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之思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表达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有多大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自由表达”,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特点
  小学生的“自由表达”,首先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与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想表达什么事物就能表达什么事物。
  其次,是受个体写作经验的限制。第一学段,是写话的启蒙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怎么遣词造句,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怎么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第二学段,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两段话,是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三学段,也不过是比较系统地“学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习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每个学段的习作,都有新的写作知识要学习,“自由表达”都受到写作经验的限制。
  二、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策略
  1、目标策略。教学是有序行为,习作教学也应该有序。第一、二学段的“自由习作”。在培养写话的兴趣引导学生“乐于表达”的同时,要把能“写话”纳入教学目标,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到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两段话。第二学段如果没有培养写一两段话的能力,第三学段的分段写也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一两段通顺连贯的话,应该是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重点。第三学段,在继续发展学生的“乐于表达”的写作情感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能力。
  2、开源策略。其一,热爱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作家是如此,对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承受生活。小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单调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这并不防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也还有风雨,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体验幸福感、成功感、挫折感、羞耻感和感恩,丰富自己的情感。其二,读书积累。读书,也是开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能急功近利,只讀作文选之类的书,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性和科普性的书刊报。要引导学生从书中间接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和积累语言。
  三、指导表达方法
  指导的途径有,指导课中指导,面批时指导,讲评课的指导和随课文教学指导。指导课的指导。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举法,例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面批时指导。要把批改作文的过程作为有效指导的过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几个到十几个同学。习作中有不足的,要让他们明白缺陷在哪里;写的好的,要让他们明白好在那里,可以让他们谈谈感受,这么好的作文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来的。讲评课的指导,修改环节,可侧重放到讲评课中。对选材、主要意思的表达,写作的顺序等,发现共性问题,以典型案例具体指导修改。对词句方面的毛病,应要求学生按照批改提示自行修改。
  假如把习作比作一棵大树,心理发展、生活与读书就是大树的根,自由写作就是枝叶,树没有枝叶不行,没有树根更不行,心理发展有多成熟,热爱生活与读书的程度有多深,习作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根深才能叶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热爱生活、热爱读书,有效学习表达方法,才有可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习作的“自由表达”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
我是一位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师,对农村初中的实验教学现状是比较熟悉的,深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便于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然而,农村中初中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仍不容乐观,这是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切实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国人口总体素质,我们就必须重视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这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解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阅读教学中从课文中、从学生质疑中、从课后练习和“阅读提示”中选择有合作研究价值的问题,使合作学习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文学生质疑思考和练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