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0~50岁,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心肌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25,男13例,女12例,年龄(41±5)岁]和糖尿病心肌病组[n=25,男12例,女13例,年龄(43±6)岁].另以同期于黑龙江省医院进行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0±5)岁].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血糖3d,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绝对差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11±32)、(211±29)、(181±38) ng/L,F=81.53,P<0.05].糖尿病心肌病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分别为(7.1±1.0)、(6.0±1.0) mmol/L,F=25.46,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分别为(2.56±0.38)、(1.37±0.26) mmol/L,F=66.13,P<0.05]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与餐后2h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9、0.655、0.491、0.617,均P<0.05).结论 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影响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展,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上调对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在外科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结合循证医学的教学实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有益的和成功的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正
目的:通过正常抬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建立中国哈尔滨地区汉族正常成人头影测量Steiner分析法的正常值.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地区100例汉族正常牙合成人样本,拍摄正中颌位X线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性疾病,黄疸的原因复杂,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严重
特勤人员疗养护理是指对执行特殊勤务或从事特殊职业如航空航天、舰艇、潜水等职业人员在疗养期间开展的护理工作的总称.其目的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防止疾病,促进康复,从而
目的探讨对25岁以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临床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放或微创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椎间盘髓核摘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化是通过一系列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将SUMO共价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提高蛋白质稳定性,
对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相关主题词表的特点,结构,词汇收录、应用及编制修订情况进行简述。
目的 探讨GSS系统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在骨盆前环联合固定的基础上,应用GSS系统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不稳
口腔鳞癌具有较高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然而,临床上对早期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处理还存在较大争议.从肿瘤原发灶浸润厚度、影像学方面探讨早期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随着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环境、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和全新的健康理念,导致在实现自我健康的能力与行动上存在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