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要求的分析,阐述了怎样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就业
前言
目前,就业已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也就越容易解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变革给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力,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更为突出和重要。各单位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人才的择用更为苛求,条件也更高,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各种人才的激烈性。
毕业生在面临择业及未来去向时显得彷徨与焦虑不安,心理压力极大,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一时难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表现出意志薄弱,竞争心理素质不良。因此,培养与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前的良好心理素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需要。为了使学生今后能尽快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人才竞争以及人才流动,提高竞争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中的意志品质培养应进一步赋予新的认识,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紧迫感。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理论教育之外,还应充分地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性授课以及对学生任务的定量布置,不断改进和采用必要的强化控制等教学手段,积极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通过体育教学,直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完成任何技术动作和学习的重要保证,是克服心理障碍中的重要因素。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意志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具有培养意志品质的功能,只有全面发展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他们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激烈的对抗和强大的压力时刻在激励着每一个人,这种压力转化成巨大的驱动力,它迫使每个学生去为之拼搏,去争取最大的荣誉和利益。体育运动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热情、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及考验过程。它能使一个人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积极进取,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勇于拼搏。在这个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积极意义,并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竞争与应变能力,为适应未来新的社会环境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受挫折而不消沉,激起奋力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并自觉地为之拼搏,竭力创造合适于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最大的才能与潜力;才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大有作为;才能不断进取,永远立于改革的浪尖上;才能不断地克服和战胜自我,进而提高自身的价值与品位。
二、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正人必须正己”,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自己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中心,由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对教师产生一种羡慕和模仿心理。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捕捉目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首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其次是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技能,要热爱学生,不怕苦、不畏难。
2.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培养自身良好的自觉性、坚毅性、果断力和自制力的作用,明确这种品质的培养对其学习、生活及就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它能保障学生在顺境中头脑清醒,逆境中奋发图强,永远朝着自我设计的既定目标奋勇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旦学生明确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协调教学的全过程。
3.循序渐进是指体育教学内容由易到难,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由简到繁,运动负荷由大到小,循序渐进地发展。它是人们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提出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技能形成的效果以及机体对外部负荷所表现出的适应水平,都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必须遵循这三大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技能得到了提高,其意志品质的考验和培养也不断得到加强。循序渐进原则在体育教育的贯彻当中,应注意两点:(1)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课与课之间形成的连贯性,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技能和素质之间的影响。(2)要有节奏地逐步提高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由小到大地提高,是贯彻循序渐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安排是渐进的、有节奏的,但在一定教学阶段,运动负荷保持一种总的提高趋势,这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品质有重要意义。
4.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怕苦怕累、畏缩不前或尽力逃避练习,有的性格比较孤僻,有的高傲自大,对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对逃避练习的,我们要采取惩罚式教育。在意志教育的过程中,当说教的方法不能起有效的作用时,即说明学生缺乏自觉性。马卡道柯说过:“对这些情形,相反的不需要任何谈话,而是立刻施行强制的方法,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体育教师在施行强制方法时,要把握适当的度,通过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一次锻炼。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不论效果如何,只要参加就要及时表扬,从而增加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他们点滴进步,适时鼓励,使其逐步克服孤僻性格。对于一些高傲自大的学生则可安排一些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使他们在活动中既能体验到自我成就感,同时也感到集体力量的巨大。而对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太极拳、武术等自控能力较强项目的练习,以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平时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在思想上多沟通、情感上多交流,培养相互间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间人际关系,在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应及时给予表扬和由衷的赞许,使其树立起信心、自尊心、学习的热情、不畏困难的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由此而加强进取意识,并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5.采取严格合理的考核方法。考核是对平时教学水平的测试,对学生来说,既是对平时学习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其心理水平的检验。如何冷静地对待每一次考试,平静对待每一次失败和成功,正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制定新的目标,所有这些对一个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育家说过:只有让孩子体验寒冷,体验孤独,才能让孩子在承受挫折的同时激发其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如果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他们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因此,我们在设置考试内容和标准时应对每一个学生区别对待,既不能太容易,又不可太困难,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成功。考试成绩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信心;横向比较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激发其向新目标努力奋斗的决心,帮助失败的学生找出原因,接受教训,在今后的实践中少走弯路,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失败和挫折,锻炼其面对挫折,独立自主地解决困难的能力。
三、加快对现行学校体育机制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大学生所具备的各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仅具有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思维敏捷、善于交际、身心健康而又知识面广的全方位人才则倍受青睐。体育教育在培养这类人才方面正好起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综观目前的体育机制,基本上仍是沿用数十年的传统模式,这种旧的模式与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已不相适应。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如果不能随着社会同时发展,势必将削弱和失去它存在的作用价值。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它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新学期全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这一点,国外一些国家的体育教育已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因此,从今天的高校体育来看,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的潮流,本着两个基本出发点来搞好体育教育工作,一是应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及组织形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其中又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想情操为身心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创造条件开设一些身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保龄球,并介绍棒球、曲棍球、高尔夫球等高品位项目的比赛及欣赏等等。这些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运动将会成为今后的社会交往起着积极的沟通与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是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这关系到培养新时期新型的高品位素质学生的百年大计以及振兴中华,实现祖国强大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面对现实,认真思索,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于体育教育改革中去。
总之,高校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还涉及许多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集体的影响,个性与文化素养等等,这些因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改善学校管理,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丰富学校生活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条件和手段来搞好体育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未来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俨.面向劳动市场是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技术教育.
