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AMP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活性致肝细胞能量代谢紊乱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RT1)-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HCV核心蛋白所致肝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pcDNA3.1-core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的活性氧(ROS),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ATP/ADP比例和AMPK α2酶活性,比色法测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态与还原态之比(NAD+/NADH),荧光定量检测SIRT1酶活性,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IRT1、AMPK α2的表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HepG2细胞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22 000的HCV核心蛋白.与HepG2细胞相比,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ROS水平升高(1.0±0.1比4.0±0.5,t=14.411,P<0.01);ATP/ADP比例无明显变化(8.2±2.2比9.3±2.8,t=0.757,P>0.05);AMPK α2酶活性(0.8±0.2比0.2±0,t=7.345,P<0.01)明显降低;NAD+/NADH比例明显降低(0.08±0.02比0.02±0,t=7.348,P<0.01);SIRT1酶活性[(0.30±0.05) pmol·μg 1·min-1比(0.15±0.04) pmol·μtg-1·min-1,t=5.738,P<0.01)]明显降低;SIRT1 mRNA(0.8±0.2比0.4±0.1,t=4.382,P<0.01)和AMPK α2 mRNA(0.9±0.3比0.2±0,t=5.715,P<0.01)表达明显降低;SIRT1蛋白(0.8±0.2比0.3±0,t=5.941,P<0.01)和磷酸化AMPK蛋白(0.5±0.1比0.1±0,t=9.608,P<0.0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HCV核心蛋白能下调SIRT1-AMPK信号通路活性,导致肝细胞能量代谢紊乱。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有效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所有患者均来自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对照随机开放试验.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8家医院的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接受初始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并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应答状况最终转为两药联合治疗的抗病毒方案,随访至192周.观察患者的基线状态、病毒学应答、病毒耐药变异,
我国的HBV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高,ALT反复或持续波动,对IFN、拉米夫定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均不及B基因型感染者,其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前期研究发现,与慢性乙型肝炎(CHB)B基因型感染者比较,C基因型的HBV特异性CTL水平较低,肝功能损害较重[1].而C基因型感染者HBV特异性CTL水平较B基因型者低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期刊
摘要:  网络购物用户分享的对商品、服务的评价,能够为服装产品后续设计、生产与销售提供对策建议。文章使用在线评论文本挖掘方法,基于防晒类功能性服装产品相关的中文在线评论数据,采用K-means算法对消费者评价维度进行聚类。进一步地,筛选出四个品牌共八件产品的6 933条在线评论文本并计算维度关注度与维度满意度,从而获得服装消费需求反馈信息。结果表明:对于案例中的防晒类功能性服装产品而言,影响消费者
期刊
冠状病毒(Coronavirus)是一个常见而又古老的病毒大家系,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对人类相对无害的一类病毒。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的暴发流行彻底颠覆了人类对于冠状病毒的已有认识,意识到其高致病潜能,并发现蝙蝠可以作为致命性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治疗以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为主.恩替卡韦是一种强效,且具有低耐药率的核苷(酸)类似物.但其HBeAg的血清转换率较低,部分患者停药后无法获得持续性应答.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获得持续的HBeAg血清学转换.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24周后叠加PEG-IFN治疗24周,观察HBeAg的血清学转换及免
期刊
目的 了解引起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30种毒力因子与4种常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1年天津市三家综合性医院泌尿系统院内感染老年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的133株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以多重PCR检测133株大肠埃希菌中的30种毒力因子.应用R×C表资料的双侧;x2检验对药物敏感结
摘要:  针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所绘百工服饰形制基本特征缺少归纳研究的问题,以及其形制渊源被指向胡服的存疑,应用横向比较归纳法、纵向比较溯源法并结合文献实证,对该图及相关比较图像中的代表形象进行探讨、考证,得出其百工服饰基本形制为衣裤装及其不应源于胡服的结论。研究表明:百工衣裤装形制有长衣长裤、短衣短裤、短衣长裤三大类型,亦即衣裤装;衣裤装应为中原固有而非自胡服;“胡服骑射”并不能佐证衣裤装源
期刊
全球每年有300万~500万人感染霍乱,而死亡人数可达10万之多[1].霍乱依然是目前人类面对的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危害更大.对于霍乱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卫生设施,二是研究有效安全的霍乱疫苗,三是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现阶段霍乱疫苗的使用依然是疫情流行地区预防霍乱的最主要手段.自2002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将霍乱疫苗作为公共健康有效策略用于
期刊
近年来,梅毒与AIDS的发病率呈现急剧上升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梅毒与AIDS有相似的传播途径,除性接触传播外,还可以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梅毒在我国的流行呈上升趋势[1],1990年至2010年,我国报道梅毒患者数平均增长51.63%,在各种性传播疾病中增长最快[2].本研究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3岁,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因间断发热6个月、呕血1d入院。患者6个月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出现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回国。先后就诊于浙江省内多家医院均无明显好转。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7.4℃,颜面水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平脐,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肝区无叩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