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肿瘤,近年来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MM中呈过表达,并且出现HDAC过表达的MM患者预后常较差。蛋白的乙酰化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和HDAC可使正常机体内乙酰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MM的新型靶向药物,其治疗MM的疗效在大量临床试验中已经得到证实。笔者拟就HDACI治疗M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与配型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比较,评估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行血缘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血缘相关HSCT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MSD-HSCT组(n=33)与haplo-HSCT组(n=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mRNA对T1期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2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T1期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标本中雄激素受体转录异构体1与转录异构体2的mRNA水平。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检验和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r
静脉内平滑肌瘤(intravascular leiomyoma,IVL)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肌瘤亚型,其特征表现为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在子宫和宫外静脉系统内侵袭性生长,并可侵入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甚
ICU作为一个危重病人的集中治疗单元,需要有一支团结协作的医护集体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及时沟通、高效工作,才能满足危重病人治疗、监护需要,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优势,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同样由于危重病人多,治疗监护内容复杂多变,医护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医护之间也较普通科室更易出现矛盾,因此如何协调好ICU医护之间关系,更好服务于患者成为ICU护士长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目的 探讨miR-103b对肾癌细胞株769-P和ACHN细胞P21蛋白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肾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转染RNA不同,将肾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转染miR-103b(实验组)和dsCont
目的探讨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TBI)诱导的小鼠胸腺损伤,对叉状头转录因子N (Foxn)1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该变化水平与胸腺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65只雄性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无特殊病原体(SPF)级,6~8周龄,体重为18.0~21.0 g。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4组:①致死剂量全身照射(L-TBI) 5 d组(n=10),小鼠接受剂量为7.5 Gy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特征,及其罕见基因型碱基突变位点。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2 96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的门诊及住院患者;②于本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加本试验者;②已被确诊为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受试者先进行血常规MCV、血红蛋白(Hb)电泳和红细
膀胱癌是目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及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主要为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置管联合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
目的探讨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抗体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水平,为研究广州地区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0~11月,采用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498例健康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其分为18~20岁组(n=150)、21~30岁组(n=210)、31~60岁组(n=138)。采用微量病毒中和实验法测定献血者血浆中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