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分型:共识、分歧与建议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围绕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分型,国外一些学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南或共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2006年发布了肝功能衰竭诊治指南,并于2012年进行了更新,这对推动肝功能衰竭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和分型仍存在较大分歧。

其他文献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治疗以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为主.恩替卡韦是一种强效,且具有低耐药率的核苷(酸)类似物.但其HBeAg的血清转换率较低,部分患者停药后无法获得持续性应答.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获得持续的HBeAg血清学转换.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24周后叠加PEG-IFN治疗24周,观察HBeAg的血清学转换及免
期刊
目的 了解引起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30种毒力因子与4种常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1年天津市三家综合性医院泌尿系统院内感染老年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的133株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以多重PCR检测133株大肠埃希菌中的30种毒力因子.应用R×C表资料的双侧;x2检验对药物敏感结
摘要:  针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所绘百工服饰形制基本特征缺少归纳研究的问题,以及其形制渊源被指向胡服的存疑,应用横向比较归纳法、纵向比较溯源法并结合文献实证,对该图及相关比较图像中的代表形象进行探讨、考证,得出其百工服饰基本形制为衣裤装及其不应源于胡服的结论。研究表明:百工衣裤装形制有长衣长裤、短衣短裤、短衣长裤三大类型,亦即衣裤装;衣裤装应为中原固有而非自胡服;“胡服骑射”并不能佐证衣裤装源
期刊
全球每年有300万~500万人感染霍乱,而死亡人数可达10万之多[1].霍乱依然是目前人类面对的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危害更大.对于霍乱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卫生设施,二是研究有效安全的霍乱疫苗,三是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现阶段霍乱疫苗的使用依然是疫情流行地区预防霍乱的最主要手段.自2002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将霍乱疫苗作为公共健康有效策略用于
期刊
近年来,梅毒与AIDS的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梅毒与AIDS有相似的传播途径,除性接触传播外,还可以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梅毒在我国的流行呈上升趋势[1],1990年至2010年,我国报道梅毒患者数平均增长51.63%,在各种性传播疾病中增长最快[2].本研究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3岁,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因间断发热6个月、呕血1d入院。患者6个月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出现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回国。先后就诊于浙江省内多家医院均无明显好转。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4℃,颜面水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平脐,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肝区无叩击痛。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RT1)-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HCV核心蛋白所致肝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pcDNA3.1-core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的活性氧(ROS),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ATP/ADP比例和AMPK α2酶活性,比色法测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态与还原态之比(NAD+/NADH)
患者女,47岁,农民,因反复发热半年余,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12年3月18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午后明显,体温最高达40℃,伴夜间盗汗,间断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患者2个月前自觉每天均有发热,伴畏寒寒战、食欲减退,右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示肺炎,予抗感染治疗2周,无好转,期间HIV抗体初筛阳性,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予以
期刊
肠道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2011年5月至6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骤然增加,经福建省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粪便、脑脊液检测,发现是埃可3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局部流行,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  压褶因其良好的立体效果,广泛应用于面料设计中。现有压褶面料大多采用机械压褶获得,这对原料的耐热性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原料的种类。文章提出利用特殊打纬方式和纱线间收缩性差异两种直接织造方法实现面料的压褶效果,既可增加原料种类,又能省去中间压烫工序。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织造所获得的试样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铺设弹性纱的方式,织造1、2、3 cm三种不同褶皱宽度的压褶效果试样,并对三种试样进行弹性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