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为别人所信服的力量。一般而言,中学校长的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性威信,是指作为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权力而产生的威信;二是非权力性威信,是由于校长本身的知识水平、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自愿接受并由衷佩服而形成的威信。可以说,校长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在中学管理中校长如何建立威信及其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校长威信的地位与作用
众所周知,学校教学效果和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学校的生源状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校长的管理方式等是分不开的,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校长在学校及社会中树立的威信。一方面,校长的威信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加坚定校长说话的正确性、管理方式的可行性,进而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学任务和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校长的威信使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时,更能激发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处理问题时更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心悦诚服,而不会造成师生的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在接受校长的教育时,不只是对问题的表面认识,还有个人意志和情感态度的渗透。
三、校长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威信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了校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与命运的把握。因此,处于学校核心地位的校长,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胆识充分认识到学校所面臨的机遇与挑战,准确地把握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应始终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高尚品德、突出特长、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充分挖掘其潜力。
2.善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要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仅仅依靠校长的组织领导是不行的,还需要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及共同努力来执行行政命令和有关制度。首先,作为校长必须从关心教职员工入手,深入了解教师及职工最关心最切实际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和探索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教师实际的教学目标、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最后,要定期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使其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
好的中学校长除了掌握必要的教育管理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处事能力。包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作为校长,应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透过现象进行本质分析,判断问题的主要矛盾,并能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还要有正确的决策能力,校长的正确决策和科学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挥和协调能力也不可少,头脑清晰、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和运筹帷幄的校长,有利于指挥和协调教师进行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建设一支团结互助、能力过硬的学校领导班子,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校长要相信领导班子里的每个成员的工作能力,相信大家都有追求成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要以“伯乐”的眼光为其提供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条件。当班子成员的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时,作为校长应多鼓励并帮助其找出问题的原因,而不是责备。只要领导班子里的成员不犯原则性错误,校长都应该相信并让其大胆去干、去尝试、去探索,即使最终的结果有所偏差也能使其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结语
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威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有长足的成效,从而成为一名具有威信的校长。
参考文献
[1]毕硕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师的必备素质[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0(2).
[2]王怡.权力视阈下的校长威信[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
[3]顾丁瑞.校长威信是学校管理的灵魂[J].基础教育研究,2008(4).
[4]万维龙.治校艺术:从“善”字入手——兼谈实现教育管理者素质和谐发展的方略[J]. 教书育人,2010(8).
(责任编辑 黄 晓)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为别人所信服的力量。一般而言,中学校长的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性威信,是指作为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权力而产生的威信;二是非权力性威信,是由于校长本身的知识水平、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自愿接受并由衷佩服而形成的威信。可以说,校长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在中学管理中校长如何建立威信及其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校长威信的地位与作用
众所周知,学校教学效果和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学校的生源状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校长的管理方式等是分不开的,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校长在学校及社会中树立的威信。一方面,校长的威信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加坚定校长说话的正确性、管理方式的可行性,进而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学任务和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校长的威信使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时,更能激发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处理问题时更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心悦诚服,而不会造成师生的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在接受校长的教育时,不只是对问题的表面认识,还有个人意志和情感态度的渗透。
三、校长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威信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了校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与命运的把握。因此,处于学校核心地位的校长,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前瞻的眼光和战略的胆识充分认识到学校所面臨的机遇与挑战,准确地把握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应始终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高尚品德、突出特长、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充分挖掘其潜力。
2.善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要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仅仅依靠校长的组织领导是不行的,还需要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及共同努力来执行行政命令和有关制度。首先,作为校长必须从关心教职员工入手,深入了解教师及职工最关心最切实际的问题和困惑,分析和探索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教师实际的教学目标、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最后,要定期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使其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
好的中学校长除了掌握必要的教育管理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处事能力。包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作为校长,应该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透过现象进行本质分析,判断问题的主要矛盾,并能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还要有正确的决策能力,校长的正确决策和科学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挥和协调能力也不可少,头脑清晰、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和运筹帷幄的校长,有利于指挥和协调教师进行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建设一支团结互助、能力过硬的学校领导班子,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校长要相信领导班子里的每个成员的工作能力,相信大家都有追求成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要以“伯乐”的眼光为其提供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条件。当班子成员的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时,作为校长应多鼓励并帮助其找出问题的原因,而不是责备。只要领导班子里的成员不犯原则性错误,校长都应该相信并让其大胆去干、去尝试、去探索,即使最终的结果有所偏差也能使其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结语
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威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有长足的成效,从而成为一名具有威信的校长。
参考文献
[1]毕硕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师的必备素质[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0(2).
[2]王怡.权力视阈下的校长威信[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
[3]顾丁瑞.校长威信是学校管理的灵魂[J].基础教育研究,2008(4).
[4]万维龙.治校艺术:从“善”字入手——兼谈实现教育管理者素质和谐发展的方略[J]. 教书育人,2010(8).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