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概念生成,细研课堂导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笔者通过研究2014年广东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学案例,发现概念导入环节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导入耗时,游离课堂主题
  教师对概念课导入的设计应紧紧抓住知识背景隐含的概念思维方法,尽量淡化情境的外在形式,避免因“枝繁叶茂”而导致学生未能快速发现数学概念的根本,致使课堂拖沓.
  如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用了5张幻灯片生动地呈现了猪八戒成为某公司CEO后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故事,其中揉入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
  课堂导入环节:话说猪八戒自西天取经回到了高老庄,经过几年拼搏,创建了高老庄集团,摇身变成了CEO,可好景不长,便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了窘境,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于是他就找孙悟空帮忙.悟空一口答应:“行!咱们这样行不行……”.
  我每天投资100万元,连续30天,但有一个条件:作为回报,从投资的第一天起你必须返还我1元,第二天返还2元,第三天返还4元……即后一天返还数为前一天的2倍.八戒听了,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第一天:支出1元,收入100万元;”
  “第二天:支出2元,收入100万元;”
  “第三天:支出4元,收入100万元;”
  “……哇,发财了”,心里是越想越美……不过又看看悟空的表情,心里又嘀咕了:“这猴子老欺负我,会不会又在耍我?”
  本案例导入故事情节跌宕精彩,表达却过于冗长,不少内容游离课堂主题.教师选择案例时,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概念模型,避免耗时过多.
  有些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了3个以上概念的相关教学情境,且几个情境核心思想不一致,有些已偏离了该课的概念所隐藏的数学本质.
  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决定整个导入设计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在数学概念新授课中,正确地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处理呢?笔者认为应关注数学概念的生活性、发展性以及历史性等方面.
  二、关注数学概念的生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讲授《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
  实例:2013年NBA总决赛雷阿伦神奇三分拯救热火.观看视频,设置问题: 你能确定神奇的雷阿伦在即将开始的NBA比赛中的下一个三分球投进了吗?授课时以生活中典型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属性并概括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教师应在课本原有情境的基础上,多从实际生活中捕捉有用的情境,使数学概念的教学能与时俱进,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关注数学概念形成发展的历程,教师授课时应多介绍数学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 新课标要求在有关数系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数系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以及人类理性思维对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讲授《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学生缺乏从整体上审视数系发展的过程.教师以“12世纪印度婆什迦罗、16世纪意大利卡丹、18世纪瑞士欧拉等数学家对虚数的困惑”作为导入,结合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历程,说明提出虚数概念的必要性.
  教材由于篇幅等原因,仅介绍概念本身,学生在学习中很难触及隐藏于概念的思想方法.教师在讲授概念时,如何把潜藏的思想方法做剖析,让学生能领略到先哲智慧的闪光?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一、分层差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所谓分层差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把分层差异教学理论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接受的需要,使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分层,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不轻视普通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奋发目标和成功机会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源于课程标准建议的细化  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其中,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条件选择,也可根
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教学的整体性、有效性和人文性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为此,“高质轻负”成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从枯燥走向趣味,激发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一、精心选图  精心选图是指导写话的基础。我们选取了以下贴近学生生活、色彩明艳的课内外图片:二上园地四插图《猴山》,二下P2《找春天》、P100页《我为你骄傲》、P105页《三个儿子》、P114页《语文园地六》、P128页《丑小鸭》;《课间十分钟》、《值日》、《咋俩一起坐》、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等课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数学课堂难免存在一些偏颇、缺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说讲、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催问,那么课堂教学活动会缺少深度和活力。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课堂实际,捕捉精彩的瞬间,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让课堂上的巧引妙领来促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变得精彩。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
所谓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异常心理引起的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如注意力涣散、理解力欠缺、思维迟钝、想象力贫乏等(因身心发育不健全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心理现象不在此列)。而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习惯,主动学习数学产生好奇与兴趣的一种状态,主要是指数学学习时的情绪、情感、动机、兴趣、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