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平原地貌立地类型条件,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合适树种,并通过精细整地和栽植,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和适宜栽植时间,以及进行苗木处理等综合措施,提高新植苗木成活率。
  关键词:苗木;成活率;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9-63-02
  霸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冬多东北风少雨雪,夏季多东南风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07mm,最大降雨量921mm,最小降水量280mm,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无霜期176d,全年日照时数为2 493h。根据平原地貌立地类型条件,笔者探索了提高新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1 造林模式
  1.1 树种选择 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等均可以用作防护林树种,用材树种杨、柳、榆、槐、椿及经济林树种苹果、梨、桃、李、杏、海棠、枣等都是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霸州市2004年以前造林主选树种为杨树,其特点是生长快、效益高,但由于大面积杨树纯林的形成,也造成了树种单一、病虫害泛滥等情况的发生。针对该情况,结合当前林木市场现状,笔者探索了一些适合本地区的造林树种,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霸州市土壤、气候、水质等立地条件,大乔木树种可以选择耐盐碱、耐干旱的白蜡、国槐、栾树、银杏、丝棉木、椿树、法桐等,经济林树种可以选择枣树、山楂、核桃等;小乔木或灌木树种可以选择苹果、梨、李、桃、杏、海棠、金银花、榆叶梅、樱桃、金银木等。
  1.2 种植形式 2004年以前,杨树造林株行距选择3m×3m或3m×4m,由于造林密度大,管理费用高,经济效益差,同时因间伐间隔短,影响生态效益的发挥。为此,笔者探索了更为合理的大行距小株距的林苗、林粮、林草、林药等间作模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即株行距为2m×6m或2m×4m。另外,采用造育结合的方式,种植一些规格较小的苗木,采用较大的造林密度,株行距可采用0.5m×1m或1m×1m,也可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整地技术
  栽植前要细致整地,土地不平的必须平整土地。大面积造林,全面翻耕深20~30cm,在及时靶平镇压的基础上,先按植树行距用开沟犁开沟,沟宽80~100cm,沟深30cm左右,沟内按株距用挖坑机打坑。苗木栽植后,保留垄沟,用于浇水和雨季蓄水。河渠堤坡整地采用鱼鳞坑或梯田整地方式。
  3 栽植技术
  3.1 栽植时间 速生杨品种,包括欧美107杨、欧美108杨、中林46杨、中林2001杨、廊坊杨、三倍体毛白杨等,由于皮孔较大,早春栽植易抽干,造林成活率低,春季应在叶芽萌动而未萌发时栽植,依据霸州市的气候条件,栽植时间在3月20日以后,清明节之前;秋冬季种植时间应在立冬节气到小雪节气之间。从物候学上看,秋季从苗木顶部叶片发黄脱落开始栽植,到土壤封冻前,越早越好。一些规格较小(胸径<4cm)的树种,特别是白蜡、枣树、椿树、刺槐等,适宜在春季种植,并且是芽萌动而未萌发时种植,效果最佳。因霸州市冬季寒冷并伴有大风,秋冬季种植的苗木到早春易遭遇到冻害、灼伤、抽干,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
  3.2 栽植方法 造林时要求扶正、栽直,分层填土,分层踩实,使苗木根系舒展与土壤密接。栽后立即连浇2遍水,以保证浇透,水渗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3.3 栽植要点 坚持做到“三大四随五不栽”,即:大坑、大苗、大水;随种、随浇、随封堆、随修剪;苗子达不到标准不栽、树坑不大不栽、无水源条件不栽、不适宜树种不栽和种植技术不过关不栽。
  3.4 土施农药治虫 结合栽植(或施肥),株施3%呋喃丹、涕灭威等内吸性农药50~150g,可有效防止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危害。
  4 苗木处理技术
  4.1 利用保水剂浸根 将保水剂以1∶(300~500)倍的比例放入盛水容器中,充分搅拌和吸水20min后使用,裸根苗浸泡30s后取出,可以防止根部干燥,提高成活率15%~20%。
  4.2 使用保水剂拌土 每坑内施入40~60g(下转65页)(上接63页)保水剂,可节水50%~70%,节肥30%以上,还可提高土壤透气性,并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使用方法:保水剂与土、肥按1∶1 000的比例拌匀,施入坑内底部,浇足水后再植苗。
  4.3 用ABT生根粉浸根 取1gABT3号生根粉,加75%酒精0.5kg,并不断搅拌,约经30min,药品全部溶解后再加水39.5kg,即配成25mg/kgABT3号生根粉溶液。造林前,取该液浸泡苗木根部60~120min,然后用于造林,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10%~20%。
  4.4 使用水分防蒸剂 秋季造林苗木,为确保安全越冬,防止树干失水抽干;或是春季造林苗木,特别是遇到春季干旱,降水量小,而相对应的是苗木水分的蒸发量大。使用水分防蒸剂,减少树干水分蒸腾,提高造林成活率。使用方法:使用水分防蒸剂30倍液或用100~200倍甲基纤维素喷树干。
  4.5 活水浸根 对于没有浇灌防冻水的苗木,如速生杨树苗木用活水浸泡苗根1~7d,让苗木充足吸水,保证造林后自身水分供应,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但应注意的是,浸泡苗木尽量用活水。以霸州市造林苗木浸泡实际为例,挖坑深50cm,苗木倾斜放倒,根部触地,每晚灌水,连续7d,相比不浸泡苗木,成活率提高15%。
  4.6 截干、剪侧枝 对苗木侧枝剪留5~8cm,主干2.5~4.5m截干,减少水分蒸腾。
  4.7 修剪折断或劈裂的苗根 修剪折断或劈裂的苗根,防止根腐病发生,提高苗木根系愈合和发根能力。
  4.8 地膜覆盖 针对早春的干旱及低温,新植林木在浇透水,培土封穴后,在根颈周围地面覆盖薄膜,可起到保持水分,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值的注意的是,黑色薄膜比白色薄膜能更好地起到提高地温的效果,也可更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在介绍物联网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个层次构成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然后阐述了物联网实现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物联网领域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校园无线网络的信息化发展直接表明我国教育也开始进入信息化阶段,但是校园网络一旦受到一定的破坏,校园内部重要资料也就有可能会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光纤在通信领域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
当今社会,通信行业越来越发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网络的质量问题就成为取得胜利的主要法宝。笔者就移动网络的指标问题做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期能够建立在客户感知基础上的网络
高分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从获取手段到处理能力,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同时,电子政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高分遥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方向更加广泛,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不仅促进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也扩大了高分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向前飞跃的时代,网络科学技术也日益完善和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信息的传输、文件的存储等都需要依靠网络技
随着GSM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在数据传输效率、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而GPRS网络在分组交换技术的作用下,不仅可以有效的弥补GSM的不足,而且在通信费计算方式方面
摘 要:2014年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粮食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首要问题,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六安市绿色发展的基础工作。其中,土壤肥料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土壤肥料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该文从农业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土壤肥料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六安市农业绿色发展;土壤肥料;重
以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例,总结了十几年来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成效。
摘 要:该文分析了造成香樟实生大苗移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措施,主要包括:把好移植季节关,把好起苗关,把好定植关,把好养护管理关等。  关键词:香樟;实生大苗;移植;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68-02  香樟,又名樟树、樟木,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广为分布,适应性强,冠大叶茂,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