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浅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g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日常授课当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外,也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规范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既达到教书,又达到育人的目的,要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真正地体现出来,这样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以及指导思想,而且还能够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围绕人文教学展开如下几点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教学;渗透
  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课文中的人文教育点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生活,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比如,在学习《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的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极力地为学生传播女娲造人的贡献精神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人性、对文化的有效思考。二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遵循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导的教学原则。俗话说的好:“教师引进门,学习在个人。”教学时,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方面的提升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父爱的深沉体会,要引导学生区别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让学生意识到实际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爱的伟大、深沉。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价值
  教学实践表明,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思想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其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还要充分地关注学生在精神方面的成长,这也是现阶段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下开展的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语文阅读材料中都包含着大量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因素,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价值的绝佳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也要充分地挖掘与利用这些阅读文本中的各种道德素材,然后在借助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课文中的人文思想与道德标准充分地体现出来。比如说孟子的《鱼我所欲》一文中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及威武不能屈”的理解,还是对《谈生命》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感悟等,都需要在阅读过程当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人文内涵
  教材是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与参考物,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评的主要依据。语文教材中的教思想一般都是传达社会精神方面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价值的取向标准。语文文本中的各种类型的文章也都是某种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时,就要充分地利用好语文教材这一资源,然后再根据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指导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领会文章的中心内涵。所以说,语文文本则是取之不尽的人文资源的宝藏。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教材。学生们在阅读这些文本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学生和那些人文精神丰富的哲人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受到这些“大家”思想价值理念的影响等,这样也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对突出积极进去、弘扬个性以及尊重生命等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有意引导。此外,对学生还要注重语言方面的训练,指导学生对成段素材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由浅入深逐步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此外,在作文教学当中还要积极地打开学生们的思路,主动引导学生从真善美以及自我个性等方面出发,以自由民主、求真求实等作为写作主题,要从思想上去解放学生。
  四、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累积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渗透,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培养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文学作品进行有效阅读、感知、赏析,然后再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然后再对作品内涵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探究《红楼梦》中的节选片段《香菱学诗》,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教师也可以借助课下的时间选择红楼梦中的其他章节,在课堂教学上指导学生去阅读与分享,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究、讨论,当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人物与情感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探究,才能真正地体会其中的人文内涵,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的重点所在。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异常艰巨的,既要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又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教学使命。因此,教师也只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和思想,并且再着眼于新思想,及时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再彰显出人文性,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教学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夏秀.让课堂焕发人文色彩——《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陶婷.初中语文教学更应渗透人文教育[J].江西教育,2013(18):26
  [3]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李新红.渗透人文教育.达成语文课堂三维目标[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
  [5]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可见,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在学习中积极起来,活跃起来,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顽强的学习意志,敢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
对金华火腿加工初期进行了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包括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结果表明,金华火腿生产初期表面的菌落总数达105~106cfu/g,大肠菌群阴性,金黄色葡萄球
学生进入到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习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培养,使得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形成高尚的情操,这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
【摘 要】 作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去完成的硬任务,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培养他们广泛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树立正确人生观,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硬任务;闭门造车;阅读;是非观;诉真情;素材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大难点,一到上作文课,同学们就一脸“苦瓜相”,尽管绞尽脑汁,也难以下笔成章,一节课下来,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成一篇文章,却内容空洞,表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重视有效性研究,通过增加教学信息量、开展师生互动、营造浓厚氛围以及重视信息反馈和情感激励等方式,切实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环节有效性,对整个课堂教学成效意义重大。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与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提供丰富教学信息  
通过微波化学合成技术,以辛醛、丙二醇为初始原料,食品级柠檬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辛醛丙二醇缩醛,并对影响反应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优化条件为n(丙二醇)∶n(辛醛)=1.4,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