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钦定”的案子不好翻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笔记《清稗类钞》中记载,道光年间,河北涿州某县令接到报案:县城一个商户家中的男主人上吊身亡。接到报案后,县令带着属吏们前往商户家中勘验,见死者被一根绳子拴着脖子挂在房梁上,从表面上看符合自缢而死的特征,但县令仔细一看死者脖子处的勒痕,又起了疑心,因为若是自缢,死者的脖子上不应该有两条相交叉的勒痕。
  县令于是悄悄派几名差役到死者家周围打听消息,结果,邻居们纷纷反映:死者的妻子是个水性杨花之人,与当地人姜通长期保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县令据此怀疑死者是被其妻及奸夫姜通合谋杀害的,便将姜通抓到县衙审问。姜通一开始不承认,但在县令的再三追问下,他还是招了。死者果然是被其妻及姜通合谋害死的,二人趁死者熟睡之际,用绳子勒住了死者的咽喉,使其气闭而死,然后伪造出死者自缢的现场。真相大白后,死者妻子及姜通便被依法定罪,等待秋后问斩。
  按照流程,秋后问斩的案子要报刑部审查,当时的刑部侍郎是耆龄。耆龄是个极爱在皇上面前邀功的昏官,在查看卷宗时,他突发奇想:“这不又是一个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大好机会吗?我如果把这个案子推翻重审,皇帝一定会对我另眼相看!”于是,他不顾案件已经真相大白的事实,下令重查此案。
  两名罪犯的家人听说刑部要重查此案,便组织了一帮家属到都察院“喊冤”,弄得尽人皆知。眼看渲染效果差不多了,耆龄顺水推舟地将自己“平反冤案”的功绩向皇帝奏报了。道光正想革除断案中的积弊,再加上他特别宠信耆龄,于是也不加调查,只听信耆龄的一面之词,将此案定为冤案,并特意奖赏耆龄顶戴花翎,又对初审此案的县令给予了贬职。就这样,两名罪犯被释放回家,而耆龄也因在此案中“公允神明”的表现而名闻天下。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过两年,被害人的妻子和奸夫姜通组成了新的家庭,霸占了死者的全部财产,堂而皇之地过起了日子。被害人的家属实在看不下去了,再次到官府告发他们。按理说,当地官府应该再把它翻过来,让姜通夫妇认罪伏法。然而,尽管被害人家属到处喊冤,却没有人敢翻这个案子,因为此案是皇帝钦定的,如果翻过来,让皇帝的脸往哪儿搁?所以,谁也不敢翻。
  这个案子其实从一开始就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只要有人敢翻,事情很快就能再次真相大白,但只因有了皇帝的钦定,这个案子只能永远成为冤案。道光可以随便对一起案件进行“钦定”,如此滥用权力,不得不说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悲哀,也是当时冤假错案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
  故事虽然已成为历史,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今逐步健全的法治社会,法院办案更应严格按照办案流程,用证据说话,把办案的权力交到真正负责的办案官员手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钦定案件”的发生。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世铎出生了,并且注定要承袭世袭罔替的和硕礼亲王爵位。  此时的清朝已被强行卷入了近代世界,却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世铎七岁的时候,大清开始变天了。沙俄入侵黑龙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道光撒手人寰,世铎的父亲随后也去世了。刚刚记事的世铎稀里糊涂地成了新的礼亲王。  糟糕的是,世铎慢慢长大,时局也越来越动荡:太平军打下了大清的半壁江山;圆明园的大火照亮了大
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在兴修水利和防汛抗洪方面也政绩卓著。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东坡到徐州任知州。中秋刚过,黄河的秋汛便涨起来了。八月二十一日,黄河在距徐州城北25千米处决口,洪水到达徐州城外,水位不斷升高。当洪水还未到徐州时,苏东坡就动员群众加高城外护堤。但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护堤还是很可能被大水淹没。苏东坡来到城墙上,望着滚滚洪水心想:如果此时动员城内所有居民带上贵重细软转移,
1955年12月的一个傍晚,美国蒙特马利市42岁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下班了,她像平时一样,准备搭公交车回家。上了公交车之后,她找了后排一个座位坐了下来。这时,有几个白人也上车了,他们看到车厢前面已经没有座位了,就往车厢后面走去——根据该市的法律,黑人只能坐在公交车的后面几排,前面的座位必须留给白人,如果白人没有座位,后面的黑人必须让座。很快,这几个白人把坐在后面的黑人都赶了起来。同样,他们也要
从前,有一只小猫,它生活在可可森林里。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不开心、不快乐。这只小猫决定去寻找动物们不开心、不快乐的原因。  它首先去找最聪明的人,问他:“你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快乐吗?”聪明人说:“人只有满足了才会快乐。”  接着小猫又去了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在大街上问了一个人:“你知道要怎样才能快乐吗?为什么你们城里的人都那么快乐呢?”“因为我们城里的人都懂得分享,所以我们过得都非常快乐。”那人说。“那
在古代,一个举子能不能成为状元,按照那个时代正常的“规矩”,取决于他的殿试成绩,即状元应该是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但其实,状元并不一定是殿试第一名。这里边还掺杂着其他因素。  唐初,还没有殿试制度,皇上只偶尔殿试。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武则天首创了殿试,开始钦点,到宋代才开始逐渐形成制度。后世的人们往往以为,皇帝的钦点随心所欲,是乱点。其实不然,这里边大有讲究。  “钦点”是最能彰显皇恩的,一个
“长沙极寒雨雪天气提醒:凌晨3点左右,长沙将迎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请各位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做好防滑措施……”我一边剥橘子,一边侧耳倾听天气预报。  “要下雪了吗?”母亲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  “嗯。”我应着。  多少年没见过雪了?记忆里,下雪的年份停留在很多年前。  那一年,家門口房屋前堆满了厚厚一层雪,好似人陷进去再也走不出来。第一次看到大地如此苍茫的我,被整片雪景惊艳得说不出话来! 
一  天刚蒙蒙亮,鸟小咪就起床了,她要去采集第一批露珠,捋下第一道白色曙光,摘下第一朵盛开的玫瑰花,然后带回家,按照妈妈的吩咐,将它们搅和在一起,做成“水晶日霜”,抹在脸上。鸟妈妈说,经常抹它的话,会越来越漂亮。  “我这样不就很好吗?”鸟小咪往小溪里探了探头,清澈的溪水顿时映出一张平凡却很可爱的小鸟脸来。鸟小咪对自己的容貌并不在意,但鸟妈妈总想让她变得更漂亮。鸟妈妈想让女儿做玫瑰王国的下一届女王
林庚白算命奇准,民国名流要人纷纷请他算命。徐志摩乘飞机遇难,林庚白未卜先知,说是命中注定。1937年春天,林庚白替同乡黄秋岳算命,说在半年之内,对方必有大凶。黄秋岳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简任秘书,平时诗酒风流,与人和善,大家都不知道他如何才会有大凶之事?“七七事变”发生后,黄秋岳竟然因替日本人做情报工作而伏法。大家不禁感叹。  林庚白又替同乡梁鸿志算命,说其“将来非明正典刑不可”。后来梁鸿志成为大汉奸
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小区花园里。已经立冬,天气转凉,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坐在花园里的凳子上,低着头,自顾自地叹气。  期中考试结束,成绩公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家长和老师都问我这段时间怎么了,怎么会退步这么大。我又何尝不想知道呢?我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报,这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打击?  这时,我被一阵“唧唧喳喳”的鸟叫声拉回思绪,起身寻觅叫声的来源,抬头张望,只见一只鸟卡在一棵樟树的枝
英国脱欧:御姐正太離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