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职业教育的困境是企业培训中的"人才盗猎"问题和学校制度中的职业禀赋短缺问题,当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德国"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企业大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机 构】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编号:VJA200003),主持人:孙善学,匡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的困境是企业培训中的"人才盗猎"问题和学校制度中的职业禀赋短缺问题,当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德国"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企业大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都是为了有效解决产教融合问题。我国先后在不同阶段尝试了以上三种不同模式,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产业学院模式是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制度创新,是中国的产教融合方案。在产业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明确产业学院的合作制性质,以合作制法律关系为基础克服官僚制组织的内在矛盾,是产业学院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新契约业务作为保险公司与客户的首要接触点,其业务开展成本、服务时效及业务品质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内容而受到了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保险公司新契约业务进行风险管理
由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障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需要的产业企业环境资源成为了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拦路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强化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高
地方院校联合跨界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破解师资短缺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师资培养的一种机制创新。文章以国家政策文件、职业教育跨界理论、地方供给侧平衡现实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促使多元行动者达成"集体行动"的系统工程。奥尔森针对集体行动困境所提出的"选择性激励",同样被运用于职教体系的完善,表现为:打造"积极贡献者"
考察中国电影史上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可以发现文化自觉意识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形成创新型的电影理论思考。中国电影理论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基础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