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要素包含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策略、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中的行为习惯等,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用好课后习题,发掘语文要素,指导学生预习,把握教材重点,设计教学过程,拓宽学习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包含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策略、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中的学习行为习惯等,都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研读统编教科书,可以发现编者对于课后习题的编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善。纵观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大部分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类的:朗读、默读、复述、背诵;二是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词句阅读练习、仿写的能力训练;三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的,包括课文阅读的链接、资料袋等,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应用好这些的课后习题,发掘语文要素,指导学生预习,把握教学重点,设计教学过程,拓宽学习视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一、依托课后练习,指导课前预习
  语文要素中包含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预习,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呢?依托课后练习指导课前预习,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课后习题与课文的主要知识内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充分依托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的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重点,了解文章内容。
  课文后编排的习题内容类型有:学习生字、默读课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背诵课文或积累词语、仿写句子、小练笔、资料袋、学习链接等,为课前预习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可以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借助资料袋了解课文相关的知识,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默读课文、朗读课文,学会圈画批注,学会审题,掌握自学方法。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课后习题:“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在书中圈画批注,抓住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提炼成小标题,再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指导学生开展预习,不仅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理解主要内容,而且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将语文要素落到具体的实践中。
  二、研究课后练习,把握教材重点
  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重点突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怎样才能確定教材的重点,除了教学用书中有具体的教材解读,还可以依靠课后练习题来确定。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朱家珑说过:“课后习题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因此,只要认真对照课后习题,就会发现,课文所要教的重点隐含在课后习题中,因此参考课后的习题,就可以是制定教学目标,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重要理念。在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后习题,把握教材重点,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围绕这个语文要素,安排了《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范文,课后习题是这样安排的:
  从这两道课后习题中,发现都是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来安排的。从《开国大典》中的课后习题,就能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精心编排的课后习题,让我们把握住课文的重点是——体会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场面,体会作者运用点面结合来描写场面的有什么好处。这样通过课后习题,就能准确把握这两篇课文的重点——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从课后习题入手把握课文重点,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有效地落实需要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
  三、巧用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高效课堂的一种具体表现,课后的习题则是检测教学目标完成质量的重要参考平台,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知识迁移和及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后练习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后习题与课堂教学巧妙地融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为课堂听、说、读、写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演练内容,为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搭建训练平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落实各种语文能力要素的综合训练。比如,《穷人》是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围绕着这个语文要素,课后习题是这样安排的:
  怎样运用这些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落实语文要素呢?
  第1题课后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小说情节”这一个语文要素的,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这个课后习题,可以在“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2题课后习题,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这一个语文要素,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以将这个问题作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第3题课后习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关注环境”这一语文要素编排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这个课后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围绕着课后习题开展教学。
  这三道课后习题,都是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而设计编排的,用好这些课后习题去组织设计教学过程,将语文要素的训练和知识点通过具体的课后习题来深入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更有效更具体地落实语文要素。
  四、妙用课后练习,有效整合拓展
  统编教材的一些课文,在课后部分会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等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教材和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怎样运用这些课后习题有效整合拓展,提高阅读教学呢?以《北京的春节》一文的阅读链接中为例,课文向学生介绍了斯妤的《除夕》。在教学过程中,整合这一个“阅读链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对比读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不同地方的春节文化和风俗,对北京春节风俗特点的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独特表现力。再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一文中对课后两个自然段的阅读和理解,就可以结合在课后习题中关于《鲁迅
其他文献
【摘要】平时孩子们一般是在沙池玩沙,但下雨天如何让孩子们也能体验玩沙的乐趣呢?一个下雨天,我想到用一个盒子装沙放到活动室玩,于是找到了“沙盘游戏”这种玩法。  【关键词】沙盘;游戏  在幼儿园开设一个沙盘区?当然,幼儿园里只能建一个个小小的沙盘区,不能做到类似专业的沙盘治疗室那么专业,我们提供的是两个人一个沙盘,大小结对子一起玩,同时我们也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小人、动物及其它辅助材料,期待孩子们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的新阶段,各中小学相继分期分批返校复学。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花都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返校的日子。一大早,学校张朝胜校长、郝保国副校长、冼彩虹副校长率全体行政领导、小学部全体教职工、校医及校医助理等来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检查测温设备等工作,迎接最后一批学生平安、顺利返校。属地派出所警员、家长义工、卫健局派出的驻校卫生健康指导员、教育局驻校疫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初中政治学科是以《道德与法治》作为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科学习都与生涯教育相关,特别政治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教材情境的探索和思考,甚至参与设计情境,使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融合贯通,从而有效渗透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提升学科兴趣的同时,了解相关的职业发展信息,引导学生为自己的未来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涯教育;道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业上的长期失败体验使小学阶段的学困生普遍存在挫败感和自卑心理。本论文探索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通过心理暗示、发挥个性特长、培养竞争意识等方法,使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这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学困生;自信心;健康人格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对未来的合格公民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仅要具有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德育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班级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融入的实效性,我们应重视起德育内容的渗透,关爱学生,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同时积极开展多元化德育工作,以此进一步强化德育管理。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小学  无论在哪一所学校,班级的管理永远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更
在中国,“育儿焦虑”已经成为共有的现象。201眸9月16日,智课教育发布《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共收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问卷3205份,通过统计分析、对比验证以及参考外部研究文献的方法得出:中国家长2018年教育綜合焦虑指数达到67点(100点为顶峰),不管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整体都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一、不同类型的父母,谁更焦虑  成长的烦恼不再是孩子的专属,父
7月16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美育科创室里,四年8班的同学们正通过智慧教育平台,连线远在西藏、新疆、贵州的小伙伴们,一起上美术剪纸课《美丽的蝴蝶》。   这是第三届“易美课堂”粤、藏、新、黔互联网 智慧美育展示交流活动的现场,参与这堂课学习的有来自黄埔区怡园小学、波密县完全小学、波密县玉许乡小学、疏附县第二小学、黔南州独山县第六小学的同学们,他们打破空间的界限共享广州优质教育资源。   打破
【摘要】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活用教材,结合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增添史料,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全面、客观的历史世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材整合;核心素养;史料教学;图表史料  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包含了历
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孩子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事情了,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家长。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要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作为班主任能否与家长取得有效沟通,能否获得家长对学校的最大支持与配合,这是决定该班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班主任,我
【情境呈现】  2019年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特大森林火灾,此次澳洲大火可能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大面积的大火了,横跨整个澳洲,历时5个月,从2019年9月初开始,到2020年2月中还没有完全熄灭,过火面积超过17万平方公里。此事件得到了全球人士的高度关注,也成为高中地理试题热点素材之一。  【原创设计】  2019年9月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森林火灾,家住悉尼远郊的布莱恩是这场大火的幸存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