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思结合:高中物理:教学评价量表:核心素养
  我们就课堂教学问题在本校高中部进行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调查发现,75%的老师仍选择讲授式教学方式,61%的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兴趣不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低。基于此,课题组积极探索学思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设计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1评价依据
  学思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为:2020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思结合课堂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发展。高考评价体系包括“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指高考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指高考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学思结合课堂教学就是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注重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2量表设计
  学思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学思结合课堂教学理论,我们确定了物理课堂评价的一级指标,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下面对一级指标所对应的二级指标进行解释和说明。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落实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将教学目标的二级指标确定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学思结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具体的教学活动来逐步落实各项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实验、积极思考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观念,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胡炳元教授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我们确定了教学过程的五个二级指标,即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白我小结总结拓展、针对训练发散迁移。
  第一步,结合学生的前概念,创设情境,为建立物理观念和训练物理思维做铺垫。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片和网珠笔,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播放高空抛物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结合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物理问题,并且准确地表述问题。比如,教师启发学生从演示实验和视频中提出物理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吗?重的物体下落快而轻的物体下落慢?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白主学习,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内涵和外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数学表达和适用条件。
  第三步,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思考如果在真空环境或者空气阻力可忽略的情况下,怎样测量白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鼓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各种假设,进而指导学生制订实验探究方案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所用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解释实验结果。
  第四步,自由落体加速度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分析探究活动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探究方案,为后续的探究做准备。
  第五步,教师精心设计作业,通过作业检验物理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况,适当增加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比如课外实验测量高空抛下的矿泉水瓶的落地速度及与地面碰撞瞬间的作用力大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关注STSE的责任感。
  根据发展性评价,我们确定了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包括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课程资源三方面。学生发展主要关注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的态度和责任感,即判断学生所达到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3评价等级
  课堂教学评价总分为100分,一级指标教学目标28分,教学过程30分,教学效果42分。二级指标的每一项对应了评价内容,每一项评价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较差,A、B、C、D的赋分如表1所示。以高中物理必修一“白由落体运动”为例,阐述在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评价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注重量化评价,又注重质性评价,量表的综合评价(质性评价)是指对课程的总体效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课堂文化等方面)。
  4过程指导
  评价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确定评价主体,教学主管、教师、甚至学生和家长均可作为评价主体。为了尊重被评对象,被评对象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进行白评。其次,收集信息,评价者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交流,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写出评价报告。
  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根据课堂观察情况,对照二级指标,选择合适的等级,然后根据二级指标的赋分计算出一级指标的得分,再将一级指标得分计算出总分。评价总分分为四个等级,85-100分为优秀,75 -84分为良好,60-74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较差。优秀等级说明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效果很好;良好等级说明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完善:中等等级说明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方面还有一些缺陷,需要加强研究,及时学习,不断改进;较差等级说明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方面还有很大问题,要加强学习并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5量表使用
  本量表是课题组老师们集体研究的结果。首先问卷调查发现问题,然后集体讨论,专家访谈,制定量表,集体听课,改进量表(教育部物理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曹宝龙老师和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专家团队核心组成员王惠君教授给量表提出了宝贵意见)。本量表可以作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参考依据,使用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增加量表的维度和权重。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设计:Simulink仿真:教育技术  中学科学的物理部分在整个科学理论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包含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作为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白然科学,中学物理的教学模式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原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和实验现象,很难通过普通实验器材形象生动地进行演示,从而引起学生理解更加困难、教师教学更难开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小结;信息加工理论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它是一节课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思路集中的表达,是一节课的“精华”。教师有必要树立重视课堂小结的意识,尤其是对物理这样一门学习难度大,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较高的学科,通过课堂小结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精细化加工,对学生内化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提升思维水平有重要作用。教师有必要梳理常见课堂小结策略,并结
关键词:DIS实验:声音的特性:声波图:教学活动设计  “声音的特性”是在介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声音性质的认识,对初中声学内容起到引领和铺垫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最好的方法是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去认识。  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运用DIS进行本节探究活动设计,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发挥实验数据采集和信息可视化功能,帮助学生从振动图像特征的角度去理解声音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物理:习题设计  深度学习理论指出“真实、具体、富有价值的问题解决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习题教学的作用不仅为了巩固训练,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从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习题教学的目的,应通过习题教学,使学生在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实
关键词:离心力:惯性离心力:向心力  离心力是高中物理中一个被提及,但是又没有正式介绍的物理概念。虽然没有正式对离心力进行介绍,但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又能感受到离心力的存在,会因已学知识与白我感受产生矛盾而困惑——甩球时能感受到绳对手的拉力,为什么离心运动不是由于离心力,而是由于惯性?少数教师也会产生误解——离心力与惯性离心力是同一个力么?甚至某些百科辞典在对“离心力”进行定义时也存在一定差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