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生物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被逐渐推广。同时,新课改对生物课堂上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思维的发展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81
  以实验探究为载体研究生物学是生物教学的根本所在,同时生物实验探究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整体素质。本文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究。
  一、督导学生完成实验课前准备,熟悉操作要点
  在大部分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验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一味地注重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往往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实际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督导学生课下课前做好实验准备,了解基本实验操作流程,学生自己明确课堂实验学习目标,我们为学生明确课堂实验目标,强调好实验注意事项,把课堂实验操作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实验教学的主人。在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学生的引导者与领路人,也要以平等地姿态融入学生的实验,从中启发,从中引导。同时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的有效性与方法,不能越俎代庖,将课本的概念与直接实验结果不经学生思考就直接给出。比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课堂实验教学中,我会提前为学生备好实验材料,如:幼嫩鲜绿的菠菜叶以及实验用具和探究的问题等,明确课堂实验的重难点,明确课堂实验教学的步骤。同时,为学生提出与课堂实验操作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比如: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以及画滤液细线时的注意事项等等。然后让学生提前研读课本中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相关的知识,找出课前问题的答案,为课堂实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教学实验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引导,明确提取色素-收集滤液-制作滤纸条-划滤液细线-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实验结果这些基本步骤,鼓励学生动手,亲身实践,去发现探索实验中遇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验中要为学生及时答疑,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高效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时间,提醒学生切勿忘记实验探究的根本还是在于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从而提高实验应用能力与课堂实践能力。
  二、创设探究情境,增强“学与思”的意识
  在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实验情境,为学生搭建基本的实验思路,比如:平时根据课本实验总结而来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得出结论这一实验操作基本步骤,要让学生将这些实验操作基本步骤与流程印在脑海中,并且应用于课堂实验操作里,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教师的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学活”,而不仅仅是学会,更进一步的目标便是在“学活”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地运用于生活。同时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要带动学生的实验思路,发散学生的实验探究思维,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发挥实验课堂教学最大的效率。但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引导学生往既定的实验结论思考,教师要准确把握带领学生思考的“度”,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与思”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既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自己操作,也不能干涉太多影响学生的思路,只有教师本身准确衡量好“度”,才能最高效地进行课堂实验教学。比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初始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对细胞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从而在实验观察中对细胞的有丝分裂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注意在教学的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融入探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与观察在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授之以渔,让学生翻阅课本资料或者利用计算机等搜集相关资料,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疑难问题,而且拓展了生物实验的视野,学习与思考更多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的问题通过借阅资料与交流后仍然不能“豁然开朗”,教师便要为学生解疑答惑,帮助学生走出问题,获取新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课堂中的很多实验教学往往由于操作难度太大与实验的危险性而被略过,然而当学生习惯性地通过实验了解并学习实验内容时,教师又因实验的危险与难度无法协助学生完成实验,这时就有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空洞”,进而掌握某些实验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步骤不扎实。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帮助解决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这一漏洞,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生物实验进行课堂放映,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实验操作的氛围,发现放映中人物进行实验操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内容,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熟悉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比如:光合作用的实验需要长期观察培养,虽然可通过黑布遮光实验进行实验操作,但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实际教学培养中实践的可行性较小,但是光合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必考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允许学生在实验中存在任何“空洞”,教师也要带领学生通过熟悉实验操作从而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此时多媒体技术教学便是理想之选。教师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将实验操作过程投放给学生让学生好似亲自参加实验,亲自体会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从而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更加透彻的学习与感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趋于趣味化、多样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建造高效率的课堂。
  四、结束语
  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现代生物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实验,所以如何将课本知识与课堂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将是现代生物教学重点探究的课题。生物教学中,课堂作为主阵地要发挥效率最大化必须要有合理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合理的生物实验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的考查科目,因此在高中课程安排中所占比例不高。但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为了使学生不落后于时代,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应以新课程为背景,切实做好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新课程背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长,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创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却存在诸多的障碍,因此克服这些障碍,为大学生搭建
【正】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卒中临床较为少见,我院经脑CT证实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0—80岁。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寡言不语13例,躁动不安,哭笑无常7例,拒食
文章首先对哲学思想这一概念进行了简单阐析,通过认识哲学思想的本质分析得出其可移植性的规律,并提出积极恰当地运用哲学思想的可移植性是有助于人类创新发展的。
【摘 要】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来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形态,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文章在生本视角下,尝试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和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教学现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
对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在相关生理生化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常供水条件下的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作为鉴定甘蔗抗旱性能的指标,BC1品系的比值均小于母本
【正】 癌基因的发现,使肿瘤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到目前为止,已有50余种癌基因被分离和识别,其中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癌基因的研究较为深入,ras癌基因已在肺癌、膀胱癌
【正】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的改革,在党中央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体育教学大纲的不断修改,到许多院校对体育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改革实
【摘 要】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的科学启蒙的责任,更深层次讲,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 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
【正】 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赛前能够摆脱周围的一切,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放松自己,专一地考虑动作要领,达到最佳竞技状态。高等院校的运动员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