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社会信任能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不确定性吗?——以海外子公司所有权结构设计为例

来源 :外国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东道国制度环境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跨国经营获得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文献侧重于分析东道国规制制度和认知制度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对规范制度研究较少.基于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东道国社会信任数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8年在海外设立的6921个子公司的数据,本文探讨规范制度的核心维度——东道国社会信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海外子公司的管控.本文提出东道国外群体社会信任和内群体社会信任影响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持股水平.此外,文化距离和母公司跨国经验是东道国社会信任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本文通过揭示东道国社会信任影响海外子公司管控的理论机理,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规范制度及其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影响的认识,还对企业评估东道国规范制度环境、科学地设计海外子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具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劳动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命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劳动和劳动人民,提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要求.深入把握习近平劳动观,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担当的体现,更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再加上疫情肆虐,各国之间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未如此之近,这一重任无疑落在了新时代青年的肩上.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思想素质偏低,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必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以期能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些许新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对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主要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打造一支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做到“强、精、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融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增强学生获得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三重逻辑.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凝心聚力、教育引导、鼓舞激励的价值功能.让青年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必须要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