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与后房型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53例(53只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术眼残余囊膜的情况分为两组,Artisan植入组(A组):28只眼,行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睫状沟缝合组(B组):25只眼,行后房型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BCVA及眼压的情况.其中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行Mann-Whitney检验,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Artisan植入组平均手术时间(11.23±1.54)min明显短于睫状沟缝线固定组(31.68±3.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Artisan植入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4.39%±1.85%)、(4.76%±2.06%)、(6.30%±2.71%),睫状沟缝线固定组分别为(3.92%±1.85%)、(4.33%±1.80%)、(5.73%±2.1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7,0.66,0.69;P >0.05).Artisan植入组术后第1天BCVA为0.40(0.12,0.80),好于睫状沟缝线固定组0.30(0.08,0.60)(t=-2.16;P<0.05),术后1、3个月2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73;P>0.05).睫状沟缝线固定组术后第1天眼压[(11.63±2.29) mmHg,1mmHg=0.133 kPa]明显低于Artisan组[(13.61±3.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术后l、3个月2组眼压无差异.Artisan植入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虹膜炎症反应、虹膜脱色素、瞳孔L变形及IOL自发性脱位.睫状沟缝合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脉络膜脱离、眼内出血、IOL光学面倾斜及视网膜脱离.结论 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较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与后房型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相比无明显差别,两种术式由于在适应证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在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疗效方面可以互为补充。

其他文献
Reiter综合征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1916年Reiter首先报道该病[1].Reiter综合征在眼部的主要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相对少见,2010年我院收治1例Reiter综合征合并角膜溃疡的患者.患者男性,18岁.因双眼红痛1个月,加重并视物不清10 d,由父母搀扶于2010年5月14日来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红痛、膝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与设备以及IOL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白内障摘除手术已逐步转变成为一种屈光性手术.IOL眼的成像质量受光的散射、眼内各屈光介质的光学性质以及各种高阶像差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在选择IOL的时候,临床医师需要关注许多细节之处,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患条件和要求进行个性化选择,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目的 分析原发性虹膜基质囊肿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197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虹膜基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就诊年龄5个月~50岁,中位数10岁.10例(71.4%)为婴幼儿或青少年期发病,其中8例发病在1岁前;4例(28.6%)为成年期发病;女性10例,男性4例;左眼1
目的 :调查上海市花木社区5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11年3至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花木社区3个居委会中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采用社区初筛结合三级医院复查确诊的方式开展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调查。初筛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矫正、眼压测量、裂隙灯下眼前节照相、眼底照相。筛查发现的可疑青光眼者均转诊至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进行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为特点的进行性、遗传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Fuchs综合征也称为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Fuchs' heterochromic uveitis,FHU),90%以上为单眼发病.两种疾病同时发生的病例非常少见,迄今为止国外共报道17例,其中双眼同时发病的只有2例[1-7
期刊
目的 调查广东省阳西县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对广东省阳西县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个调查点,正式现场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保证调查质量的重复性检验.根据村户口本逐户检录调查对象.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别计算受检者肓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并判断受检者
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学会( ISGEO)对PACG提出新的分类系统,给传统分类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冲击。然而,两种分类历经多年临床实践后,仍给眼科临床医师带来不少困惑和尴尬。新分类显然有不少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按照国内传统分类和专家共识进行临床科研,则难以和国际接轨或被国际认可。有必要再议这些问题。开展国人自己的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患者男性,44岁.因双眼异物感30余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30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双眼异物感和眼红、流泪症状,其父亲和姐姐有相同症状.眼部检查:双眼睑缘充血,睑板腺开口阻塞;双眼结膜轻度充血,睑裂区角膜条带状荧光着染(精粹图片1),左眼角膜下方可见波浪形灰色线条(精粹图片2),双眼角膜上皮层内可见大量微囊泡(精粹图片3),以上下方角膜为著,中央区域透明.双眼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
期刊
目的 探讨集合与调节比率(AC/A)与合并屈光不正的间歇性外斜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观察和分析135例2008至2010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检影屈光性质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屈光度数为-0.50~ +3.00 D的3~6岁患者及屈光度数为-0.50~ +2.00的7~ 40岁患者)、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组(-0.50 ~7.75 D)及间歇性外
中华眼科杂志创刊于1950年,60多年来记录了新中国眼科事业发展的历程,成为我国眼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眼科界对外代表国家水平、对内引导学术发展的精品期刊。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为广大眼科同仁服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