天津卷“我说90后”,亦是如此。
  三、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一些事物、人物会逐渐积淀成比较一致的情感倾向,诸如:枝繁叶茂、百花盛开让人喜悦,树叶飘零、鲜花凋谢惹人愁绪;昙花一现,让人感慨生命短暂,仙人掌耐旱生长,使人感叹生命顽强;乌鸦报丧,喜鹊报喜;鹦鹉人云亦云,狐狸狡猾多疑。再如:提到关羽,便赞其义气,说起孔明,就褒其智谋;曹子建才华横溢,陶渊明脱俗隐逸。同样的,某些观点、看法也逐渐为大家所认同而广泛流传,诸如:开卷有益;名师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忠言逆耳利于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
  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立意。反之,则是逆向立意。
  比如说,人们往往认为班门不要弄斧,由此可以逆向立意,“弄斧必须到班门”;人们往往对名师出高徒,由此也可逆向立意,名师未必出高徒等等。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新。但“反弹”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
  选择这个立意角度,最好是顺向立意,逆向选材,才能推陈出新。如01年四川考区的满分作文《人言诡鬼》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文章一改我们传统的认为宋定伯大胆心细,不畏鬼神的看法,而把宋定伯评价为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物,让人眼前一亮。再如满分作文《既生亮,何生关张》,颠覆了我们传统的对于刘备和诸葛亮亲密无间关系的定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价诸葛亮与刘关张之间的关系,认为关张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远远超过诸葛亮,甚至超过蜀汉基业,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四、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
  人和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情感、态度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着重从发展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纵向立意。
  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着重从联系着眼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横向立意。
  如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既可以以历史为线索,从古到今的历数“感动”,也可以以空间为线索,写遍国土上的“感动”;08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好奇心”,也是如此,可以写历史上好奇心为人类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可以从空间角度,写好奇心对当代学生的作用;09年山东高考题目“见证”,可以见证历史的变迁,当然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发展。
  上述四个立意角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类型之间是可以交叉选择,一篇文章中可以综合采用四种类型中的不同角度。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市磁县一中。
其他文献
作为经济“血液”的提供者,金融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业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自由放任的产业。  “应当像掌握军队一样,掌握金融,建议组建类似‘中央金融委员会’的机构,负责制定国家金融战略,监督金融政策执行部门的工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江涌研究员认为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不能仅由相关专业集团掌握,金融改革与开放的重大政策不能只由金融专业集团酝酿出台,应实现对金融的坚强领导,
近日,农业高科技公司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之妻莫云在美国被逮捕,根据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联邦法院的起诉文件,她涉嫌从玉米田中盗取孟山都、杜邦等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种子,并试图寄送回中国用作分析。负责该案件的美国检察官表示,被窃取的是已经申请专利的转基因种子,可能给孟山都、杜邦两家公司带来3000万至4000万美元的损失。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直接介入案件,表明种子属于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  案件
摘要:在现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表达,同时可以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加的有趣,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
1994年的春天,北京,空气里有一股欲望的气息。  张楚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求发展,他并不感到孤独,相反,他觉得那是一个浪漫的年代。  当张培仁第一次听到张楚的声音,他就决定和这个看上去瘦弱的北漂男孩签约。  1989年,张培仁和贾敏恕来到北京。北京,和台北是多么不同,这里的音乐,有强烈的叛逆气息,重金属、长发、电吉他,在地下暗潮涌动。  他连续签了黑豹、唐朝、超载、后来成为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和
一、军训  孩子上高中了,首先是艰苦的军训。军训是入学的第一堂课,应该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作文,但孩子大多记流水账:第一天,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第二天,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第三天还是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军训什么目的?孩子想过没有?军训有没有教育意义?孩子想过没有?到了第五天,还是重复着单调的训练,恰巧中途下起了雨,孩子以为要收场了,哪知教官首先是一顿训话,然后是更加残酷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军事训练:风
几十年来,世界领导人们的不情不愿,让快速、平稳、有目的地朝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看起来已不再可能。事实上,纵观人类历史,如此巨大的变化常常是环境迫使世界做出改变,而政要们总是专注短期考虑,如政治动荡和经济停滞等,直到他们的经济和社会面临严重破壞。  但这并不是宿命。决策者可以制定方案,利用当下的挑战,把方向引导到更加可持续、更加包容的未来转变。  今年是“可持续发展之年”,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面的理想机会
利比亚“过渡政府”刻日将成形,中国9月12日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代表,专家解读说这是“水到渠成”,首先利比亚大局已定,其次过渡政权承认中国在利权益,所以中国在联合国同意解冻利比亚海外资金,在这个时候宣布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也不算晚。但这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更深入的情报工作,同时也根据国际大势的最新情势及时做出决策调整。  中国在人权事务上要遵循各国共同底线,但对经贸事务则应据理力
是时候了,让我们回到大地和岛屿,让我们用每一根绿草、每一声婴儿的啼哭把被掏空了的空间重新填满,让空间和时间重新成为你我生命和溪流飞鸟的延展,而不是凌空的霸权确立控制的维度。  我对印度的研究究竟有什么价值?  在完成《全球猎身》(2006年,中译本2011年出版,王迪译) 之后,我时不时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对印度的理解当然远不如印度学者深刻细致,也不可能比受过系统印度学训练的国际学者全面,我的工作能
如今,自由民主危机饱受诘难。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英国的退欧投票,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民粹主义者在选举中的崛起,与“反自由民主”所带来的威胁遥相呼应—后者是一种极权主义政治。  但较少有分析师指出,反自由民主—或民粹主义—并不是唯一的政治威胁。自由民主还因为一个为强调“自由”不惜牺牲“民主”的趋势而遭到破坏。在这种政治中,统治者通过一整套全面的政策约束,来彻底摆脱民主问责。  政治理论家亚查·芒克(Ya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喜爱的一篇文章。  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那棵叶子发光闪烁的大榆树……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后花园。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小小的“我”——在慈爱的祖父身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玩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玩。无怪乎每次教这篇文章时学生们兴致盎然,向往无限,就连我内心最柔软之处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