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学习生物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视观察和实验。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4-01
生物是和生活连接非常紧密的,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生物,而且我们周围布满了生物。所以生物课一般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着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重在理解、勤于思考,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首先要提高学生们对生物课的兴趣。可以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与生物学联系起来,比如:让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舌头能不能卷起来,说明它与遗传有关,或者让他们看自己的鼻孔能否收缩,世界上只有10%的人能做到这个。还可以将一些动物趣闻之类的,告诉他们一些疾病的原因。生物其实要记的并不多。最最重要的是课上认真听讲。如果你一节课没认真听。你过会花3 h来补说不定效果也不如课堂听的。毕竟题目是老师出的。生物有些是抽象的。要高中后比较理解。而老师会点拨你,会告诉你大概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样你就不用花时间去深究了。如果你不想整天复习生物就必须做笔记。这样你复习时就有依据。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也可以直接知道重难点。而如何做笔记是很关键的。建议课前花5 min预习。只要5 min认认真真地看效果差很多。为什么要预习?预习可以让你提前知道老师这节课要讲什么。可以让你知道自己课本哪里懂了哪里还不清楚,这样课上你就有重點地听老师的讲解了。你也可以知道课本的相对重难点在哪儿。到时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其实只有四个环节。课前预习5 min。课上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的一定要马上翻书),考前做好复习。
其次,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认知面。其次,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养蚕,认真观察,做好以下记录:(1)蚕卵孵化时的温度及所需时间。(2)小蚕的进食及生长情况,蜕皮次数。(3)停止进食及结茧。(4)茧内化蛹。(5)翼化成蚕蛾。(6)交配。(7)产卵。时机成熟时教师组织学生,带上自己所养的蚕,在课堂上交流。在此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在饲养环节上出现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在饲养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错,原因是?(2)做出假设。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的假设,教师千万不要强求统一,而是鼓励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让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假设制定出验证假设的计划。(4)按计划实施,收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设想。(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过程与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关于科学观察,可以结合有关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典型实例,分别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要积极思索。例如,教材在引导学生带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否相同”这一疑问进行观察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引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花的形态和组成特点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蝗虫、沼虾、蜘蛛和蜈蚣等在形态方面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鱼类为什么适于水中生活”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一定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关于科学实验,教材可以结合典型的实例(如学生做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实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过程;可以结合探究种子的成分或骨的成分等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定性实验的基本特点;可以结合探索枝条蒸腾作用强弱与吸收水分数量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定量实验的基本特点。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该文介绍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对读过此文的人有所帮助。在学习时,不要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一定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以一种积极端正的态度来学习,就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初中生物主要是分章节,绪论:生物的概念。植物(从简单的单细胞藻类的结构到复杂的有根茎叶分化的被子植物)这些都是你学习的线索,抓住主线,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博客也不错,是晓鹏新浪学习博客,博客中有初中生物的学习心得,博主的初中的学习经验,都不错,很实际,对我在初中生物的学习提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妨你也看看吧!初中生物包括:(1)结构(细胞结构、细菌)必考,分值大。这部分主要靠背!(2)功能(相适应),这部分注意比较、对比,理性记忆。(3)生物术语(比如什么叫节肢动物)严格弄懂他的内含、外延,考试会考选择,问下列四种那种是\或不是。(4)实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依据的学科。设置对照,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保持一样,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初中生物开始做试验了,在试验上要下下功夫,因为有试验成绩的。最好事先预习一下,上课听起来有重点,然后多多抢到一些亲自动手的机会,一边试验一边写试验报告。在做实验之前要明确做什么?需要哪些用品?流程?结果?产生的现象等,心里有数,报告尽量用书上的专业术语表达,这样比较好得分。平时要留意一些阶段性习题,往往考试时就是换个数字什么的。还是要加强感性认识,不要光被概念。
最持久的促进学习的力量在于知识本身,生物科学走向生活的节奏加快,因此,生物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及时汲取新鲜学科前沿知识,精心备课,用生活化的生物科学知识吸引学生;同时还应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如池塘、农田、公园、动物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医院、防疫站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明学,张素梅.试论生物学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02(12).
