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大城教育前行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如何加强三地间基础教育的互促互进,找准定位,借力京津名校促进大城县教育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洼地崛起”面临的客观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京津与河北各学校之间,尤其是县级以下中小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河北基础教育的发展滞后于京津学校。
  在办学理念方面,县以下初中教学以升入较好高中为目的和以考试分数为指标的评价方法還充斥着我们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也只是口号多,行动少,课堂教学改革形式化、应付式现象严重。就办学条件而言,廊坊南部各县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相比京津学校明显不足。以大城县为例,全县各校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更不要说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虽已普及多媒体教学,但配套设施、设备、资源不足;师资结构性缺编严重,学历水平较低。这制约了基础教育向较高层次发展。此外,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我们急需转变观念,从体制上向先进地区学习。
  然而正如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从自身条件分析,我们又有着京津地区不具备的一些优势,利于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在生源方面,河北是全国第六人口大省,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源保障。在地域方面,廊坊地处京津走廊黄金地段,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空间。第二机场建设、承接京津产业和城市功能转移,使廊坊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发展优势,也为教育与京津的融合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廊坊基础教育的发展相比京津学校而言具备更大发展空间,我们从低位发展,积极争取京津学校支持,引进先进校经验,充分发挥后发崛起优势。
  探求有效合作模式
  多年来,我们仰望京津名校,渴望借力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规划为我们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也为我们增添无穷的动力,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发展,也才能共赢。
  在谋求协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为国育人的大教育观和大人才观,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不留教育洼地,这更需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打破机制和地域壁垒,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求合作发展的有效模式。
  我们可以设立试点,组建联盟,共建校区——以建分校或合作办学的模式,由名校提供管理和师资,地方提供校舍等基础设施,带动地方教育的发展。可以互派干部,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学校,学校互派管理人员挂职学习,互通有无,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本地学校发展。可以尝试以点带面,名师支教,由名校派出学科带头人到对口学校支教,周期一至三年,带动受援学校学科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乃至地方教育的整体进步。在教师培养方面,试点学校可每年派出青年教师到京津名校带班学习,融入到名校中,从课堂常规、班级管理学起,参与教科研和校本课程开发,回校后带动整个学校发展。我们也可以采取“对口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从学校定位、发展方向到学校管理、学科建设、教研教改、教师素质提升等全方位帮扶,进而以强带弱,促进地方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共同课题,迎接挑战、共同提高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将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大城基础教育的大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胡卫娜
其他文献
作为区域的重要引擎,特大城市的变化关系到区域发展的进退。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载体,为增加其竞争能力,特大城市自身需要不断地功能重组与提升。区域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特大
纵观国内外社区博物馆的实践,可以认为社区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范围与界限在特定条件下的扩展。社区博物馆诞生于对传统博物馆的反思,其中贯穿着对于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重新定位
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以下简称夏一西校)从吹响课堂教学改革号角之日起,就一路高歌猛进,持续前行,并取得了让人惊叹不已的成绩。尤其是刘静校长及其老师们构建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被有关专家称之为教学上的核心技术,已被山东省内外不少学校“无偿”拿去且应用于他们的课堂,并产生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刘静校长自小在农村长大,深知老百姓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相对困难,而夏一西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家
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依照惯例该布置家庭作业了。“明天我们要学习《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猛然间,我想起一次散步时看到镇政府的门墙上长满了爬山虎,便灵机一动,说:“镇政府门口长满了绿绿的爬山虎。同学们可以利用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仔细观察,比比看,谁有更多的发现。”刚刚还神情麻木的学生霎时来了兴致。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家也有呢。”还有的学生正在商讨结伴一起观察……  第二天,语文课堂上热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