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才有好孩子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工作关系,常有不少家长朋友问及怎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如何培养好孩子等问题,虽然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几十年,我仍然觉得一言难尽,前不久的一件事让我想到了答案,那就是好习惯就等于好孩子。
  杭州市的一所民办学校招收初一新生时,采用了面谈的方式,出了一道简单而又另类的题目。教室的地上放着一张餐巾纸,教室地面干净,餐巾纸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很醒目,摆放的位置也很讲究,就在教室门内两米处,是学生走向面谈老师的必经之路。一上午面谈了240人,最后只有8名学生捡起了这张纸。校长深感失望地说:“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预计至少有一半学生应注意到,最后只有3%的孩子过关,让我很意外。”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几乎是今天每位家长的口头禅。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业比拼和特长训练,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我相信,这次面谈如果改成才艺展示的话,孩子们一定会琴棋书画各显其能,保准过关。这条新闻我反复读了好几遍,然后拿着报纸问儿子:“如果你参加面谈,会捡起那张纸吗?”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也过不了关。”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學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订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谁就能无往而不胜。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订,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反之,懒散也是一种习惯。在平素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借口: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或者“家务事太多”等借口;考试考不及格,会有“出题太偏”“监考太严”“题量太大”等借口。做生意赔本会有借口,工作落后也有借口,只要细心去找,借口总会有。借口成了挡箭牌,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因为找到借口的“好处”是能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盖住,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轻而易举地推卸掉,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暂时的平衡。然而,这种做法着实不可取,于学习、工作、人生有害无益。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那样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去争取成功。
  人之初,除了脾气会因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比如勤劳俭朴、做事认真利索、诚以待人、友善合作、乐于助人等;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比如待人虚伪、做事拖拉、马虎随便、见利忘义等。教育家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什么是教育?简而言之,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为人处世的好习惯。如今,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要放眼四海、志向远大,这没有错。但也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古训。现实中,老人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送孙儿上学,已上学的孩子不会系鞋带、系扣子,乃至上大学后仍处处离不开父母……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吗?难怪这位出题的校长感慨地说:“忽略了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忽略了对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这让我感到很痛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优秀的习惯,你有吗?
  (编辑/张金余 刘刚图)
其他文献
90后的张凯军,是兰州某大学计算机系大四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但父母对他很娇惯,从小也没让他吃过苦。他还算一个懂事的孩子,大学期间也不与学生比吃穿,一心都放在了学习上,成绩不错。  大四时,很多同学找到了兼职。以前和张凯军一样朴实的同学,“装备”都鸟枪换炮了,他发现他们不仅穿起了名牌,手中的电脑和手机都有了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标。在大家都一样的时候他没觉得寒酸,现在同宿舍的哥们都换了手机、电脑,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近,美国亿万富翁乔治,因病久治无效,临终前,他对亲人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头,气若游丝地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有三件事。”以下是他留下的最后“善言”。  乔治的第一句善言:年轻时没有热烈地爱过一个人。乔治气喘吁吁地说:“从小,家人就向我灌输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就这样,我像一个苦行僧,为了那个出人头地的梦想,拼命压抑着情感萌动。我虽然把生意
命运总是如此捉弄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憧憬着美好,总有做不完的梦。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左腿受伤,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从此,天使折翼,梦与笑容总冲不破那时刻阴郁的脸。  然而,她毕竟青春年少,何尝不渴望有人闯进心门,品尝爱情的甜蜜?何尝不留意身边一个个有意无意靠近的男孩?只是,只要一走路,那狼狈就现形,那尴尬就无言。  死水微澜的心,让她从此再也不会被人打扰。一次,她拗不过盛情,参加
西汉人尹翁归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正是这种个性让他脱颖而出,意外地当了官。  有一年,河东太守田延年来到尹翁归的家乡平阳(今山西临汾),想选拔录用一些人才。他命人召集了几十名无职的小吏,让他们聚集在府堂之下,并命功曹传话说:“有文采的站东侧,有武才的站西侧。”大家都很听话,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自觉地选边站。人群退去,只有一个人原地不动,他伏地请示说:“我文武双全,该站在哪边呢?”  不用说,这个有些另
近日,山东蓝翔技校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话被网络炒红了:“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这可能有些调侃之意,但也確实反映了时下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的问题,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术,与市场不接轨,结果是一毕业就失业。相反,那些让大学生“看不起”的技校生
“好人”郭明义说:“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经常跟富翁大款比,越比越难受;经常助人为乐,越助越舒畅。”郭明义所言,十分明晰地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君子必慎其所处。  与人交往,免不了要呼朋唤友。古人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又有古人说:“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善良相逢善良,能生发出更大的善意;善举传
胡娟娟是福建漳州的一名高三学生,家里有个妹妹,今年9岁,长得活泼可爱。娟娟很喜欢妹妹,平时对她百依百顺。可是妹妹有个挑食的坏习惯,还特别不喜欢吃青菜,老说青菜有股怪味儿。尽管娟娟绞尽脑汁,常常在妹妹面前说吃青菜的好处,还故意当着妹妹的面津津有味地咂巴嘴大吃青菜丝,可是妹妹就是不买账,实在没招了,娟娟就吓唬她:“不吃青菜就会被大灰狼抓走哦。”可是妹妹依然置若罔闻。  2013年12月的一天,一家人吃
你们好:  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我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类登上了月球、去了深海。通过电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地
在新浪网上开了博客,几年下来,博客访问量达30多万人次,并有800多个网友加了关注。  开始时,每天看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我,心中很是得意。可渐渐地我发现,那些关注我的人,有许多是开网店的,希望我去买他们的东西。而真正喜欢我博客的人并没有多少,每天能坚持光临我博客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少得可怜。  后来我发现,每个人加关注都有一定的限额,如果限额满了,就不能再加关注了。如果还要关注别人,必须在自己所关
有网友问汤仪,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和命运抗争时,他说:“虽然我是个只有眼睛和嘴巴能动的人,但我坚信我能做到的事还有很多。我要让身边的朋友知道,如果我能成功一小步,你们就一定能成功一大步!”  今年29岁的汤仪,1岁时被诊断为脑瘫。虽然父母带他去大大小小的医院求医,但还是没有阻止病情的发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瘫痪,可是他的大脑却异常地聪明,不到一周岁就能把全家人叫个遍,手脚不灵活,但眼睛会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