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通过古诗词诵读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但内容丰富,蕴含哲理,而且意境高远,语言凝练,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学生在古诗词中汲取营养,不但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品析、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 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4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提升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如何在古诗词诵读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笔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一、古诗词诵读对于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新课改后,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的比例更是有所增加。这些古诗词大多是历代名篇,韵律优美,意味深远。在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向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1.诵读古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中华古诗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短短数十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培养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
  基础。
  如对年龄的表述,唐代诗人杜牧在《赠别》中写道“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就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还有对节气的记载,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中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就是节日名,指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古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 “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等等。
  2.诵读古诗词,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
  古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且各有特色。有的清新独到、不落俗套。大部分的山水田园诗都有这一特点,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然中不乏清新,孟浩然的诗词也是如此。有的质朴准确、真切深刻,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看似平淡,读来却又韵味十足。有的含蓄精炼、字字珠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文只有二十八个字,用最少的语言概括出了丰富的内容。还有绚丽的、明快简洁的,等等。学生在诵读这些诗词时,对语言细心品味,就能逐渐增强其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语文素养在读中就得以培养。
  3.诵读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对现实生活非常概括,思想感情十分丰富,给学生的想象、联想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古诗词所反映的内容年代久远,语言也高度凝练,再加上中学生本身的生活体验、知识储备及审美能力有限,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把诵读、讲解及学生的意会相结合,对诗人的生平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语言的艺术特色等方面适当地加以点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学生在诵读时也就更容易把握准诗词的语调、语速、情感,在诵读中想象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表达主旨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4.诵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讲究平仄韵律,具有音韵美的特征。学生在不断地诵读中,会慢慢受到这种语言美的熏陶。古诗词往往都有优美的意境,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在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对于文本内容的挖掘,更展现了诗词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等美育因素,让学生在美育的氛围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5.诵读古诗词,能够传承中华文明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最初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古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空前发展。诗词短小精悍,雅俗共赏,讲究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更易于传播。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古诗词在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诵读古诗词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文明传承下去。
  二、在诵读古诗词中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1.诵读古诗词,抓住关键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所以抓住意象是理解诗人思想和诗歌背后文化意蕴的关键。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传统的、经典的意象,它们的意思、寄托的情感比较固定。在诵读古诗词时,让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多维解读,能让学生获取很多语文知识。
  如“蝉”,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所以常借蝉的高洁来喻指自己的品行。抓住了“蝉”这一意象的意思,再去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多了。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借蝉喻指自己高洁的人品。再如“羌笛”,它本是我国古代西部地区的一种乐器,因其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常使听者潸然落泪,所以它常被诗人写入一些边塞诗中,以表达边塞士卒的思乡之情。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塞将士想家思乡的情绪及词人的忧国情怀。类似的意象还有很多。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就会逐步提高。
  2.诵读古诗词,品味独特的语言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有韵律感和极强的抒情性。而初中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不是很多,对古诗词的领悟能力也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借助古诗词的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提升这种感受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大量的、反复的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推敲揣摩,品味诗意的语言,可谓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古诗词语言历来讲究“一字传神”,诗人往往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能找到一个准确传神的字眼来表情达意。含蓄的语言也就大大增强了语言自身的张力,增强了诗词的耐读性。在古诗词的诵读中,抓住这一传神的字眼,有利于读者从较深层面理解诗词的意蕴。如在诵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就要抓住一个“敲”字来品味。“敲”不但更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同时也更具历史的真实性,还表达出贾岛对李凝的敬重之情。如此,在诵读品析中,学生的语感就得以加强,语文素养就能逐渐提升。
  3.诵读古诗词,发挥奇妙的想象
  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古诗词都具有幽邃深远的意境、丰富隽永的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词人对于天宫的描绘及独自一人对月起舞的情景,詞人当时的内心、动作、神态,等等,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通过诵读将情景再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诵读古诗词,领悟深刻的思想
  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在诵读中去挖掘。古诗词的创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每篇作品中都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的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有的书写自己的雄心壮志,有的表达对自然的热爱,还有的抒发浓浓的情谊。教师在教授古诗词诵读时,可以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挖掘,如抓住诗词中的特定意象、联系时代背景、表达情感的字眼等,在领悟诗人情感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
  总之,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诵读古诗词,可以陶冶性情、熏陶心灵,有助于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 王能珍《运用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9期。
  [2] 常辉《高效复习古诗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天地》2019年第34期。
  [3] 王娜、齐雪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古诗词教学思考》,《高考》2020年第1期。
  (仲红,1977年生,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小初中语文教育改革,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工作。整齐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培养初中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前提,提升初中生汉字书写美观度,就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 汉字书写 文学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46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记录了我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下衍生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能将历史知识从理解中有效学习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微课教学 历史教学 优势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41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需要着重关注教学效率的提升,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确立其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从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提供必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措施,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策略  DOI:10.12241/
  共聚料STMMA,经预发泡,成型发泡,粘接,浸涂,烘干等工序制成浇注模样。模样经雨淋式加沙,三维振动台紧实,采用顶注封闭式浇注系统,盘串式串浇结构浇注。浇注时负压为0.04Mpa~0.055M
摘 要:语文作为母语,始终在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体现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
摘 要:语文学科在我国初中教学阶段有着关键的教学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初中生对于语文课堂有了更高的教学需求。所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逐渐提高的学习需求。教师开始尝试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使初中语文教学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以下将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
艾瑞克·斯道克曾经是著名影星施瓦辛格的替身演员,施瓦辛格息影从政以后,他的演艺事业从巅峰滑向低谷。2005年夏,他只身来到中国合肥,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    青年鏖战好莱坞,成为施瓦辛格的御用替身演员    艾瑞克生于美国洛杉矶,从小就喜欢足球运动,为此还专门练习了巴西国术卡普埃拉。1978年,艾瑞克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在德国汉堡足球队担任中锋。不过,他生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没打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