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地理题材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地理板块教学不同于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它立足于品德教育,教材中关于地理的学习只是充当桥梁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地理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使其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知道人和环境、地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笔者认为只要在教学时做到关注课前资料的收集、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必定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地理题材;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材选编了有关祖国的壮丽山河、各区域的风情民俗等地理题材的内容,旨在让小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感悟、理解、体验、实践等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教师对课程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会出现把《道德与法治》就某一个知识点变成支离破碎的地理课或说教的思想品德课的现象。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怎样设计?怎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可爱的祖国》为例,谈谈地理题材内容教学的“三关注”。
  一、关注课前资料的搜集。做好知识铺垫
  小学生社会经验有限,家乡外的地方遥远又陌生,这种超出他们认知区域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是组织好“地理題材”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开展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近地理,对相关地理有初步的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如教授《可爱的祖国》的第一节《我们生息的国土》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阅书籍、地图、网站,收集有关祖国国土的资料以及祖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资料。这样能使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国土地理知识的了解,也能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前资料的收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搜集信息目标。课程中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需要学生在课前准备不同的辅助资料。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无法判断将要学习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资料,这些资料将起什么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学习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让他们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如学习《我们生息的国土》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围绕中国的民族、人口和台湾岛来收集资料。有的学生了解到我国56个民族的概况,有的学生了解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及其特产,有的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在世界的排名。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为这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使教学目标更易达成。
  2.分工合作、多途径收集。因为学生收集信息的条件不同,有的家里有电脑、有网络;有的家里书籍较多;有的家附近有书店、图书馆……所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整理资料,把具有不同条件的学生分在一组,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3.以身作则,教师也积极收集相关材料。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都影响着学生。要做一个侃侃而谈、妙语连篇的讲者,教师的自身知识储备量就要足够丰富,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教材,能从大量的知识点中挑选出必要的来讲。教师要把收集和整理好的课前资料相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补充教材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学有所得,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二、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再现地理场景
  《道德与法治》的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小学生理解,使他们走入各区域地理,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打动,为各地理区域中的文化历史所震撼。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的时间,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明理和导行的目标。
  如教学《可爱的祖国》中的《首都北京》一课,这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以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情感。课前,笔者也指导了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近北京,对北京相关地理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我班的学生是农村孩子,缺少出门旅游的机会,对我国其他城市的了解并不多,对北京的认识仅停留在“美丽的首都”这个概念。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课前,笔者根据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三方面内容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笔者随机播放PPT或者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传统文化、特色食品、知名大学、城市建筑、工艺品等资料。让学生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地了解北京。
  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有形象性高和感染力强的特点,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声音等撞击着学生的心灵,牵引着学生的感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促使本课程教学育人目的的达成。
  三、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促进知识内化
  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身体性活动,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这种课程实施方法就是体验性教学法。体验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所学内容,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含义。如教学《可爱的祖国》中的《俯瞰祖国大地》时,其中“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抽象数字,教师不能简单灌输给学生。其不仅包含着“大”的概念,还包含着可以挖掘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比如说,透过这一数字,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怎样的壮美景象?有了以上的思考,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1)结合广东省地图,比较广州市与广东省的面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大小,笔者以学生生活的村庄大小为铺垫,让学生留下“只占广东省陆地面积的4.18%的广州市面积已是非常大”的印象。(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广东与中国的面积。(3)结合中国地图,比较中国与广东的面积。通过地图比较,学生进一步知道了它们的面积大小。为了更通俗形象,笔者说:若把中国比作一个大西瓜的话,那广东就是一颗花生。(4)出示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让学生体会南方、北方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气候的景象。(5)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景象呢?你再次感受到了什么?至此,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已在学生心中形象起来,作为中华之子的自豪感也在学生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注重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在《道德与法治》的地理题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中的地理题材教学还有许多内涵与方法,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在教学时做到关注课前资料的收集、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促进知识内化,必定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探究性阅读,提升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探究性的阅读情境,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性阅读的技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为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
莽草酸途径(shikimate pathway)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以及植物中,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包含完整的莽草酸途径。本文工作主要围绕谷氨酸棒杆菌中的莽草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在培养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上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能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根源,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运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认为,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建构数学模型”“借助几何直观,领悟数形结合”“注重类比迁移,发展学生数感”“践行数学思想,提升应用意识”等途径,能发展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
摘要: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体现,是宝贵的地方资源。努力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若将佛山地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以佛山地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推动课程的建设,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地方文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佛山地方文化是指佛山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具有某种特色的自然风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摘要:21世纪是“脑科学”的世纪,人工智能已成为脑科学研究的新趋势。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渐渗透、指导和改变学校的课程教学,这种变化致使我们的教学走向“因脑施教”。文章主要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脑科学;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脑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我们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技术,轻易地发现人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大脑的各部分的工作状
目前,在图像采集领域基本上都使用模拟相机作为信号源,使用PCI作为计算机接口。使用模拟相机作信号源,图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钳位,滤波等操作,还要加入A/D转换模块,这样不仅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阐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性研究与策略:统一多方认识,重视写字教
摘要:.zX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语文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教材中古诗词成为改编最多的内容,成为语文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生可以从这些诗词瑰宝中吸取更多营养,提升核心素养,所以说诗词诵读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文章将从“诗词诵读与核心素养”“诗词诵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中华经典;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一、诗词诵读与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要
摘要:微课是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产物,有效开发和应用微课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文章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操作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提升展开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核心素养;微课资源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积极开展多种有效的微课资源开发操作,能培养学生作文学习兴趣以及实践写作
近年来,高质量的无线视频传输一直是人们的研究重点。目前市场上的无线视频传输产品有限,并且无法满足视频的高质量、远距离和快速移动等传输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急需开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