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患者集合与调节比率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集合与调节比率(AC/A)与合并屈光不正的间歇性外斜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临床回顾性研究.观察和分析135例2008至2010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检影屈光性质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屈光度数为-0.50~ +3.00 D的3~6岁患者及屈光度数为-0.50~ +2.00的7~ 40岁患者)、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组(-0.50 ~7.75 D)及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远视组(≥+3.00D的3~6岁患者及≥+2.00 D的7~40岁患者).同视机法测定AC/A,三棱镜中和法测定视远(5 m)和视近(33 cm)斜视度数,比较各组AC/A、视近斜视度及视远斜视度,分析AC/A与屈光度及年龄的相关性.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近视与远视斜视度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法.结果 单纯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及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远视三组患者A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6±1.372、1.773±1.110、4.581±1.552;F=36.323,P<0.01);视远斜视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333Δ±19.474Δ、44.052Δ±23.722Δ、35.590Δ±11.143Δ;F=1.444,P=0.24);视近斜视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73Δ±19.008Δ、53.621Δ±20.749Δ、34.455Δ±13.292Δ;F=8.762,P<0.01).合并近视和合并远视的两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AC/A与屈光度数呈负相关(分别为r=0.320,P=-0.469;r=-0.046,P=0.036).无屈光不正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AC/A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r=-0.320,P=0.019);在合并近视组及合并近视组,未发现AC/A与年龄存在相关性(r=-0.023,P=0.865;r =0.246,P=0.296).结论 远视性和近视性屈光不正合并异常高或低的AC/A可能破坏了眼外肌的平衡,易导致外斜视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鼻内镜鼻窦手术导致严重眼眶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诊治的22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导致严重眼眶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鼻科病史、眼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记录眶内损伤的部位,分析损伤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22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视力丧失7例(32%),上睑下垂5例(23%),眼位偏斜15例(68%),
眼眶位于面中部,呈四棱锥体形,尖端向后与颅内相通,眶内包含眼球、视神经、动眼神经和眼外肌等组织.眼眶具有保护眼球及其功能和维持面部容貌外形等重要作用.眼眶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临床上分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单纯性眶壁骨折)和复合性眼眶骨折两大类.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指不累及眶缘而仅有眶壁发生骨折,复合性眼眶骨折是指眶缘和眶壁同时骨折.眼眶骨折可导致眼球内陷或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功能障碍、眶下神经支配
期刊
Reiter综合征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性关节炎,1916年Reiter首先报道该病[1].Reiter综合征在眼部的主要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相对少见,2010年我院收治1例Reiter综合征合并角膜溃疡的患者.患者男性,18岁.因双眼红痛1个月,加重并视物不清10 d,由父母搀扶于2010年5月14日来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红痛、膝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与设备以及IOL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白内障摘除手术已逐步转变成为一种屈光性手术.IOL眼的成像质量受光的散射、眼内各屈光介质的光学性质以及各种高阶像差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在选择IOL的时候,临床医师需要关注许多细节之处,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患条件和要求进行个性化选择,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目的 分析原发性虹膜基质囊肿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197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虹膜基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就诊年龄5个月~50岁,中位数10岁.10例(71.4%)为婴幼儿或青少年期发病,其中8例发病在1岁前;4例(28.6%)为成年期发病;女性10例,男性4例;左眼1
目的 :调查上海市花木社区5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11年3至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花木社区3个居委会中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采用社区初筛结合三级医院复查确诊的方式开展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调查。初筛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矫正、眼压测量、裂隙灯下眼前节照相、眼底照相。筛查发现的可疑青光眼者均转诊至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进行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为特点的进行性、遗传营养不良性退行病变.Fuchs综合征也称为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Fuchs' heterochromic uveitis,FHU),90%以上为单眼发病.两种疾病同时发生的病例非常少见,迄今为止国外共报道17例,其中双眼同时发病的只有2例[1-7
期刊
目的 调查广东省阳西县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对广东省阳西县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8个调查点,正式现场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保证调查质量的重复性检验.根据村户口本逐户检录调查对象.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别计算受检者肓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并判断受检者
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学会( ISGEO)对PACG提出新的分类系统,给传统分类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冲击。然而,两种分类历经多年临床实践后,仍给眼科临床医师带来不少困惑和尴尬。新分类显然有不少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按照国内传统分类和专家共识进行临床科研,则难以和国际接轨或被国际认可。有必要再议这些问题。开展国人自己的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患者男性,44岁.因双眼异物感30余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30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双眼异物感和眼红、流泪症状,其父亲和姐姐有相同症状.眼部检查:双眼睑缘充血,睑板腺开口阻塞;双眼结膜轻度充血,睑裂区角膜条带状荧光着染(精粹图片1),左眼角膜下方可见波浪形灰色线条(精粹图片2),双眼角膜上皮层内可见大量微囊泡(精粹图片3),以上下方角膜为著,中央区域透明.双眼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