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病历摘要患儿,男,45d,出生体质量3350g。主因“入院前45d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咳嗽、喘憋3d”入院。患儿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憋,伴气促,体温正常,无寒战、抽搐,无呕吐、腹泻,门诊行血常规检查:WBC5.8×10^9/L,L74%,N20.7%,Hb133g/L,PLT298×10^9/L。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双下肺内带可见片影,外带透光度增高,肺门增宽,心影增大(
【机 构】
: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心脏外科,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心脏外科,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心脏外科,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摘要患儿,男,45d,出生体质量3350g。主因“入院前45d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咳嗽、喘憋3d”入院。患儿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憋,伴气促,体温正常,无寒战、抽搐,无呕吐、腹泻,门诊行血常规检查:WBC5.8×10^9/L,L74%,N20.7%,Hb133g/L,PLT298×10^9/L。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双下肺内带可见片影,外带透光度增高,肺门增宽,心影增大(左室为主),肺动脉段略膨隆,印象诊断:肺炎。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肺炎”,予吸氧、抗感染、雾化及吸痰等处理3d,咳嗽、喘憋治疗效果欠佳,
其他文献
例1,患儿,女,9岁,以“头痛10 d,双侧耳后肿痛7d,呕吐3d”为主诉入院,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入院后仍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与体位有关,无耳鸣、耳痛,病程第15天出现单耳重听,电测听检查右侧100 dB,左侧45dB.补充诊断:右耳神经性耳聋,前庭神经炎.应用蒲地蓝抗病毒、甘露醇降颅压、银杏叶提取液营养神经、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扩血管等治疗,11d后患儿出院,2个月后复查听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编辑委员会原副总编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顾问、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樊寻梅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2月5日3时5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4岁。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导致危重手足VI病患儿的救治体会。方法选取手足口病定点PICU收治的30例均合并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损害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观察其预后,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儿均给予呼吸机治疗,存活19例,死亡11例。其中6例病情进展迅速,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脑死亡放弃治疗;3例不能恢复自主呼吸、6个月不能下机,放弃治疗死亡。结论由EV71感染所致的重症手足VI病,多
目的 探讨早发型良性儿童枕叶癫(癎)(Panayiotopoulos syndrome,P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沈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确诊为PS的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儿,男女同等受累,起病年龄2岁11个月~7岁2个月.家族史中热性惊厥、偏头痛、癫(癎)各1例.12例患儿起病均表现为突出的自主神经性发作,其中头眼偏转9例,5例表
患儿,女,8岁,因"发热、呕吐4d,颈部包块、腹痛1 d"入院.患儿于4 d前出现发热,体温38~39℃,伴有呕吐,每天2~3次,为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 d前出现左颈部耳下方包块,疼痛,颜面部及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伴有腹痛,为阵发性中上腹及脐周痛,经当地治疗病情无好转,腹痛加重而转我院。
Opporunities for antibiotic reduction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hildren.ToltzisP.ElwardA,DavisD,eta1.Pediatr Crit Care Med,2011,12(3):282-285.关键词细菌性肺炎;抗生素耐药;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摘要目的探讨安全地减少中重度呼吸衰竭重症患儿抗
患儿,男,胎龄29周,其母因"重度子癎前期",经降压、保胎治疗无效后剖宫产分娩,羊水清亮,出生体质量800 g.生后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入院查体:发育幼稚,呼吸稍促,有呻吟、哭声低微,无呼吸暂停.皮肤薄嫩、略苍白、水肿发亮,头颅无畸形,触之有乒乓球样感,颅缝未闭合,无产瘤、血肿,前囟2.0 cm×2.0 cm,张力不高.鼻翼扇动,口周无发绀,双侧呼吸运动对称,三凹征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期正确诊断是合理治疗必要的前提,但是目前诊断与鉴别诊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充分了解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需要鉴别诊断的内外科疾病,通过典型临床症状、仔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能够正确诊断该病,必要时可以采用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蛋白丢失性肠病不是一种独立的原发疾病,而是各种不同肠道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即从胃肠道黏膜组织丢失大量蛋白质.蛋白丢失性肠病发病率目前不详.从消化道丢失蛋白可造成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最低可达8g/L[1].严重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躯体水肿、腹水、胸水及心包积液等,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蛋白丢失性肠病是需鉴别诊断的重要消化系统疾病。
目的 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在Fontan手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20例患儿吸入NO(10~25)×10-6,定时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指标,定期监测二氧化氮(NO2)、高铁血红蛋白(MetHb)含量.结果 吸入NO后,中心静脉压(CVP)从(20.8±4.8)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4.3±1.8)mm Hg,跨肺压从(16.3±3.0)mm Hg降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