[2] 张翠英.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4-01
生物是和生活连接非常紧密的,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生物,而且我们周围布满了生物。所以生物课一般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着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重在理解、勤于思考,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首先要提高学生们对生物课的兴趣。可以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与生物学联系起来,比如:让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舌头能不能卷起来,说明它与遗传有关,或者让他们看自己的鼻孔能否收缩,世界上只有10%的人能做到这个。还可以将一些动物趣闻之类的,告诉他们一些疾病的原因。生物其实要记的并不多。最最重要的是课上认真听讲。如果你一节课没认真听。你过会花3 h来补说不定效果也不如课堂听的。毕竟题目是老师出的。生物有些是抽象的。要高中后比较理解。而老师会点拨你,会告诉你大概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样你就不用花时间去深究了。如果你不想整天复习生物就必须做笔记。这样你复习时就有依据。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也可以直接知道重难点。而如何做笔记是很关键的。建议课前花5 min预习。只要5 min认认真真地看效果差很多。为什么要预习?预习可以让你提前知道老师这节课要讲什么。可以让你知道自己课本哪里懂了哪里还不清楚,这样课上你就有重點地听老师的讲解了。你也可以知道课本的相对重难点在哪儿。到时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其实只有四个环节。课前预习5 min。课上认真听,认真做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的一定要马上翻书),考前做好复习。
其次,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认知面。其次,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养蚕,认真观察,做好以下记录:(1)蚕卵孵化时的温度及所需时间。(2)小蚕的进食及生长情况,蜕皮次数。(3)停止进食及结茧。(4)茧内化蛹。(5)翼化成蚕蛾。(6)交配。(7)产卵。时机成熟时教师组织学生,带上自己所养的蚕,在课堂上交流。在此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在饲养环节上出现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在饲养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错,原因是?(2)做出假设。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的假设,教师千万不要强求统一,而是鼓励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让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假设制定出验证假设的计划。(4)按计划实施,收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设想。(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过程与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关于科学观察,可以结合有关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典型实例,分别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要积极思索。例如,教材在引导学生带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否相同”这一疑问进行观察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引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花的形态和组成特点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蝗虫、沼虾、蜘蛛和蜈蚣等在形态方面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鱼类为什么适于水中生活”时,可以指出科学观察一定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关于科学实验,教材可以结合典型的实例(如学生做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实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过程;可以结合探究种子的成分或骨的成分等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定性实验的基本特点;可以结合探索枝条蒸腾作用强弱与吸收水分数量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定量实验的基本特点。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该文介绍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对读过此文的人有所帮助。在学习时,不要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一定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以一种积极端正的态度来学习,就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初中生物主要是分章节,绪论:生物的概念。植物(从简单的单细胞藻类的结构到复杂的有根茎叶分化的被子植物)这些都是你学习的线索,抓住主线,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博客也不错,是晓鹏新浪学习博客,博客中有初中生物的学习心得,博主的初中的学习经验,都不错,很实际,对我在初中生物的学习提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妨你也看看吧!初中生物包括:(1)结构(细胞结构、细菌)必考,分值大。这部分主要靠背!(2)功能(相适应),这部分注意比较、对比,理性记忆。(3)生物术语(比如什么叫节肢动物)严格弄懂他的内含、外延,考试会考选择,问下列四种那种是\或不是。(4)实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依据的学科。设置对照,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保持一样,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初中生物开始做试验了,在试验上要下下功夫,因为有试验成绩的。最好事先预习一下,上课听起来有重点,然后多多抢到一些亲自动手的机会,一边试验一边写试验报告。在做实验之前要明确做什么?需要哪些用品?流程?结果?产生的现象等,心里有数,报告尽量用书上的专业术语表达,这样比较好得分。平时要留意一些阶段性习题,往往考试时就是换个数字什么的。还是要加强感性认识,不要光被概念。
最持久的促进学习的力量在于知识本身,生物科学走向生活的节奏加快,因此,生物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及时汲取新鲜学科前沿知识,精心备课,用生活化的生物科学知识吸引学生;同时还应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如池塘、农田、公园、动物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医院、防疫站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明学,张素梅.试论生物学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02(12).
[2] 张翠英.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