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问题探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积极的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一般的阅读方法,要让学生从小阅读出发,最终达到大阅读的目标。
  一、从教材出发,不断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首先,教师应积极的以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为线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或者说是取得有关阅读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捕捉课文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白鹭》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寻有关白鹭的知识,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应以课文思想内容为线索。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描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有的论述的优势对大自然无限风光的感叹,为此,教师可以积极地推荐学生阅读作品,比如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一文时,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喜欢上不同作者的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学生喜好的基础上向同学们推荐值得看的文章;最后,教师应以文章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教师在组织一些故事性特别强的文章时,可以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故意的戛然而止,这时候,再让意犹未尽的学生去阅读,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教材出发,渗透阅读的方法,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的过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读书方法与课堂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不断地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阅读方法,这既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读法的训练,实现学生的永久发展。那么,教师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指出主要有对相关课题的质疑、对文章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的练习、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以及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等,当然,更多的方法还有待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比如教师在教授《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时,会被文中的一些句子所迷惑,“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那么,孔明的妙计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妙计在本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这样,教师的教学就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这样一个环节中,教师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品词析句。
  三、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将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就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热爱阅读的学生,鞭笞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展开“阅读之星”或者是“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就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希望得到认可,对于得到认可的事物,他们也会不断的坚持下去,为此,教师要给热爱阅读的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其次,积极地展开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在不断的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阅读成果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或者说是赞扬,那么学生就会不断努力下去。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比如展示学生优秀的讀书笔记、简报以及摘录卡等,这样,学生之间才能不断借鉴,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应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展开有效的管理,比如实行积分管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小学语文阅读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课内或者课外阅读是行不通的,教师、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简单地说,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教师语文教学的两只翅膀,如果依靠一只翅膀的腾飞就像翱翔于九天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发展,在课堂外也不断获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一小学
  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介绍了山西省古交市某村庄的地形地貌,通过调查该村庄的房屋受损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地区的土体移动特征,并采用瞬变电磁法和地面测氡法,确定了采煤活动的直接影响范
针对硬脆材料磨削效率低的难题,研究了硅片的超声振动磨削方法。进行了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磨削参数变化对磨削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性学习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学科渗透的角度提出的综合性学习,体现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二是从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加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角度,提出综合性学习;三是以问题为中心提出综合性学习,逻辑地包含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与操作中。高中数学教材从各个层面体现出的综合性学习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一、从学科渗透的角度
h结合福州洪塘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辅通航孔桥的设计技术标准,并从总体布置、横纵向设计、结构计算等方面,阐述了该辅航道桥上部结构设计措施,归纳了施工的注意要点,为类似桥
为了解决地籍测量外业要求时间短、精度较高等技术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某市城区采用了VRSRTK技术建立测量控制网。通过成果分析得知,由于基于载波相位的GPS相对定位具有较高精度,只要控制网变形可以忽略或者进行建模,则不需要进行相邻控制点的联测,因此布设VRSRTK是非常适合的,减少了传统控制网埋石造标工作量。在RTK多测站解算中,建立了由电离层、对流层和卫星轨道引起的GPS观测误差在空间和时
教学改革重在思想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新世纪的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广泛使用为标志。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就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上好语文课呢?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趣、诱情  一堂好的语文课,重在使学生完全进入课文的情景中,进入文章情理的思考中,以极大的兴趣去关注文章的故事发展,人物
有人说过: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如果能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音画同构,使其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不是能相得益彰吗?     一、美术与音乐融合,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    美术和音乐都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美术是美的,能让我们用眼睛去欣赏,但是它是静态的,无法让我们听到。音乐是美的,流动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我们