[2]张天华.高职毕业就业现状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就业
前言
目前,就业已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也就越容易解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变革给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力,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更为突出和重要。各单位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人才的择用更为苛求,条件也更高,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各种人才的激烈性。
毕业生在面临择业及未来去向时显得彷徨与焦虑不安,心理压力极大,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一时难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表现出意志薄弱,竞争心理素质不良。因此,培养与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前的良好心理素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需要。为了使学生今后能尽快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人才竞争以及人才流动,提高竞争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中的意志品质培养应进一步赋予新的认识,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紧迫感。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理论教育之外,还应充分地利用体育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性授课以及对学生任务的定量布置,不断改进和采用必要的强化控制等教学手段,积极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通过体育教学,直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完成任何技术动作和学习的重要保证,是克服心理障碍中的重要因素。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意志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具有培养意志品质的功能,只有全面发展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他们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激烈的对抗和强大的压力时刻在激励着每一个人,这种压力转化成巨大的驱动力,它迫使每个学生去为之拼搏,去争取最大的荣誉和利益。体育运动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热情、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及考验过程。它能使一个人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积极进取,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勇于拼搏。在这个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积极意义,并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竞争与应变能力,为适应未来新的社会环境造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受挫折而不消沉,激起奋力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并自觉地为之拼搏,竭力创造合适于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最大的才能与潜力;才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大有作为;才能不断进取,永远立于改革的浪尖上;才能不断地克服和战胜自我,进而提高自身的价值与品位。
二、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正人必须正己”,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应自己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中心,由学生时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对教师产生一种羡慕和模仿心理。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捕捉目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首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其次是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技能,要热爱学生,不怕苦、不畏难。
2.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培养自身良好的自觉性、坚毅性、果断力和自制力的作用,明确这种品质的培养对其学习、生活及就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它能保障学生在顺境中头脑清醒,逆境中奋发图强,永远朝着自我设计的既定目标奋勇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旦学生明确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协调教学的全过程。
3.循序渐进是指体育教学内容由易到难,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由简到繁,运动负荷由大到小,循序渐进地发展。它是人们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人体技能适应性规律提出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技能形成的效果以及机体对外部负荷所表现出的适应水平,都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必须遵循这三大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技能得到了提高,其意志品质的考验和培养也不断得到加强。循序渐进原则在体育教育的贯彻当中,应注意两点:(1)要有完整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课与课之间形成的连贯性,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技能和素质之间的影响。(2)要有节奏地逐步提高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由小到大地提高,是贯彻循序渐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负荷的安排是渐进的、有节奏的,但在一定教学阶段,运动负荷保持一种总的提高趋势,这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品质有重要意义。
4.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怕苦怕累、畏缩不前或尽力逃避练习,有的性格比较孤僻,有的高傲自大,对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对逃避练习的,我们要采取惩罚式教育。在意志教育的过程中,当说教的方法不能起有效的作用时,即说明学生缺乏自觉性。马卡道柯说过:“对这些情形,相反的不需要任何谈话,而是立刻施行强制的方法,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体育教师在施行强制方法时,要把握适当的度,通过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一次锻炼。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不论效果如何,只要参加就要及时表扬,从而增加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他们点滴进步,适时鼓励,使其逐步克服孤僻性格。对于一些高傲自大的学生则可安排一些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使他们在活动中既能体验到自我成就感,同时也感到集体力量的巨大。而对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太极拳、武术等自控能力较强项目的练习,以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平时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在思想上多沟通、情感上多交流,培养相互间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间人际关系,在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应及时给予表扬和由衷的赞许,使其树立起信心、自尊心、学习的热情、不畏困难的勇气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由此而加强进取意识,并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5.采取严格合理的考核方法。考核是对平时教学水平的测试,对学生来说,既是对平时学习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其心理水平的检验。如何冷静地对待每一次考试,平静对待每一次失败和成功,正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制定新的目标,所有这些对一个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育家说过:只有让孩子体验寒冷,体验孤独,才能让孩子在承受挫折的同时激发其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如果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他们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因此,我们在设置考试内容和标准时应对每一个学生区别对待,既不能太容易,又不可太困难,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成功。考试成绩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信心;横向比较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激发其向新目标努力奋斗的决心,帮助失败的学生找出原因,接受教训,在今后的实践中少走弯路,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失败和挫折,锻炼其面对挫折,独立自主地解决困难的能力。
三、加快对现行学校体育机制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大学生所具备的各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仅具有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思维敏捷、善于交际、身心健康而又知识面广的全方位人才则倍受青睐。体育教育在培养这类人才方面正好起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综观目前的体育机制,基本上仍是沿用数十年的传统模式,这种旧的模式与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已不相适应。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如果不能随着社会同时发展,势必将削弱和失去它存在的作用价值。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它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新学期全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这一点,国外一些国家的体育教育已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因此,从今天的高校体育来看,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的潮流,本着两个基本出发点来搞好体育教育工作,一是应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及组织形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其中又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想情操为身心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创造条件开设一些身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保龄球,并介绍棒球、曲棍球、高尔夫球等高品位项目的比赛及欣赏等等。这些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运动将会成为今后的社会交往起着积极的沟通与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是袭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这关系到培养新时期新型的高品位素质学生的百年大计以及振兴中华,实现祖国强大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面对现实,认真思索,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于体育教育改革中去。
总之,高校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还涉及许多其他方面,如社会、家庭、学校、集体的影响,个性与文化素养等等,这些因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改善学校管理,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丰富学校生活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条件和手段来搞好体育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未来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俨.面向劳动市场是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技术教育.
[2]张天华.高职毕业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